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列车长》
第52节

作者: 股王
收藏本书TXT下载
  刘群对站在一旁等候的“口罩女”说道:“您好,如果您愿意调整到这个包厢的话,我们工作人员可以为您提供帮助,但是也需要您亲自与那名旅客进行协商并且表示谢意。”
  在列车工作人员的协调和这名口罩女向29号铺位的男性旅客提出请求双管齐下,铺位更换圆满的完成了,列车员将重新做好了去向登记。两名旅客在交换卧铺卡时,“口罩女”用食指和拇指轻轻的捏着男旅客递过来的那张卧铺卡,仿佛上面有致命病毒一样,当着所有人的面,她就又抽出一张湿巾,把这张卧铺卡反反复复的擦拭了个遍,看的29号铺位的男旅客落荒而逃。
  这下总算完美解决了这名女旅客的问题,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心想:有时,倾听也是个力气活呀!
  刘群继续去执行巡视车厢作业,过了大约20分钟的样子,刘群从硬座车厢巡视完毕,回到软卧车厢时,发现“口罩女”又站在车厢连接处,向这边张望,似乎在等他一样。饶是刘群见多识广,都感到头皮一阵发麻,他又赶紧回忆起了七字箴言中的“铜头铁嘴蛤蟆肚”,我是“蛤蟆肚”,什么事情我都装得下,来吧,想说什么就说,我帮你解决,谁让你是旅客来着。
  不出意料地,她又拦住了刘群,一副欲言又止,有话想说又不敢说的样子,刘群彬彬有礼地向口罩女问道:“请问您还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
  “口罩女”吞吞吐吐地说道:“我还是想提一个建议,咱们火车上能不能大人和小孩分开乘坐呢?”
  “王健师傅您好,请问一下为什么在始发站补完票的旅客不能从车下走到相应的车厢,而必须由车上去到相应的车厢呢?如果补票之后迅速下车,从车下走,那是多么的方便快捷?在列车上行走,车厢里人也多,补完票的旅客拿着自身携带的物品,在车厢内行走既费时又费力,上级制定这一条规定的时候是怎样想的呢?”王蒙蒙拿着一个笔记本,在K18次列车班组返乘会的业务学习中向老师傅——列车值班员王健提问。

  王健略微思考了一下,回答道:“我们铁路的规章制度都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都是因为出现过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事故教训才制定的,你问的这一点是因为前期在我段其他兄弟班组发生过的真实案例:旅客在补票以后,列车值班员动员旅客从站台上行走到相应车厢,但因为当时站台光线不足,这名旅客也不经常出门,走错了方向,等他往回走的时候,列车已经铃响,当他奋力跑到相应车厢前时,列车已经启动,而这名旅客无奈之下,抓住了列车的手扶栏杆,导致列车启动后二次停车构成了D10类事故,责任者受到了严厉的惩处,段根据这一真实事故制定了这条规定。”

  王健接着说道:“确实旅客从站台上行走方便又快捷,但是出于对旅客负责的态度,车内虽然行走较为费时费力,但能够完全确保旅客的乘车安全,我们铁路讲究的是安全第一,安全就是个‘1’,只要有安全,后面可以无限地加‘0’,但要是没有了这个‘1’,有多少‘0’也毫无用处。如果没有安全,对旅客提供优质服务,就无从谈起。”
  王蒙蒙和其他年轻职工都默默点头,王蒙蒙说道:“噢,我记住了,这样我记忆规章的时候就能够理解着去记忆。”
  王健对王蒙蒙说道:“现在请你回答一个问题,铁路运输合同是如何定义的?”
  王蒙蒙答道:“铁路运输合同是明确铁路运输企业与旅客、托运人之间权利义务的协议,旅客的车票、行李票,包裹票和货物运单是合同或合同的组成部分。”
  铁路客运行业从对职工的政治、业务学习向来是常抓不懈的。对于列车班组来说,如何行之有效地活学活用规章是摆在每个班组长面前的一道难题。
  如果说想省事、不操心的话,就把局集团公司、段下发的文件和培训资料照搬照抄、照猫画虎念一念,让职工们抄一抄,考一考就完事大吉了。但是这种培训,重复进行低水平的学习,这种学习不提高内容,仅仅是简单重复、方法单一,不仅班组长自己出现厌教的倾向,久而久之职工群众也会滋生厌学情绪,认为每次学习培训都是老一套。
  如果想要让学习真正落到实处,那就要下一番苦功了。
  刘群所在的班组职工年龄,层次参差不齐,文化水平高低不一,这给班组开展培训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果说一视同仁,那么大家水平不一样,有的听懂了,有的还不知道你在讲什么,这样不现实,但是如果实行区别对待,重点人重点辅导,单凭一个列车长精力也十分有限。
  对此刘群和班组的骨干也多次进行商议,班组实行了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
  针对例如王蒙蒙等这些文化水平较高又有上进心的青年职工,让他们自己进行选择性的学习,遇有不懂的时候再向列车长以及班组骨干进行请教,王蒙蒙等新职工也比较爱好学习,乘务包内时常装着列车员应知应会等学习资料。他们对理论记忆较快,但实践工作差一些。
  因此班组也经常自行组织一些技术讲课,让班组的工作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老师傅进行讲课答疑,这样的好处就是内容更切合实际,将具体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进行传授,通过你问我答的形式对班组业务进行探讨,达到班组全员共同提高的目的,起到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的作用,交流的形式很多,也很灵活,比如召开班组会议,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交流。

  在K18次列车到达折返站,召开返乘会以后,都留出20分钟的业务培训时间,这个时间可以互相提问,也可以由老师傅手把手地教新工一些工作中的操作技能。
  列车员李晓琳向李芒发问道:“李师傅,我想请问一下,为什么您扫的地就又快又干净,而我扫的地每次出一身大汗?而且地面看似已经干净了,但是为什么仔细观察发现座席下面还有很多垃圾?”
  李芒微微一笑,回答道:“这都是有秘诀的,我一般人不告诉他。”
  副车长章岚在一旁催促道:“快点儿说,别让小姑娘等着,卖什么关子啊。”
  李芒说道:“列车卫生彻底清扫看似很简单,其实如果按照规定的步骤来,想一次就清扫干净的话,还是有一些套路,有一些规律可循的。”
  “比如说按照操作规程,我们清扫卫生的方向要从列车前进方向的一端开始向尾部进行,是因为列车前进方向风力是由前向后,这样即便有些灰尘,也是向我们的反方向刮去,而如果我们要逆向作业,这样就会承受风的阻力,虽然日常看似没有什么,但是在通过隧道以及弯道时就能看得出来了。”李芒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在清扫卫生,尤其是清扫地面时,必须重心下移,最好是蹲下身子,把扫帚放平,这样就可以深入座席下面,如果说你只仅仅弯着腰,那么你的眼睛会看不到座席下面,你手中的扫帚角度也不会放平,伸不到坐席下面,那么扫过一遍以后,座席下面等阴暗角落还是有垃圾,甚至于你会把前面扫过的垃圾又推到了座席下面,而不自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