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05-26 17:13:23
事多人烦 回忆真的很需要清静的时间。
接上文:过了大约两周情况有所好转。在张总的过问下,我也开始得到了学习了一些东西的机会,对我的态度也有所好转。再后来,黄经理问我是不是有人介绍过来的,介绍人是谁,和我们公司现在有没有业务联系等等。我那时也傻,他一问是不是有人介绍的,我就承认了。但还没傻到直接说是公司的客户谁谁谁的地步。这也多亏了表姐的事先关照,让我不要透漏关系,即使她到公司来办业务,也要当作不认识。
再后来,才发现黄主任比较保守,不愿意教人东西,怕抢了自己的饭碗。连顾姓女同事也是自己慢慢观察学习,再加上讨好,不是还买上零食什么给黄经理的。所以对我,他们两个也就步调一致的不愿意多教,只是由于张总的要培养新人的指示,才不得不教一些东西。
说到这里,我才想起来,在这个第一家公司工作了1年半,还真的没有买过什么小零食之类的给经理同事。我自己不吃,也没这个心思要讨好谁。好在除了黄经理和顾同事,其他的人都还相处融洽。不过这的确是我当时不会处办公室关系的例子。前不久,在【第一财经周刊】上看到一篇文章“between hi and bye”,说的就是在办公室中复印机旁饮水机边和同事打招呼小聊几句对办公室关系润滑的作用。对比一下现在的我,不自觉的就是这样做的,再回忆以前,现在才发觉差距多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这篇文章。
顾同事喜欢用公司的材料来给客户干私活,自己收钱。但为了洗清自己,还经常在黄经理的耳朵边说这个人干私活那个人干私活,好像她不干的。其实公司里的其他人即使干私活,也不多,而且不对公司造成损耗,但由于工作岗位不一样,顾同事是需要拿公司的东西做东西去卖的。由于她经常上晚班,因此也没人看得到,没人抓住他的把柄。但她在上晚班这件事情上,还搞的好象老大不情愿的,要领导哄着她才干,其实她是喜欢上晚班的。(她老公是长期在外地的)有一次黄经理出差,大约一个星期。结果我发现黄经理出差的头一天晚上,她就做了很多私活,用了很多材料。然后把这些用的材料都摊到一周内,算作损耗。但这件事,我虽然想了很久,还是不知道怎么办。后来终于有一次,她又在黄经理面前挑拨,把她的错事按到我的头上,我很生气。后来有一次张总找我谈话的时候,我就报告了她做私活这件事。张总当时没说什么,但后来找黄经理,谈了材料控制的事情,并特意叮嘱了顾同事。再后来,顾同事偷偷私藏一些打印纸彩喷纸(彩喷纸打印出来收费10元)在一些不常用的柜子里,然后准备待藏得多了,一起转移的事被我发现了。她转移之后,有一天正好纸不够用了,黄经理正在找,我告诉黄经理,那个柜子有好多,我前几天刚看到的。结果黄经理打开柜子啥也没有,就当场质问顾同事,她就耍赖装哭,说没这回事。经过这几次反击,顾同事也转变了了对我的态度,不敢再无缘无故横加指责诬陷。看来,对待坏人,反击还是很必要的。
黄经理脾气坏,但人不坏。后来我发现他对计算机还是挺感兴趣的,就有意识的和他聊最新软件啦等等从电脑报上看到的新闻,也就逐渐有了共同话题,而顾同事由于不懂,也没法插进来。于是对我也就有了一些嫉妒。但好在黄经理还比较公正,再加上和我聊的开心,也就经常帮着我抵制她的过分行为。
最后说张总,我到现在还没钦佩他。他给所有员工留下了很好的领导形象,大家对他衷心拥护。后来当他离开公司,我们大部门换了一个经理后,有一个制作部的女同事对我说:"以前张总在的时候,觉得大家干劲都很足,他就像一个火车头,带领大家向前进。现在都觉得没什么劲了."这是后话,暂且不提。先说开始的时候,大家觉得都很好,每个月都有奖金。我在前三个月工资800,没有奖金。两个月后,张总说我表现好,提前转正,可以拿奖金了。于是就是850工资加上奖金。每个月奖金大约500-600.最多一次拿到800.那时觉得钱很多,每个月200元手机费,200元打车费,400元给妈妈,自己还有大约600块。每天也没什么花钱的地方,每个月还能去高档商场买件把件衣服。1998年时,全市最高档的商场,东西也就200-300一件,不象现在都是好几千的。那时觉得没什么钱不够花的事。反过来看看现在大学毕业生,拿的还是一千多的工资但物价已经涨了很多倍,真的不知道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的果实都去了哪里。不要告诉我是农民和农民工。
98年底,公司开年会,我们的大部门在张总的带领下是利润最高的部门,张总也被提升为市分公司的常务副总。聚餐那天我们部门大家都很开心,去向张总敬酒,张总也很高兴,还拉着总经理的手一起向上举着干杯,要让公司更加壮大。那时的热情,根本感觉张总就是志满意得,要更加的大展宏图了。后来不久听说总经理要调走,张总以后就会顺势接任总经理了,我们大部门都很高兴。再后来,大约3-4月份,消息传来,张总没和我们告别就走了,去加拿大移民了。当时的我,感觉非常震惊,总觉得年底聚餐时的样子,怎么看也不像是要走的人。何况还会很快接任总经理。也非常遗憾,都没有告别就走了。再后来,听说包括原来的总经理和张总在内的几个高层,私分了公司200多万利润,去买了几套房,每人一套。然后张总把房子卖掉,移民走人。这是好像也没什么太大后果,后来总经理离职,也不知和这个有没有关系。但还有其他的人在公司,可能也没追究。毕竟是按照公司奖励的名义发的房子。事情还没完,过了大约3-4年,听说加拿大不好找工作,但有些人出于面子还是赖在那里。但听说张总回来了。在加拿大搞了一个MBA学位,又找到了北京总公司的上级,揣着外国文凭,又去总公司工作了。此举令我十分感叹,如他当时留在分公司做总经理,一来没有加拿大绿卡,而来没有外国文凭,三来还不一定能混到总部去。看来有时放弃是很重要的。
现在,怀着对张总的敬佩之情,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做领导要深藏不露,哪怕明天公司破产,自己走人,也要在下属面前信心满满。
2.眼前的利益有时不一定是最大的利益,要学会放眼长远,学会放弃。
3.不要为面子人情所累,该走就走,该留就留,不需要打招呼就不要拉拉扯扯;在外面混得不好,需要回原单位,也不要不好意思回去。
4.做人要灵活,对自己的个人发展也要持灵活的态度。不要以为自己的职业规划是不能变的,要坚持到底的。这点我要说一下,现在的大学生们,很喜欢职业规划,比我当年有头脑。但是发现他们经常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持一种僵硬的态度,有了机会不知道改变规划把机会抓住,情势有变化也不知道更改规划。甚至有时有好的机会,也因为不符合自己的规划和想法,而白白放弃。很是可惜。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