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中国第一本企业家自传)》
第38节

作者: 目光呆滞的润土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高级进口服装、大中型服装企业生产的服装和个体户的流行时装的三块市场里,分析后两块市场的话,个体户的流行服装变化太快,我们没有人员跟踪、了解服装的变化,没有人员与资金不停地往返广东和石狮等服装厂地,要跟国内服装企业合作,他们生产的服装销售较慢,要垫付大量的资金,而且凭我们一万块钱的资本,他们连门也不让我们进的。那么我们只能在服装的高端市场上,寻找突破点,因为当时的中国经济刚刚起步,老百姓的收入很低,月收入仅百元左右,高级服装市场的消费群不大,这部分服装需要占用的资金较少,单位利润却很高。

  有了创业高级服装的目标以后,我们就分析进口服装的缺陷和消费者消费观念的比较,因为进口服装是外国服装设计师设计的,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他们设计的思路,跟中国消费者存在着差异。我们作为本土的创业者,则可以了解当地的消费心理的状况,这正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于是,我们从中国普通消费者的角度去分析他们真实的需求,这个需求就是我们服装的切入点,于是我们创新出双排扣不开叉全毛西服,正是这种创新一举打开了进口服装垄断高端市场的格局,我们迅速取得市场的初步成功,并站稳了脚步。四个月将一万元资本增值到十万元,这在当时没有银行贷款的情况下取得的市场业绩是非常可观的,我们要注册自己的英文商标,这种以品位切入市场、以品牌运做市场的理念,在20年后的今天依然是最先进的服装市场理念。

  由于当时中国许多的政策一直维护着计划经济的模式,打击新生的企业对计划体制的冲击,所谓的改革开放其实只是允许个体对整体计划经济的拾遗补缺。我们这种颠覆性的创新,实际是将中国整个服装产业从行政性计划体制,转变为围绕着服装设计师、围绕着服装品牌而生存的经济模式。这在当时的政治环境里,在内地封闭的政策里是决不允许出现的经济现象,因此,我们第一次创业的结果就是必然夭折。

  也有两种情况可以让我们寻找生存的方式,第一,就是认个农村思想开放的村书记做干爹,搞个乡镇服装生产企业,或者去政策灵活的地区成立私人企业让有关人员无风险分享商业的利益,找到企业生存的空间,其实这种设想在当时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当初的杉杉西服到88年还是一个20人的小集体服装加工厂。况且,我们就从来没想过要去投资生产服装的工厂,当时,我们只梦想着在中国每个大城市的最高建筑上,竖着我们巨幅的品牌广告。

  中国的服装纺织产业依然是我们当初设想的经济模式,就是围绕着服装设计师和服装品牌在运转,只不过他们是洋设计师、洋品牌罢了。
  第二创业的分析
  第一次创业之后,由于政策的原因,我们放弃了在中国尚未起步的装饰行业的创业,92年之后,我们面对全民经商的热潮,我们开始了第二次创业,在这计划双轨制的倒爷时代,我们没有计划物资、没有客户、也没有巨额资金,只有借来的5万元资本。面对市场,我们依然没有一席立足之地,依然一筹莫展,怎么办?
  我们发现在工业物资中,需求最稳定,产品最单一的商品,就是汽油、柴油商品,他是工业企业的血液,如果找出突破点,必然可以寻找到市场发展的空间。一次偶然的汽油、柴油的品种调换,让我们发现了,市场的利润空间。一吨汽油的价格换算成单位计算的话,1公斤汽油与1升汽油的价格相当或略高于一升的价格,石油公司按吨买进汽油,按升卖出汽油,看似单位每升的价格低于每公斤,其实1000公斤汽油相当于1378.36升的汽油,这种隐藏的利润被计划的油票所掩盖,因为所有的汽油票上只标明升数,却没有金额的数量。一些享受不到计划汽油、柴油的中、小企业由于习惯于石油公司的计划垄断,从不在汽油、柴油上去节省成本。当我们发现了市场的目标以后,就将周围熟悉的没有计划供应的中小企业做成自己的商业目标,我们仍然用石油公司的运油车送油上门,虽然价格一样,可是我们由于免费送货节省了他们每车200元的运费,减少了企业去石油公司购油的麻烦。小小的切入点,最终让我们拥有了12家中小企业的客户,这看似不起眼的差价,加上带动的其他物资销售,我们用一年半的时间将5万资本金变成了100万。之后,由于国家石油垄断的政策调整,第二次创业以失败告终。

