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刀刻我心,那些不为人知的关羽往事》
第7节

作者: 君合心一
收藏本书TXT下载
  谈到大哥,他倒真是没有浪费光阴,还在这期间率先解决了个人问题----我们有了大嫂,一个姓甘的女孩。大嫂的身世是个谜,大哥和她好像很久前就认识,而碰巧又在这乱世中的小城遇见了。要知道,我们寄居的,只是一座四合院似的小城。这大概就是有缘千里来相会吧!那天大哥真是太开心了,话格外的多。我和老三也替他高兴。什么?大嫂长得怎样?记得后来有本写大哥私生活的书有这么一句话:“备尝置一玉人于帐内,复使甘氏入,视之几无相异!”


日期:2010-01-13 23:01:44

  这段时间我们还迎来了一位新战友,他也是大哥的老相识,叫简雍。这人脾气很好,说话听风趣的。特喜欢在酒席上编个荤段子之类的。比如他后来用男女生理比喻藏酒具,规劝大哥别只看表面,不做调查的故事。什么?故事详情?自己看书去!你们这些后现代的人类啊,太不爱看书。什么都要讲出来,那多没劲!
  仔细想想,简雍兄弟若是生在几千年后,肯定可以进一步弘扬我国的相声艺术,要不就是领导身边的专职陪酒员。他的到来,宣告着我们终于可以告别“三缺一”的郁闷年代了。
  不过对于我们来说,闲话家常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这不,我们刚安定下来,公孙师兄就出事了。他和袁市长密谋算计了冀州省长韩馥,结果袁绍这骗子不但自己当了省长,还把承诺分给公孙师兄的大片房地产给昧下了。公孙师兄怒了,带大军宣战,结果屡战屡败。到了危险关头了。大哥决定立刻出兵援救。我们就这么风尘仆仆上路了。

  赶到战场时,远远望见一名青年将军在袁军里厮杀,那小伙子身手甚强,百十个人近不得身。但公孙师兄和其他部将就太逊了。他们同样是冲上去了百十个人也近不得袁绍的身。大哥大喊一声:“师兄,兄弟们来了!”拍马冲了上去。我和老三也嗷嗷叫着轮开了家伙。
  出乎意料的事发生了。正当我们认为又将陷入苦战时,却惊讶地发现袁军四散奔逃,边跑边叫:“刘关张来了,不行啦!”大风大浪里长大的袁绍表现的更丢人,吓得刀都不要了,拼命逃窜。我们就这样瞬间结束了战斗。
  公孙师兄拉着大哥的手,眼泪汪汪的。随后就吩咐手下开好房间,请我们大吃一顿。酒席上聊起战斗过程,他来了精神,开始手舞足蹈介绍起经过:“我前不久收了一个猛人叫赵云,字子龙。这次起初我用老班子和袁绍打,结果惨败。上半场结束后,我遣上子龙,局势骤变,我军子龙一人在前有追兵,后有阻截的情况下连过三关,直接杀到袁绍面前几乎形成单刀,袁绍指挥后卫线拼命顽抗,勉强挡住。正在相持时,你们三位外援突然出现,于是我军最终爆冷逆转袁贼……”

  公孙这家伙说话真生动,我完全听傻了。后来才知道,这类人简直就是天生的体育节目解说啊!唉,和简雍一样,这人又是一个生错了年代的。我正在发呆,心思细腻的大哥冷不防问了句:“能不能把那位叫赵子龙的请来啊。我想认识认识他。”我们和子龙的缘分,也就从大哥这一句话开始了。

日期:2010-01-14 22:10:01

  (13)名人效应
  提起赵云,我还是会用前面说过的“娃娃脸”这个词概括。赵云的英俊我从不否认,但他的肖像最大特点就是脸大且圆,用优美些的文字表示就是所谓的“面若银盆”。子龙的真实年龄其实和老三差不多,但这张娃娃脸使他显得小了我们十多岁----没办法,我这把沧桑的长胡子让我怎么看也不年轻啊。子龙的身材同样健壮,是个微胖的河北大汉。记得有一次翻到一本东瀛漫画,画的是我们这档子事,里面我找了半天次才发现子龙----一个面无三两肉的瘦猴?!说起来我就不爽,这些现代人啊,枉为华夏子孙。自己的文化不断流失,无人问津。却让外国人,尤其是我们当年的徒弟----东瀛人随意糟蹋我们的历史,这太败类了!说起来我就激动。在我看来,别的东西丢了可以重新找回,这文化和传统如果缺失了就再也找不回了。

  对不起,感慨太多了。现在转入正题。赵子龙和大哥亲切握手后,话匣子自然就打开了。大哥确实有着不凡的内在修养。公孙师兄在席上的表现很快就被大哥比下去了。我们不禁又一次感叹:“皇室后裔就是不一样啊!想低调都不成。”至于子龙,他对大哥刚才瞬间解围一事是五体投地的佩服。和我与老三就武功方面的修习技巧也达到了高度的共识。一顿饭的功夫,我们的交情就夯上了牢靠的根基。

