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回到了17岁》
第49节

作者: 发面大包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正说话间,就有两个“外宾”走了过来,刚刚还一脸严肃正气的店员,瞬间热情了起来,姜斌只能被晾在一边。
  店员显然是被训练过的,标准的套路问候,”how are you?“式的打着招呼。没多久,店员的词汇就有些不够用了,手脚并用的比划着。
  姜斌瞅准机会,走上跟前,道,“你好,两位有什么可以帮忙的”,一口地道的英语瞬间吸引了两个外国人的注意。
  简单的沟通之后,姜斌了解到两人是使馆区的工作人员,快要回国了,因此需要买些纪念品,想要进店逛逛。
  姜斌有些好奇,像是使馆区的工作人员都是有陪同翻译的,单独出来的时候可是少见。
  不过,他也没多想,这不是他该关注的。
  两个老外倒是很热情,邀请姜斌帮助临时翻译,这正中姜斌的下怀,愉快的接受了邀请。
  门口的工作人员,也看出发生了什么,只好无奈的放姜斌等人进去。
  似乎还有点不爽,等姜斌进了门,中年工作人员还冲着他喊道,“你进来,按规定也不能买东西”。

  姜斌听到真想一脚踹死这家伙,不过,公共场合也不能跌了份,权当没听到。
  而那个工作人员,喊完这句话以后,浑身又换上了刚刚那威严的气势,似乎是从姜斌身上再次找回了自信。
  姜斌也是第一次见识外柜,里面还是有不少好东西的。
  柜台后的工作人员说一句,他跟着翻一句,一圈下来,他对这些文物也有了大概的认识。
  按照规定1795年之后,也就是乾隆60年之后的,一般的重复的文物商品,都是可以外销的。
  也就是说,姜斌今天刚买的那个珐琅彩在这儿也就算是大众货,满柜都是乾隆后期的瓶瓶罐罐,姜斌看着非常的眼馋,可惜这些东西都是为那些老外准备的。
  更可恶的是,工作人员都是有外汇绩效的,见着外国人可劲儿往前推荐年代久远,品相好,值钱的玩意,姜斌一阵心疼。

  不过,幸好老外对于文物根本不懂,不停地问姜斌的意见。
  姜斌装作仔细斟酌的样子,然后净挑着近现代的工艺品,且符合老外审美东西的推荐。
  气的工作人员直翻白眼,然后小声警告姜斌不要破坏中外友谊。
  “净扯淡,哪里破坏友谊了。这俩老外不是买的很开心嘛”,姜斌学着工作人员语气,回怼道。
  逛了一小时,俩老外足足买了七八件东西,其中有两件乾隆后期的珐琅彩也在内,心疼的姜斌像是掉了块肉。
  临别的时候,俩老外还不忘给姜斌小费,被姜斌礼貌的拒绝了。
  姜斌很想对他们说一句,“一美元的小费,你他娘的寒碜老子呢”。
  1978年的夏天,天气热的比往年都早。

  《光明日报》的一篇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更是点燃了人们的热情,让夏天温度愈加热烈。
  由此而展开的讨论也引得越来越多的人参加,当下的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场大讨论将会产生怎样的深远影响。
  校园的学生们多多少少会参与一些讨论,特别是隔壁“燕大”那群人更是如鱼得水,脑子一热,血脉喷张的就冲了出去。学生选举、演讲,甚至去西单民主墙贴条,“玩”的是不亦乐乎。
  而清大的同学们作为典型的工科狗,学习的时间都不够用,哪有时间去整这些有的没的。
  不过,虽然瞧不起这帮隔壁的家伙,但有时候姜斌也挺羡慕他们的年轻,为“理想”而不顾一切,这种朝气恰恰是他现在匮乏的。
  除了这些不相干的社会活动,姜斌更多的时间泡在机房,最近的他遇到很苦恼的问题-数据输入。
  由于姜斌几个人比较年轻,平时负责维护计算机的同时,也会被教授们抓来打下手。这就是姜斌最痛苦的时候,经常被安排输入数据。
  要知道djs-130的数据输入根本不是用键盘,而是用纸带在光电机上输入。
  在纸带上打上一串的小孔,表示一系列数据。数据有错的时候,用打孔器再打一段纸带,把错误的原纸带剪开,用胶水贴上去。
  修改纸带贴的不正不行,就是纸带手工打的孔不圆,或者有毛边,都会出错。
  反反复复的打孔工作整的姜斌这个大男人快要崩溃。问了问曹景行和李三思的状况,也是好不到哪儿去。
  只有李颖的反应超出他的想象,孔打的是又圆又整齐。要不说,毛爷爷他老人家看的清呢,女人果然能顶半边天。
  不过,这都不算什么,隔壁燕大的计算机系更惨。听交流回来的年轻老师分享,燕大的计算机为了突出自力更生,把机器的英文操作代码换成了汉语拼音,更加的不方便。
  有对比就有幸福,看了看眼前的djs-130,比隔壁可是幸福多了。
  可是放眼全球再做对比,那就是惨不忍睹了。

  漂亮国的计算机产业蓬勃发展,以几个标志性的事件做下对比:
  9年前,第一次网络连接成功。
  7年前,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
  2年前,苹果公司创立。
  3个月前,bbs的雏形cbbs诞生。
  漂亮国的计算机已经从国防走向民用,从大型化转向小型化,真正形成了产业化。
  而当下国内的计算机领域,一言难尽。像是djs-130计算机一年才生产个二三十台,你说这样的情况怎么可能形成产业呢。
  面对眼下的境况,学校的应对更是令人头疼。
  因此,对于“实践”的大讨论,姜斌从内心来说是期待的,他期待大家通过讨论,能够放下思想包袱,轻身前进,能够放眼世界,看清不足。
  今天是周日,白天李颖值班,晚上轮到姜斌。
  姜斌是小跑着往学校赶,生怕误了交班的时间点,要是迟到那就惨了,李颖那小辣椒,得礼肯定不饶人,还不得像机关枪对着他一顿扫射啊!
  路过机房的时候,扫了一眼墙上的挂钟,17:55。
  姜斌摸了摸胸口,暗道还好,提前了五分钟。
  不知道为什么,姜斌一见到这丫头就犯怵,简直跟自己的克星一样。
  透过值班室玻璃,看到李颖正趴在桌上看书,姜斌轻轻的敲了敲门,等着门被打开,才施施然走了进入。
  “姜斌同学,我还以为你又要迟到”,似乎有些故意,李颖特地把“又”字重重的念出来。
  “班长批评的对,这种事千万谨记。你瞧,我这不准时来了嘛”,姜斌笑嘻嘻的道,一脸谄媚,他的想法是赶快把这丫头送走,让这个世界重新安静下来。

  “不要嬉皮笑脸,作为大学生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你知道能走进大学有多么难得吗?……”姜斌最怕的就是李颖的思想政治课,瞬间有种捂脑门的冲动。
  按照一般情况,这种“思想教育”的时间至少十分钟,姜斌赶紧大脑迅速运转,找出破解办法。
  正好瞧见,李颖的课本还没有收拾,姜斌立马冲上前去献殷勤,道,“我帮你整理一下书本”。
  “不要叉开话题……”,李颖正想继续“教育”姜斌,可忽然被他身上的味道吸引,向前靠了靠,使劲的嗅了嗅,继续道,“姜斌同学,你怎么还喝酒,你才18岁,你怎么就学会喝酒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