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帝国》
第27节

作者: 采玉童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将二人带回公司后,周宇杰告知了他们公司的情况,以及他们的任务。
  目前来说,头条的任务还是很简单,周宇杰负责招聘更多的学生在学校机房人工投放广告,而黄,陶二人则负责根据后台提供的数据,不断的向应用宝里面增加软件,同时也需要对所有的软件进行核查,以防止出现上传错软件的情况。

  二人吃住都在公司内部,有空了就可以工作,虽然看起来时间长了点,但其实任务并不重。而他二人的到来,也让周宇杰终于可以轻松了一些。
  于是10月份的03班级,突然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一半以上时间请假的周宇杰,居然开始高频率的上课了,只是他经常坐在后面,也经常偷偷跑出去接电话。
  而林有德那边也来了消息,他已经正式从藤迅离职,不过相关的离职手续还需要一点时间,估计10月底就可以赶来上沪正式入职,而他的几个手下也会一起过来,共同组建头条的基础班子。
  同时,即使不在上沪,林有德也为自己即将工作的东家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他利用在藤迅公司的人脉,买下了藤迅所淘汰的三套二手服务器。
  服务器的价格,一般非常昂贵,因此,不少初创型的企业很多都会选择租服务器。
  但对于头条公司而言,很快就会进行新的大数据测试,数据肯定不能放在别人手中,因此购买自己的服务器也是势在必行。
  二手服务器的价格要低很多,但质量参差不齐,而BAT这种级别的公司,所淘汰的服务器与政府所淘汰的高级行政轿车一样,质量优异,一般情况下,没有一定的关系,可搞不到这种物美价廉的服务器。
  10月20日,头条公司收到了苹果APP的分成,共计266万人民币,正好可以用其中的一部分购买服务器。
  10月25日,林有德带着另外三名手下来到了上沪,头条公司的雏形团队正式成立。

  再苦不能苦领导,虽然头条目前的环境不算多好,但周宇杰还是有了一间自己的独立办公室。这个房间本来是给林有德的,但他得知周宇杰也跟其他人一样用公共办公室的时候,就死活不同意使用那一间独立办公室。
  黄卫东等人正在安装者服务器,并进行调试,按照计划,明天这个时候,就要把所有的信息全部转回自己的服务器,这过程可不能出问题,好在目前信息量并不大,两台服务器分开,一台使用,另外一台备用。
  “德哥,来,我们开个小会。”周宇杰笑嘻嘻的叫道,公司班底成立,他可是异常开心,比挖到足够的比特币还要开心,这是自己的事业,这是上一辈子从来没有过的体验。
  “周总,你还是叫我老林吧。”林有德有些哭笑不得,年轻的小老板人真的很好,这从已经跟着周宇杰十几天的黄卫东二人口中得知:
  没有任何脾气,说话很有礼貌,做事听得进任何意见,而且也懂技术,一些意见很有专业知识,这也是林有的人不理解的地方,周宇杰创出一款经典游戏或者有超前的眼光都可以理解,但唯独这技术,这不是天才两个字能解释的,毕竟软件技术想到位,没个几年实践几乎不可能。
  周宇杰笑道:“没事,叫什么有什么关系,你本来就比我大,叫你一声哥也没什么。”
  “好吧,那周总想吩咐什么?”林有德非常在意自己的语言。
  周宇杰关上门后,坐下来说道:“其实就是想和你说说公司将来的发展方向,面试的时候,其实也只是一些肤浅的问题罢了。”
  “那周总请讲。”林有德自然也知道,上次面试,二人讨论的都是宏观问题,这种大道理是个从业人员都能说的头头是道,但具体到了公司层面,该怎么发展?做什么?那就是大部分人都一无所知。
  那么多大公司经营失败,如曾经的雅虎,在21世纪初就知道搜索引擎才是未来,门户网站迟早会被淘汰,但最终还是无法转型,因为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做?
  同样的例子,诺基亚也是如此,谁都知道智能手机是未来,但最终还是输的一塌糊涂。
  因此,公司老板所决定的战略方向以及执行计划就很重要,关系到公司的命运。

  “大数据这三个字,你应该听过吧?”周宇杰问道。
  林有德点头道:“当然知道,现在国内的互联网巨头可都是非常热衷于研究大数据。”
  周宇杰笑道:“大数据,现在是所有互联网公司的核心产品,我们公司也不例外,但是怎么操作方面,还是有一些不同的。”
  大数据这玩意其实比互联网还要早,上世纪80年代沃尔玛就提出了大数据系统,通过研究用户的购买习惯,然后控制超市内货品的摆放位置,结果数据发现,通过合理数据的推算摆放各种物品,很多产品的成交额上涨了超过50%。
  不过超市的数据毕竟太小,而且统计起来成本高,而到了互联网时代,无数网民的网上冲浪,购物,搜索都被服务器记录了下来,背后的互联网巨头们就可以利用这些数据,来分析用户的消费能力,短期内的商品需求等等,从而达到精准投放广告的目的。
  周宇杰接着说道:“现在一般的网络公司,他们的大数据都是通过收集用户信息来直接获益,那我们能不能反过来,利用大数据,来服务用户呢?”

  “以大数据来服务用户?”林有德沉思了起来,这种概念倒是第一次听说。
  周宇杰接着说道:“德哥,就以我们的应用宝为例,如果我们能够比用户提前知道他需要哪一款APP或者哪一款软件,再直接推送给他,你觉得会怎么样?”
  “这怎么可能?”林有德大吃一惊,问道:“我们怎么才能知道用户需要哪一款软件?除非用户通过搜索引擎搜索过,但是这些信息的机密都在佰度的手中,我们想购买都不太可能,即使可以,成本也会非常的高。”
  “佰度的确可能知道用户的需求,但实际上也很难做到非常准确。”周宇杰笑了笑说道:“我说的方法,不需要通过任何外来软件。德哥,技术上,我们可以实现在用户安装的时候就扫描用户手机内的所有软件,对吗?”
  林有德点点头,说:“当然。”
  应用宝是APP下载商店,自然得先了解手机内部安装了多少软件,这是最基本的需求。
  周宇杰再问道:“那我们能不能获得更详细的数据,比如每个用户使用每一款软件的时间呢?”

  “时间?”林有德愣了下,不过还是说道:“技术上也是可以的。”
  “好。”周宇杰点点头,说道:“你有没有听说过佛门的千人千面?”
  林有德皱了皱眉头,摇头道:“没听过,看字面意思,是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
  “你也可以这么理解。”周宇杰笑道:“对于个人来说,字面意思是无数性格,可对于大数据来说,这是不是代表着,这【千】字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是真正的数据呢?”
  林有德明白了过来,问:“周总的意思是,我们将我们的用户进行分类?”
  周宇杰点头道:“对,最简单的概念就是,比如说两款游戏,用户的重合度为60%,那么就是,各有40%的用户只有其中一款软件,而我们根据这个数据,就可以直接向这80%的用户推送这两款软件,你觉得用户的下载概率会不会提高一点?”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