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阴影》
第17节

作者: 正能量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下坡的路走起来省力不少。独孤兰两人走得很快,不久竟然走到了郑厝村。独孤兰正想招呼柯建华往回走时,却听到建华向村口一老者打招呼道,姑丈,老人家这大热天的,也不待在家,还出来干活。难道哥哥姐姐们和侄子们都不理你了?那老人抬头看到建华,面露笑容道,是阿华来了,快请屋里坐。同指着独孤兰问,这位是谁。听了建华的介绍,老人家更是热情。两人进了建华姑丈家。寒宣递烟和品茶这三步曲是少不了的。只有这三步曲的开场,才有好戏在后头。独孤兰听完建华与他姑丈的谈话,好像听出来,眼前这位老人就是郑厝村德高望重的老人组组长。为了确认一下,独孤兰还是不礼貌的插嘴问。当得到确认后,心里别提有多高兴,这真是无心插柳柳成阴。看来那么难的人际关系,有时就是这么简单的搭上线。当建华与他姑丈聊完家族内的事后,独孤兰抓紧时间,与老人聊起来。

  独孤兰问起这路的历史,老人道,以前山里八个村都是走这路出山的,当时路上拉货的、行人的、商贩的络绎不绝。这路废弃的原因,主要是前面集市的人对山里人太凶,经常欺负勒索。山里人对这个集市没了信心,结合解放后修公路,山里八个村的人一合计,决定另修一条路,就是出东北面绕到镇里的集市去。其实这一绕,到集市要远好多里地。独孤兰抓住这一话题道,若现在重新把到林樟村的路修起来,这山里的人喜欢不?老人道,那敢情好,有这等好事,高兴还来不及。看来这位书记真是大好人,记着我们山里人。一来就要修路,真是难得的好官。这话说得独孤兰面红耳赤,挻不好意思的。赶紧对老人道,老人家你搞错了,我不是什么官。只是来做帮扶工作的,这书记是小得没品的那种。对把这条路修起来,是有强烈的希望的。不过,要把这路修起来,不是我一个人能完成的,还要请你老人家出面,说服一个人,只要这个人答应了,问题就解决了。老人听到独孤兰这么说,疑惑的看着他,嘴巴张得大大的。独孤兰接着说明了其中的原由。

  现在县里主管GL局的郑副县长,就是村里的人,只要他开口,GL局会给个顺水人情的,因为这本来就是应该完成的工程。只要老人家以家乡建设为名,以方便山里八个村的人民为需要。郑副县长会开这个口的。老人听完后,陷入沉思,他慢慢的吸着烟,不时的把烟灰打到一个破碗里。热烈的空气突然凝固了,静得让人发冷。只有建华洗茶杯时发出的叮当声,在提醒赶紧思索,思索下一步的话该怎么说好。独孤兰虽然见多识广,不免也担心起来。后悔这么大的事,不应该就这个时点提出来。为了让老人打消顾虑,赶紧补充道,前时我已找过GL局长商议过了,就差再加把力。还有就是我会联系你村的第一书记,一起跑这事。道路的设计与预算等工作我们干,你老人家就只促成郑副县长开口。这话下来,老人终于点头同意了。这让独孤兰心里的一块石头落地。大家在热烈的品茶中,说起闲话。话题被独孤兰有意引到芹山上的金山寺。老人喝下一杯茶,长长的故事从胡子里流了出来。

  这金山寺原名就是芹山寺,因为要叫得好听些和谐音的问题,改成现在这个名字。寺的历史就不记得何时建的,只记得自已还很小的时候就有这寺。后来寺庙废了,房子改成了农场用房。再后来又复活了。来了不少的人,把这寺一天天修复,还很大规模的扩建,现在可说是高楼林立。我们村基本上都不去这寺上香的。这话让独孤兰特别奇怪,一个大规模的寺,邻近的人们不信仰它。老人接着说出了其中的原因。这寺开始的主持不错,有公心有爱心,发动了周围以至外地好多的善男信女到来支援。很快就把寺修复,可是那主持不久因年事高而去世。接手这寺的主持就搞笑了。是个三十来岁的男人,他除了在县城里购四套房子,养了三个女人外,时常在另一套房子里乱搞女人,把四里八乡的好多去上香的糊涂女人骗去“通神”。后来还把寺里的存款赌光。这些臭事被发现后,这人被寺里僧众清算驱赶。这寺很长时间只有僧人却没有主持,香火只能是外地来的香客。独孤兰听到这里,才明白送和尚上山时,看到的寺虽然很大,但是显得冷冷清清的问题。同时也感叹,任何领导若是只靠道德自律而没有监督的,都是难以永远保持其优良品质的。对于另一个系统的“干部”来说,还要认真进行甄别。

