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中国第一本企业家自传)》
第31节

作者: 目光呆滞的润土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只有心地阳光的人,才会诚心地去做阳光的事业。李书福是个事业狂人,在中国已经放弃了自主品牌汽车产业的时候,他硬是要摸老虎屁股,我们可以想象,在政策、银行对民营企业大门紧闭的大陆,需要巨大资本的汽车创业要比日本丰田汽车当初的创业艰难数倍啊。李书福如果没有想为中华民族争气的意志,他可能早就放弃了在中国的汽车创业。

  夜深人静的时候,李书福知道做为一个有事业狂想的中国男人,需要付出多少的辛酸、多少的坚强、多少的悲伤。当他付出了那么多的时候,面对金钱一定有无数的悲伤涌上心头,所以他把金钱捐出去,是想告诉国人,他不想钱,他只想告诉中国的后人,有一个中国男人是多么的想让他的企业超过丰田啊。

日期:2006-5-3 22:40:07

  自然的美景与人世的苍桑
  06年5月2日,我带儿子与朋友一家三口,来到安徽的天柱山旅游。上午8点,别克汽车沿着蜿蜒的山路往上行驶,我坐在后座,看见窗外青山绵延起伏,这风景虽跟过去看过的山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平日里看惯了水泥、玻璃、萤红灯的眼睛,依然被眼前的青山绿水所陶醉,窗外吹进的清新空气,让人心旷神怡。
  停好车,买了每人120元一张的门票,又花钱乘着索道上山,随着缆车的上升,人有种飘然飞天的幻觉,身旁云雾缭绕,远处的山峰忽隐忽现,裸露的岩石千奇百怪,在墨绿色植被的衬托下,构成了一幅幅中国的山水画,,随着云雾的变化,阳光强弱的变化,眼前景色一会儿是清新淡雅的水墨画,一会儿是朴素的写意画、美轮美涣,到了山的中间位置,为了体现登山的乐趣,不再乘第二段索道了,改为徒步等山,朋友叫那两个轿夫全程服务,5个小时的路程,两个轿夫收费300元,这样他的夫人、女儿、我的儿子走累了后,就可以轮流乘轿休息了。

  一路上轿夫抬累了,总要稍息片刻,休息的时候,也不忘向我们热情介绍如何观赏身边的风景,看出来他们对300元的价格非常满意的。快到山顶的时候,路非常的窄、非常的陡,有时人要侧身才能通过,矮的洞道里,人要爬行着,方能通过漆黑的洞道,巨大的岩石好像就要倾覆倒下一样,只是由于一小块岩石的支撑,才保持着现在的平衡,在看似危险的倾覆和却又平衡里,大家心惊肉条地在险路上小心的爬走,轿夫的轿子这里是过不去的,他们要用另外准备好的轿子,才能完成下一段的行程。山顶的树木没有山下的多,只是在悬崖的上面长着几柱松树和不知名的花,背景只有白色岩石影衬的鲜花,却有种孤傲、高贵的美丽。

  到了山顶后,前面悬崖的下方,有棵千年的古松傲然挺立,他有黄山迎客松一样美丽的身姿,却多了份独有的俊美、多了份独有的挺拔,整个树体散发着自然雄性的力美,可能太出类拔萃的缘故,居然古松的周围不再有松树长出,不敢与之争辉,古松的前方是望不到边的云海。云被风吹动着,时浓时淡,突然一阵大风吹过,云海突然消失,古松前方不远处竟然就是天柱山的顶峰,原来在山下看似峰顶的山峰竟不是顶峰,眼前的顶峰一柱擎天,却又是那样的秀美,像个含羞的美丽少女亭亭玉立,白玉般岩石的线条是那样的袅娜多姿、美不胜收。转眼间,一阵轻风吹过,对面秀美的顶峰随即被云海湮没,啊,大自然总是将最美的景色小心的珍藏,只是偶尔地让她露出美丽的峥嵘,让幸运的人们感受她的美丽,享受最美的自然梦境。原来是这美丽芬芳让对面遥望的孤傲古松那么俊美、那么挺拔、那么坚强。

