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读古今阴阳术数:天书传奇》
第9节

作者: 火星人宝宝
收藏本书TXT下载
  袁珙道:“眼神主贵:平视正、上视傲、下视愚、斜视奸、偷视淫。两眉之间为印堂,林泉有碧眼神仙、朝廷无交眉宰相。两眉相连、父母早别,印堂狭小难为官,印堂开阔、学问高广居庙堂,万老弟印堂宽广明净,眼神平正明亮,老夫早就断言:老弟早晚必居官位。”
  万不同道:“万某但求将虚中术与子平术各种八字绝学融为一体,以为后学指要。若果如先生所言,万某幸甚。”

  话音未落,两名护卫匆匆走近前来焦急的对少年说道:“公子,可找到你了,老爷让我们早点回府。”
  那少年说道:“我们正说到兴头上,晚点回去吧?”其中一名护卫说道:“公子:老爷很着急。”
  只见万不同拿起毛笔,翻开左手的本子说道:“有事便请早回,有缘自会再见,且把姓名八字报来我记下。”袁珙笑道:“看来万不同是谁都不放过的。”
  少年说道:“晚生姓李名青云,改日再拜会各位高人。”说完便报了八字辞去,万不同略一顿笔,又将八字记下。三人说了一会也各自散去。
  李青云随两名护卫匆匆回府,父亲镇北将军李世武在中堂一看见青云便急切的说道:“云儿,你可回来了。”

  青云问道:“父亲,有什么事?”
  屏去左右,李世武低声说道:“前朝世祖忽必烈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元者大也、为万物之始,开元万物、为万物之首,元朝末年,白莲教盛行,尊奉弥勒,波斯拜火教崇尚火之光明、又称明教,传入中土后与白莲教并宗,白莲教教义以为世间有明与暗‘两宗’相斗,弥勒降生后光明必将战胜黑暗,所以元末民间一直有弥勒佛下凡转世作人间的‘明王’的预言,唯有应天命得天下的真龙天子才是真正的明王,我朝太祖统一六合,是真正的明王,因早先韩林儿曾自称明王转世,所以太祖武皇帝改称韩林儿为小明王,自称大明王,我朝国号因此得来。

  日期:2011-10-06 16:00:22
  近日朝廷收到山西密报:小明王韩林儿的后人韩东明在阳城一带秘密活动,准备在山西阳城劫取《推背图》密谋造反。”
  青云问道:“什么是《推背图》?为什么会在阳城?”
  李世武道:“《推背图》是一部预言国运兴衰的奇书,唐朝时候天生有两位高人:一位是天降神童,九岁时便被河南南坨山静云观至元道长收为关门弟子的黄冠子李淳风,皇帝召为秘阁郎中;另一位是居于阆州蟠龙山前的李淳风的师傅袁天罡,二人皆精于天文星象、算无遗策,唐太宗一次命李淳风推算大唐国运,李淳风连画图带写诗,一时兴起竟推算到了唐后世两千年多年的国运,袁天罡见李淳风泄露天机过多,便连忙跑到他背后推了一把,说道:万万千千说不尽,不如推背去归休。所以后人便将那六十副图和藏头诗叫做《推背图》,因《推背图》暗藏的国运气数非常准确,唐宋元历代皇帝担心被人利用,皆列为禁书深藏宫中,元末时候,顺帝逃亡匆忙,《推背图》被宦官带出宫中遗落民间,几经辗转最后落在了阳城一带。今日早朝皇上密谕我一定要设法阻止《推背图》落在小明王的后人手里。为父身为朝廷武将,恐人生疑,所以想让你这几日先去阳城探明《推背图》的下落,随后再亲去阳城。”