  辞别老人,独孤兰与建华向郑厝村村委会办公楼走去。远远望到一座特别漂亮的三层小洋楼,那就是郑家村的村政办公楼。独孤兰不禁感叹,这大山里的乡村竟然能建成这么漂亮的办公楼。建华一边小声提醒道,要不是有的人只要钱而不干活,我们村也能建成这样的办公楼。这是前几年上面拨款给建的,哎,当时给钱也不去拿。可惜失掉了这么好的机会。
  在村办公楼里,独孤兰见到了派驻这里的第一书记胡闯。独孤兰虽然与他互不认识,但共同的战线让他们一见如故。相互学习怎么开展工作的经验。谈话在轻松中进行着。独孤兰看谈得差不多了,话题一转,把主题又拉到了修路上来。胡闯叹气道,都说要发财,先修路。可这出村的道路那么长,村子又那长穷,这任务怎么能够完成得了。就是把我自己卖了也凑不起这个钱。独孤兰听后哈哈一笑道,胡书记就不要卖了,估计你挂上去也没人要你这样的老男人。我看还是想别的办法吧,到时候不卖第一书记也修好了路,那才显示出你的真本事。胡闯苦着脸说道,独孤书记说得轻松,能有这么好的办法你教授一下,到时候我请客。独孤兰正式对胡闯道,上面我已走动过了,也打听清楚了,虽然现在早已过了村村通公路的时期,但还是有一定的政策性资金可投入的。下面的事也打听过,我们的扶贫资金可以拿出一部分投入到这方面,只是数量不多。村如果能出一点是最好的,另外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进山的路改修向山前面的林樟村,可少四公里多,你村只要负责七公里左右,就到了林樟村的范围。进入林樟村到镇道那五公里路面就是我的事了。我初步估算过,你村这一段路面需资金约350万元。如果县里公路部门能出八成,你再从扶贫资金里抽出70万元,这缺额的二成不就补齐了?胡闯一听,来了兴趣道,敢情好,就看独孤书记找上面解决这二百多万的问题啦。独孤兰道,有请胡书记你紧密配合村里老人组的组长,就是建华兄弟的姑丈。作好村改道工作和找重要人物这两项工作。需要我配合就告诉一声。

  告别胡闯第一书记,独孤兰与建华匆匆赶回林樟村。因为独孤兰记起一件事,必需马上办的。
  独孤兰忙着修路的事,却忘记告诉村民柯在力,已把他家的果树采摘购销办妥了。明天就要开工,这时还没告诉农场主心里真急。匆匆赶到柯在力家,正好他在家里喝着茶。独孤兰三句整成二句,把已确定明天开始采摘荔枝的事说明了。柯在力家不用动手,一斤尽得八毛钱。自己参加采摘则另外加算工钱。本以为柯在力听到这消息会很高兴。没想到他却一脸的不高兴,阴着脸道,这几块钱的收入,搞得全村兴师动众的。要不是答应过你,真不想要了,就让这点水果烂在树上。此语一出,让独孤兰有点摸不着头脑,是尽收入价格低了还是别的原因呢。当前这八毛钱的尽收入价已经不低了哎。看来这里面还的更多的原因。看柯在力算是答应了这事,脸色还不太好,独孤兰也就不便久留。在送建华回下樟村的路上,独孤兰说出了心中对柯在力不快的猜测。建华道,书记你那里知道柯在力这人,他是全村出了名的“老军师”,最会算计的,他有时能算未来三步。口才很好,背景也好。在村里好多人都避着他。独孤兰正要问起柯在力背景问题,突然建华指着前面,只见一个用单车拉甘薯的女人,高兴的对独孤兰道,你看,这就是上次去调查找不到的贫困户万秀金。她正好拉东西回家,这时去入户调查必然能见到了。独孤兰答应一声,就由你安排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