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回到了17岁》
第52节

作者: 发面大包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看着一年级计算机系的学生讨论总结,朱晓敏一阵感叹,通过高考招上来的学生确实有着不同的气质,与自己这一届大鸣大放的风格迥然不同。
  要不是家里老爷子的关系,朱晓敏还真不一定能上得了大学,而且还是清大。这也算是老爷子受了多年委屈的一种补偿,组织上的特殊照顾。

  朱晓敏有时也在庆幸,赶上了最后一批“工农兵”推荐上大学,要是按照现在的招生政策,她真的是十乘十的考不上。
  读完整个总结,朱晓敏愈发的感兴趣,这句口号,虽不华丽,却引人深思。
  当下,中国经历10年浩劫之后,刚刚开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大门。广大青年存在着失学、失业、生活没有保障的困境,思想陷入极大的苦闷和迷茫中,陷入对社会的信任危机。社会上,也对青年很不理解,认为他们是迷茫的一代,垮掉的一代。
  众声喧哗中,却有姜斌这样的同学没有怨天尤人,没有犹豫彷徨,而是发扬自强不息的传统反求诸己,喊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句既不抒情也不高调的话来。
  一相对比,反而显得难能可贵!
  来自新闻人的敏锐感,朱晓敏越琢磨,越觉着,这里面是有不少内容可挖掘的。
  放学后,姜斌正在机房替曹景行值班,他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人惦记上了。
  班长曹景行今天有挂号信和包裹要收,因此下完课,急匆匆的就出门去取了。
  还好今天教授没有来使用计算机,姜斌难得的有了些清闲时光。
  自从上次跟班主任聊过以后,姜斌也算是有了御令金牌,光明正大的开启了第二学年的课程,时不时的还能去蹭蹭大二的课,并且淘了一套大二的书本,可惜知识内容还是一如既往的陈旧,都是70年代以前的,已经好久没有更新了。

  姜斌没有办法,也只能是硬着头皮啃了起来。
  六点刚过,曹景行兴匆匆的过来机房接班。自从上次他母亲生病,他的脸上是难得有笑容,而今天却是反常的很,一路带着微笑。
  “小姜,真是谢谢了”,还没用姜斌询问,曹景行倒是先开了口,“我娘已经出院了,再将养一段时间就该没事儿了,幸亏有你的帮忙”。
  姜斌连忙摆手,道,“同学之间相互帮忙,还不是应当应分的”。
  “无论如何都得谢谢你,这可是我娘在信里亲自吩咐的”,也许是去了心病,一扫之前的阴霾,曹景行的话语间也是轻松了不少。
  说话间,还从口袋里掏出不少的核桃,道,“这是去年家里种的核桃,我娘寄了一大袋过来,特地让大家尝尝”。

  “这可是好东西,强身健脑,正好补补”,正说着,姜斌就拿起一个核桃,卡在椅子的一角,轻轻一使劲,裂开不规则的纹路,“嘿,还是纸皮核桃”。
  “还是小姜你有见识,这是我们陕北的好东西”,说着,还给姜斌举起了大拇指,夸赞他的见多识广,“《本草》有记载,核桃补气养血,润燥化痰……”。
  讲起家乡的特产,曹景行那是滔滔不绝,从陕北的山水,再到风土人情,总之一句话,“天地位焉,万物育焉”,钟灵毓秀于此,才结出如此好的东西。
  “我说班长,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说的是王母娘娘的蟠桃呢”,看着滔滔不绝的曹景行,姜斌边吃着核桃边打趣道,“这都让你说出花来了”。
  曹景行哈哈大笑,“你这小姜,净爱说笑,哪有你说的那么夸张”,随后又一脸严肃的说道,“陕北穷啊,也就能产个山核桃,可不得好好宣传”。
  陕北是穷,可现在全国又有哪儿富呢?
  1958年到1978年,20年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不到4元,农民则不到2.6元,全社会的物资全面紧缺,企业活力荡然无存。
  南方穷的只剩山沟沟和人了,为什么改革要放在南方,还不是因为南方啥都没有,连像样的重工业的都没有一个,国家只能放开他们的双手,让他们自己杀出一条生或死的血路。
  而陕北,至少还有煤矿,那是一群人的财富密码。
  姜斌记得2000年左右的时候,陕北出了成千上万的土豪,就爱去西安买房,一栋一栋的买,而且是提着一麻袋又一麻袋的现金买。
  自己买完了,拉着亲朋好友买。
  亲朋好友买完了,拉着周围邻居买。

  西安东北区域出了多少陕北土豪的小区啊!
  西安的房产销售,就差叫陕北人“亲爹”了。
  姜斌好想此刻大声的告诉曹景行,“你不用努力了,你可以躺赢,陕北人未来都是大土豪,90年代使劲的在煤矿上造,然后就坐在家,等着钱掉头上就行啦”。
  然后把家乡弄得坑坑洼洼、圈钱、走人,最后是一地鸡毛。
  正当姜斌胡思乱想的时候,曹景行一拍脑袋,说道,“对了,净跟你说笑了,刚碰着袁梅老师了,她让你周日早上,去校报办公室,有你的一个采访”。
  “我的采访”,姜斌有些惊讶的指着自己。
  这可有些惊喜啊!

  “对,就是你的采访”,曹景行肯定的答道,“袁老师还交待了,采访的主题就是‘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你好好想想,提前做个准备”。
  姜斌还是有些惊讶的,上辈子这句口号是有很大威力的,可这一辈子他不一样啊,没想到依然还是创造了不小的波澜。
  他还真的得好好准备准备,说不定这是一个不错的契机。
  1978年的夏天,没有那么多重工业的包围,京城的空气中似乎还透着一些甜香。
  周日早上,吃过早饭的姜斌,依约来到校报办公室。

  清大的校报还是非常有历史的部门,自1926年创办至今已经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了,还是沉淀了不少的底蕴的。
  他不仅是清大校园内发布新闻布告的工具,更多也参与者历史的变迁,演绎着和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故事。从1927年国学院解体宣告一个时代的结束,到1937年西南联合大学的千里迁徙;……………到1977年高考800名新生入学……与隔壁“燕大”的浪漫与激情不同,清大的每一个故事都不天真烂漫,每一步发展都饱含艰辛,“爱国”和“奉献”始终是清大精神中高唱的主旋律。
  最近,刚刚又恢复了不少学术的内容,包括机械、化学、物理、电子……等等方方面面,可以说也是代表了国内最顶尖的学术方向,这些也正是姜斌最近非常关注的。
  办公室电教一楼的角落,光线不是很好,姜斌轻轻的敲响木门。
  开门的是个20多岁的漂亮女孩,身上穿着的确娘衬衣,利索的短发,显得非常干练,正是昨天还很苦恼的朱晓敏,两眼闪闪有光,看着姜斌不大确定的问道,“你找谁?”
  “这是校报编辑室吧?我是一年级计算机专业的姜斌,”姜斌声音清亮的说道,“袁梅老师让我过来的,这会儿没打扰吧”。

  “啊,原来是姜斌同学,快请进”,朱晓敏一边说着,一边伸出右手,道,“我是机械二年级的朱晓敏,很高兴认识你”。
  姜斌也是礼貌的伸出手去,握了握,很是滑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