  子龙这小子也是个“愤青”。几杯酒下去就扯开了:“这‘名人效应’就是不一样啊。我赵云一个凡夫,纵使武功通神也没法出头,就拿刚才那群人说吧,明知打不过我,就是一个劲上来送死,袁绍那个老小子更绝,把头盔一摔带着大家和我拼。那万众一心的团队精神我哪应付得了啊。结果您哥仨一来,全怂了不是?谁叫你们威名赫赫啊!”我和老三不知说什么好,就嘿嘿干笑。大哥却端起了酒:“赵兄,你那是出道晚,一时没人知道不要紧。假以时日,凭你这身功夫,名气只能比我们大!来干了这杯,预祝早日扬名!”赵云立刻乐了,开心的和老大称兄道弟起来。看来人都是虚荣的啊。混人际,首先要学会满足他人的虚荣感。

  觥筹交错中,几个小时过去了。咱中国吃饭时间就是长。说起来,这顿饭我们也真没客气,真吃掉公孙师兄不少银子,我记得结账时公孙脸色都变了。
  我们和公孙、子龙深情告别后,又过了一段安静日子。我继续老本行,开始处理公文和民事诉讼问题。窗外还是老三巡街时不时的高分贝吼声。直到又一天,我们接到了一个震撼的消息――董卓死了!居然被他的干儿子吕布杀了!各大报纸号外,以窥私为生的人们布满了长安的大街小巷。后来据简雍带来消息说这是场情杀:吕布是为了一名绝色女子貂婵干掉了董卓。

  这个消息太shock了!我们十八路诸侯没办到的事,居然被一个女人轻易完成了。我不由得有些佩服起这位素昧平生的美女。当然在很久之后,我知道这件事的真相和貂婵为了这件事做出的巨大牺牲后,我心中就远不是佩服这么简单了。
  董卓的死使得朝廷又一次陷入危机。他的几个部下在皇城里闹了几个月,坐稳了位子,吕布忙了半天寸土未得,跑到别处安家立命了。在这期间有一些所谓“勤王”的家伙要声张“正义”,结果很遗憾,他们败给了“邪恶”。

日期:2010-01-16 00:11:28

  (14)侠客行
  说实在的也怪,大哥办的事越发不像是所谓的什么“割据势力”,反倒类似救人水火的大侠!就在救了师兄之后,我们又帮助孔融消灭了一队黄巾余党。
  孔融让梨的故事让他早在四岁时就一举成名。这位从小成为美德化身的人物据说极其聪慧。后来有某长对其不屑,说什么“小时很拽的人,大了都没什么前途。”不料孔融接过:“那叔叔您小时一定就是传说中的天才儿童了。”那位“叔叔”不知后来如何,不过孔融先生倒是年轻轻就在北海当上了市长,n年过去了,生活安逸。
  当然孔融当市长一事也有他祖先的功劳。他祖上是孔子!在我们当时,以及之后的千年,不论哪家天下,都大力提倡孔孟主义,大搞有儒家特色的封建主义社会。孔先生的祖宗留下的话,那是必须要从娃娃学起的!所以我们看到了,牛人如汉朝皇帝之后的大哥,在卖鞋。狠人如西汉丞相兼五星上将曹参之后的曹操,不过是低级军官。连超人兼作家孙武,他的后代孙坚也不过小地主出身,后来流血流汗打拼多年才混上市长。而孔融先生呢,始终密切与朝廷联系,不用奋斗,到岁数直接上任。看来还是圣人最牛啊!什么帝王将相,谁也不好使!

  唉,可是在那时,我们谁又能想到,若干年后,我居然成了和孔子并驾齐驱的另一圣人——武圣呢?
  孔融文章一流,打仗九流,这是人人知道的。黄巾余党在首领管亥领导下眼看就要攻下北海。幸亏孔融平时积德,当年帮过一个叫太史慈的猛人照顾了老妈,危难时刻人家知恩图报,从外地飚车回来出手相救,单骑杀出重围找我们求救。得知孔融点名求救的消息后,大哥乐得直跳,大哥是太希望得到高层人物重视了。于是我们几乎倾城而出,结果不用说。“黄巾杀手”的外号岂是吹的!对手老大管亥武功不错,但终究还是倒在我刀下。这是我们最后一次和黄巾军作战。很多年后,大哥在四川统计“无军师时个人战绩”,发现是9胜2平18负,仔细琢磨发现9次胜利里居然有7场是对黄巾军的。众人无语。

  孔融自然少不了感恩戴德一番,临走还送了我们一些他的书画----可别说人家小气!还记得子龙说过的“名人效应”么?这些书画可价值连城啊!够我们组建七、八个骑兵师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