  下山走了一段路后,我们一行来到炼丹湖,只见两侧青山倒映在一湖碧水之中,将不大的湖染成了一块美丽的翡翠,乘船划至湖心,一阵云雾漂浮过来,我们竟然看不见近在眼前的青山绿水,小船像一只漂浮在天边的若亚方舟,美丽的梦幻让时间静止、让呼吸停止,身心完全融化在这人间仙境,深深地陶醉。
  回来的路上,我想起了,古代李白、苏东坡等那么多名人对此美境流连忘返,要在此安度人生的晚年,他们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句,可是这座美丽的名山却没有留下什么值得纪念的建筑物,因为它们多毁于不断的战乱,不仅让人无限伤感,感到无赖却又是必然。我们5人花了近千元门票、这每天数百万的景区收入跟这些辛苦的轿夫又有何关系呢?过去的古人看风景不花钱,他们的祖辈贫穷,现在他们世代居住的风景可以买钱了,可是他们依然贫穷,他们是中国大多数百姓的缩印,他们“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不用人间造孽钱”的清白人格,却蒙受不公正待遇,仍然忍辱负重。他们是巨大倾斜的岩石下支撑的小石块,他们用自己的渺小支撑着巨大的岩石,他们每一次的身心疲惫总会带来美丽的毁灭,让曾经的美丽留下一片废墟。我感叹这份自然的美丽,祈祷这苍桑的坚强,让世界保留这不多的美丽。

  李白(唐)
  奇峰出奇云,秀水含秀气。青冥皖公山,巉绝称人意。
  白居易(唐)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王安石(宋)
  水无心而宛转,山有色而环围。

  穷幽深而不尽,坐石上以忘归。
  苏 轼(宋)
  先生仙去几经年,流水青山不改迁。
  拂拭悬崖观古字,尘心病眼两醒然。
  朱熹(宋)
  屹然天一柱,雄镇斡维东。只说乾坤大,谁知立极功。潜山带荆衡,凌厉首开辟。

  黄庭坚(宋)
  撑空云霞断,半岭阴晴隔。
  李庚(明)
  天下有奇观,争似此山好。

日期:2006-5-10 17:37:04

  无耻的教育终于毁灭了中华的文明
  真诚的反思才能点燃起中华的希望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投资是最大的投资,投资的成果决定着国家的存亡和民族的盛衰。一个家庭用于教育的投资也是投入资金最多、投入时间最长的投资,投资的效果决定被投资人的命运与人生的道路,同样现代社会一个人创业的成功已否,与本人所接受的教育投资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中国教育的悠久历史
  中国是世界上教育历史最悠久的国家,诞生出孔子、荀况、朱熹三位思想家、教育家。荀况的弟子李斯经过荀况的教育,虽然人品很坏竟然最后也成为秦国的宰相,荀况的另一弟子更是才华横溢,秦始皇看过韩非子的文章后,为了尽快见韩非子一面,不惜立即发动了一场战争,足见韩非子经过教育后的身价。孔子他们的教育思想对中国知识分子影响更加深远,春秋战国时期的“立谈而致卿相”,意思是:有才华的人,通过跟六国的君主交谈,可以即刻被委任卿相官爵,隋、唐之后科举制度的实行,是统治阶级对士人所设置的仕途诱惑,孔子的“学而优则仕”被统治阶级所利用推崇,让中国历史上的文化人顶礼膜拜。这种教育投资在现代社会看是落后的教育,但在当时的历史时期,则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教育制度,并使唐、宋的政治、经济达到空前的文明高度。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这唐宋八个散文作家加上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鬼李贺是当时世界最耀眼的文化群星,连皇帝唐玄宗也成了个才华横溢的诗人、浪漫的文化情人,宋徽宗或许是中国帝王中艺术天分最高的皇帝,在中国书法史和中国美术史上,有着无可争辩的崇高地位。这位皇帝独创的瘦金体书法,直到今天也没有人能够超越;书体挺拔秀丽、飘逸犀利。宋徽宗的山水画杰作《雪江归棹图》,意境清奇高远,超凡脱俗。两位虽不是治国的好皇帝,但是说明当时中国的文化教育已经达到非常高的水平。唐、宋朝代是春秋战国百花齐放后的一座文化教育高峰。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只要政府不是铁血政府,中国的文化教育就能达到一个非常高的水平,同时也会带动经济的空前繁荣。但是儒家的中庸之道却让中国人失去了,爱憎分明的思想,让中国男人学会了忍受,为中华文明的毁灭埋下了隐患。

  教育历史的转折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