  现在,虽然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境外期货一次巨亏54亿,但是中国石油在2005年依然赢利1700亿,首次超越日本丰田汽车成为亚洲最赚钱的企业。
  第三创业的分析
  第三次创业的时期,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眼球经济的时代,传媒、广告引导着市场的消费理念,传媒经济成为新兴的产业。我们进入市场的初期依然找不到方向和切入点,没有广告经验、没有广告客户,只有借来的十万元资本。怎么办?我们分析市场后,发现中国的广告业依然停留在忽悠吆喝上,广告目标的细分、有效性存在与市场经济要求的相距。我们认识到广告有效到达率、市场回报率的重要,我们发现未来的传媒经济趋势是媒体的有效整合。而现有体制的缺陷是同质媒体资源的重复损耗,我们要用一种先进的理念,仅在广告经营的层面立体地整合现代传媒,对市场进行无缝覆盖,并致力于推广慈善与品牌互动,广告与营销互动的理念,去颠覆传统的广告模式。当我们10万投入的公交IC卡的广告,用完美、切实可行的市场方案,终于被市场认可的时候,这600万价值,450万的利润,证明了我们广告市场推广的成功,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巨大的媒体整合的市场,这个市场依然是中国未来经济的亮点,只是现在尚未开发。这次创业的失败,我们无能为力,法律和公正像废纸一样,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早料到中国现在还没有严厉而公正的法律保护市场经济的发展。否则,我们的损失会更大。

  对于第三次创业的失败,我心痛的是我们失去了一个以全新的慈善基金的运作模式,因为这慈善的一小步可以让为我们大家看见希望。
  2006年的创业,我们依然没有资金、没有关系、没有背景、没有资源,大家可以想一想,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有什么?
  我们惧怕最强大的竞争对手吗?
  我们的目标在哪里?

  我们的市场有多大呢?
  我们如何才能成功?
  我们的风险有多大?

日期:2006-6-19 21:39:21

  改变经济的发展模式引领中国新经济的发展
  现在从全球的经济,包括国内的经济去分析,所有有形的经济资源,已经被各个企业大鳄所控制,大家所能看见的资源,已经被瓜分殆尽。新的势力薄弱的企业很难在固有经济环节中找到企业的发展空间。近十年来,世界上新经济的新增知名企业,基本是因为抓住了新科技、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新经济发展空间而发展起来的,谁能掌握和控制这些新经济的空间,谁就可以执新经济之牛耳。

  大陆企业由于过去发展模式和旧的经济管理模式,一直在高能耗、低效率的传统经济中徘徊,这种落后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则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正是大陆与世界经济的差距让我们找到了非常巨大的经济增长空间。如何将这巨大空间的经济能量发挥出来,是我们迈向新经济和在WTO的全球经济中占领制高点的首要任务。
  中国经济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旧模式下压抑的能量已经释放,要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在新经济上寻找突破点,只有经济发展了、就业问题缓解了、社会协调稳定了,中国才能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上取得主动权,才能真正成为世界的经济强国。
  如何发展新经济
  由于中国经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的体制,多头管理、环节复杂的体制造成经济上,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局面。现在,中央政府从全局出发,将全民经济的命脉集中控制,形成垄断经营,也是从国家的战略高度去考虑的经济调整,垄断有利于经济的稳定。
  从另一个层面,中国又必须要让中小企业得到发展并充满活力,只有中国的中小企业健康的发展了,中国的经济才能发展壮大。如何让中小企业发展,正是中国经济必须解决的难题,也是我们要去创业的伟大事业。
  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