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的大学生活》
第27节

作者: 四喜丸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以前我总是喜欢憧憬明天,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可现在总是回忆过去,一闭上眼睛就看见过往的人和事。
  可能,我真的长大了!
  想着想着,我沉沉地睡去。
  年后的几天我极度的无聊,不像别人那么多亲戚要走访。街上倒是喧闹,还有为元宵节准备的花灯,但我更愿意宅在家里。同学们不是回老家过年就是要走亲戚,再说该聚的年前也聚了,年后人不容易凑齐,也就没有再聚会。除了单独去了茶叶蛋家,我基本没怎么骚扰别的同学。
  不等过完元宵节我就准备行囊,独自坐上了返校的火车,茶蛋没有跟我一起,他不像我一样在家待着难受。临走前,除了将生活费打到我的卡上,老四喜还塞了一条烟在我的包里。
  其实我从来没有在家里抽过烟,老四喜甚至没有见过我抽烟,但他就那么做了。即使他不知道我抽烟,他也知道烟有好多用处,只是他不告诉我而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对我的支持。
  我很感激他,虽然我什么也没有对他说。老四喜拍了拍我的肩膀就出门上班去了,他没有送我,留给我几十块钱让我自己打车去车站。
  不得不说,这个春运果然够壮观。看着火车站密密麻麻的人头,有点恶心,我带上耳机,手机里放着各种的r&b歌曲。只有这种比较激荡的旋律才不至于让我在候车室或者火车上睡着。春运可是很危险的。
  我无数次的幻想,坐上一趟绿皮火车,打开窗户迎着风,弹着吉他,伴着高亢的歌声与灿烂的微笑,晃

  晃悠悠、咣当咣当的驶向未知的远方。这才是属于年青人的浪漫。
  但现实无情的将浪漫幻想抹灭。现在绿皮火车已经淘汰,火车是带空调的,全封闭的那种。各种零食、泡面、酒水、混合着汗液、臭脚丫子的味道,伴随着小孩子的哭喊、大人们的喧闹,在一两百人肺里不断的循环。
  于是我躲到了吸烟区,两节车厢交接的地方,通常那里会被吸烟者和买站票的人占据。我将我的坐票给了一位大叔,换来了一句谢谢还有一包特便宜的烟。当然,我也不会在意,就像人一样火车上的烟草也来自天南海北,抽什么烟都失去原来的味道。
  这样一路来到了来到了我的目的地,那包烟也消费殆尽,嗓子特别难受。不过也比在车厢里面强,不然还不知道要恶心到什么程度。一下车寒风夹着那特有的潮湿扑面而来,我不由自主的深吸一口沿海城市湿润的空气,同时打了一个机灵,拎着我那挤扁了的行李袋走出了车站。
  我打了个出租车来到了位于“荒郊野岭”的南大,不是我不愿意坐公交车,运气好的话,我只需要在火车上憋出一身汗之后再在寒风中吹上半个钟头,就能等到公交车。而如果运气不好的话哪怕我吹成冰雕也不见得能等到。
  这次我是我们宿舍第一个返校的,甚至我们班里第一个。在宿舍里凑合了一晚上之后,第二天我决定去登山,就是我们学校附近那个景区。
  没想到这景区还不少人,都是附近城市区县的,过来登高望海。山顶上还有座庙,供着一尊大佛,佛前的香炉插着各种尺寸的香。听别人说这个佛很灵,远近闻名,但我想,就这香火程度庙里一定得了不少香油钱。咱是新时代的大学生(勉强吧),不是什么善男信女,磕个头拜一拜就算了,也没必要花钱上香。
  从山上回来我可真是变得无所事事了,孤魂野鬼般的在校园里游荡了两圈,就在网吧里安营扎寨了。
  临近开学的几天里,我变得特别的烦躁。

  人果然是一种群居的动物,因为在家里一个人觉得孤独所以早早的来到了学校,在学校里却是更加的孤独。而且,是一种非常安静的孤独,一个人躺在床上,没有电视的喧嚣,没有吵闹的街道。我就那样关着灯,盯着天花板,一边抽着烟,一边思考。
  有人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上帝要知道我思考的东西,还不得笑死。也难怪,这么大的年青人总是思考一些人生、价值、理想之类有深度的问题,探寻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其实从另一角度讲,这全是吃饱之后的无病呻吟,就像保暖之后思**是一个道理。因为只有建立在比较优越的生存条件的前提下,人才可以有精力来思考这些问题。所以马克思主义诞生在资本主义世界,乞丐当中永远出不了哲学家,无产阶级是国家的主人却成不了领导者。当然这仅是我个人的观点。
  当我每次想到这些问题,很容易走到一种极端的境地。我便悬崖勒马,及时调整心态,往美好的方面去想,比如姑娘。
  我拿起手机,给狮子头发短信。

  “什么时候到,我去接你。”
  这次我主动要求去接她,全然因为实在是闲的难受了,也不知道同学们啥时候回来,结束我的孤独。
  等了好长时间都没有收到回信,看了看手机,已经十二点了,这么晚人家应该早就睡觉了。这确实是我的失误,没有注意时间。
  开学之前的两天是学生的返校高峰。学校里开始变得热闹起来,各种设施也运转正常。我终于可以去洗澡了,在网吧泡了几天,身上几乎可以挤出焦油来。
  随后我去火车站接了茶叶蛋,他行李其实不多,只是我们找机会一起吃饭而已。我俩酒量差不多,不用担心谁把谁灌醉。班里的哥们儿也差不多都回来了,宿舍里热热闹闹的。
  晚上学校附近的饭店不是没有开门就是已经爆满,不过我们几个还是遵照传统,在宿舍吃火锅。石锅来的时候顺便从市中心的超市买了羊肉和底料。孜然羊肉跟手抓羊排兄弟弄来了啤酒,甚至还有从家里带来的优质白酒。我跟松子从学校外的菜市场买了些青菜和鱼丸,这是沿海地区吃火锅必不可少的。市场上也有羊肉,但跟超市里现切的那种不能比。

  我们在石锅他们宿舍摆好阵势,石锅还去叫上了扒鸡跟糖蒜。这哥俩才刚到学校,还没安顿好就被石锅拉了过来。石锅这哥们儿比较豪爽,完全没有在意空着手的两兄弟。扒鸡家境殷实也不在乎这个,反倒是糖蒜觉得不好意思,提醒扒鸡再下去买点东西。最终扒鸡没有扭过糖蒜,两人到楼下超市采购去了。
  孜然羊肉这哥们儿心直口快,看不惯扒鸡老是占人家便宜,而且还占得心安理得。
  “扒鸡那伙计够可以的,真不把自己当外人!”
  “人家能像咱这么计较吗!”羊排附和到。
  看来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对扒鸡有意见,群众们的眼睛是雪亮的。

  “哎行了,就多双筷子的事儿,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石锅这哥们特爽快,完全不在意这事儿。
  我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一是我跟扒鸡一个宿舍的不好说什么,二是我不愿意在人背后议论。一般我要跟谁不对付,不跟他接触就是了,但偏偏我们在一个宿舍里。没办法,面子上还是要和和气气的。
  松子说了句公道话:“糖蒜比扒鸡那伙计强多了。”
  我们都看着松子,心说都看出来了,还用你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