《远去的村庄》
第26节

作者: 592851055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21-04-07 07:58:12
  秋收之  看  青
  生产队时期,村里的人们都记得一个词:翻筐。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以后,庄稼差不多快成熟,或者可以吃嫩棒子的时候,村里会安排若干个小组的青壮劳力,在村子的四周巡逻,叫“看青”。
  看青的任务,主要是防止本村社员到地里偷庄稼,挖社会主义墙角。对于出入村子的村民,不管大人小孩,只要是背着筐,筐里边装了草或其它可以遮掩的东西的,都要把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看有没有夹带粮食。当然,这里边会有例外,例外的都是哪些人,不用我多说。只是例外的人,并不会很多。一旦有人夹带被看青的翻出来,好了,你要倒霉了。轻者开大会批斗,重则拳脚相加,还要从应该分得的粮食当中成倍的进行扣罚。

  有人说过,四五十年前,那个时候怎么民风淳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什么的,我只能说,说这个话的,都是不了解情况的人。听老人说,以前吃食堂,从一开始的随便吃,到后来的低指标每天八两,再到后来八两也没有,喝“照人汤”,再到最后纷纷出门要饭,经历过的人们都饿怕了。后来情况好一些了,生产队分的粮食,仅够维持一家人的一日三餐,有余粮的人家不多。因为怕分的粮食不够全家人吃,在粮食还长在地里的时候,大家纷纷伸手,少量夹带。遇到看青的翻筐,算自己倒霉。遇到看青的跟自己关系好不翻筐,就算是赚了。

  日期:2021-04-07 10:53:13
  看青,主要防的是本村社员偷庄稼,可防不住外村的人。周围的大部分村子,都比我们村地少,到了秋收,并不像我们村看青的管得那么严。所以尽管有不少民兵看青,每年秋收,地里的庄稼照样有许多丢失。而且,就算看青的查得再严,也难杜绝夹带现象,因为夹带的人太多。基本上,全村男女老幼,没有人能够完全杜绝。
  我没有赶上吃食堂的时候,不管每天吃的是什么吧,反正一天三顿饭,没有吃不上的时候。但并不是和我同时代的人都不会挨饿,有的家庭,主妇过日子不太会算计,加上家里边孩子多,劳动力少,分的粮食不够吃。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四邻八家的去借粮食,或者找生产队借。能借来当然好说,运气不好借不来的,就只好自己想办法,本村的没机会,可以到外村去偷。
  其实那时候,偷粮食的主力,就是看青的民兵-他们白天查别人,晚上自己偷。一般社员,不过是割草的时候偶有夹带,一般不会夹带太多,量十分有限。而看青的民兵,却可以趁着夜深人静的时候,把较大数量的东西搞回自己家。那时候,只要闻到谁家有煮嫩棒子、毛豆花生的味道,就可以知道谁家有收获。这些飘出味道的,一般都是看青队的人家,或者大队小队干部家。看青队这些人,白天晚上双工分,工作很辛苦,却没有补贴。他们偶尔打点牙祭,大队小队干部往往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后还指望他们支持工作呢。大家平时吃的都不好,这些人搞一点特殊,总比全村社员都伸手损失的要少。看青确实也很辛苦,尤其后半夜,天冷了,队里不可能给他们吃宵夜,不自己搞一点怎么办?

  日期:2021-04-07 18:29:23
  看青的都是民兵,每天就像是站岗,大家轮流安排。这些人,可谓是良莠不齐,什么人都有。大多数时候,队长都会安排那些平时干活不爱卖力气,喜欢偷奸耍滑的人去看青。秋种秋收时间比较长,抢种抢收任务很重,一旦完不成造成损失,队长是有责任的。精壮劳力干活能手都抽走了,影响到秋收,是大小队干部都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大多数时候,看青队用的人,都多少带有一些不良的痞性。这些人干活不行,人缘也大都不太好,老实巴交的庄稼人,大多有点怕这些有权不使过期作废的人。

  我的记忆中,那时候似乎地里的很多东西,都会有人想着。大到玉米高粱,小到谷子芝麻,黍子稷子,人们最喜欢的,还是拿回家当时就能吃的东西。胡萝卜地瓜,可以回去煮,也可以生吃。各种豆子绿豆,可以煮毛豆。每次一点点,积少成多,大多是为了解馋。偶尔有家里粮食不够吃的,才会夹带较大数量的粮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