  青云道:“孩儿遵命!”
  李世武道:“云儿,你和你师妹的婚事等到年底再说吧?”
  青云喜道:“父亲您终于答应了?”原来青云和师妹楚玉自幼青梅竹马,同在师父陈苍海的门下练文习武,只因楚玉神如秋水、貌似芙蓉、天生丽质,李世武以为非命厚有大德者不能相配,无奈多次拗不过青云,只好往后放一放了。
  李世武道:“本来为父是不答应的,你的婚事还是要你喜欢的。这几日你先做好准备,三日后去阳城。”
  七月初九日,烈日如火,烤的南京像蒸笼一样让人透不过气,纸扇摇出的风都是热的。

  下午申时,天空只有淡淡的几朵浮云,青云心想:难道黑衣僧算的不准?不到一刻钟的功夫,浮云散开变成乌云弥漫天空,顷刻间电闪雷鸣、震耳欲聋,狂风夹着暴雨倾盆而下,青云心里惊道:黑衣僧果不虚言,他怎知今日下雨?我还得再找他推算命运。
  七月初十,青云一早便到了夫子庙边上的八仙酒楼,上得楼前,旁边几个桌上也有十余个前几日在场的小声私语:那和尚真是高人啊,看来胡三这头磕定了。
  青云坐下等到近午时时分,只见胡三垂头丧气缓步走上了楼,背后一个拄着拐杖的瞎子紧扶着胡三肩膀跟了上来。
  那瞎子坐下后就顿杖数落胡三:“孽徒,不知道天高地厚,黑衣僧必是方外高人,前几日你袁师伯已经劝你了,你却不听,大丈夫行事当一诺千金,今天你必须向人家磕头赔罪!”青云一想:胡三的师傅不就是张铁口吗?张铁口面容清瘦、发须花白,约有五十多岁,看样子是气的不轻。
  再等了一个时辰,却不见黑衣僧来,张铁口叹道:“罢了,人家是给你留面子,以后要谢过人家,再勿狂妄。”
  见不着黑衣僧,青云着急之中在店小二那里打探到黑衣僧两三个月前也曾来化缘,是灵谷寺的僧人,穿黑衣的僧人不多,到灵谷寺应该能问出来。

  青云回家叫了两个护卫策马直奔灵谷寺,灵谷寺位于左群山右峻岭之间的一片谷地,太祖赐名“灵谷禅寺”。快到寺院时牵马而行,只见一胖一瘦两个褐衣和尚在门口扫地,隐约听见瘦和尚边扫边说:“神秀说的对: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试,勿使惹尘埃。我等出家人就当不断修行、阻断邪念。”胖和尚道:“不对,六祖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明心见性、出世顿悟,神秀是入世强修而不能见性。”听到有马蹄声,两个和尚循声望去。

  青云上前问道:“两位师父,请问你们寺院里可有位穿黑衣的僧人?”
  胖和尚问道:“我们寺院里有十多位律宗僧人,不知道施主要找哪一位?”(注:明朝禅僧常服为茶褐色,经僧为蓝色,律宗僧人为黑色。)
  青云道:“就是看上去病怏怏的那位。”
  胖和尚想了想一拍脑袋说道:“施主要找的是我的师叔吧?我师叔不见外客,施主请回。”
  日期:2011-10-07 17:30:04

  青云忙道:“请师父转告师叔就说:晚生李青云来访。”
  瘦和尚见青云衣着不俗,眼珠一转道:“逃虚子师叔此刻正在禅房参禅,要见他也可,只是……”说着看着青云,看的青云也不明所以。
  这时手下的护卫李虎倒是会意,从怀里掏出点散碎银子放在瘦和尚手里,瘦和尚边说这怎么好意思,边把银子往怀里揣,胖和尚拉着他衣角道:“师兄,这样可不好。”瘦和尚道:“你别插嘴,和尚也要吃饭呀。”转头又对青云说道:“施主请稍等片刻。”说完欢喜的拉着胖和尚进了寺院。
  青云忿然道:“佛门清净地竟也如此市侩!”
  护卫李虎道:“公子莫生气,这和尚大多与世俗凡人一般无二,都把佛门当做名利场,口中念弥陀、心里眼里只有功名利禄,皆脱不了一个‘俗’字,不知道公子要见的是谁?”青云道:“还好知道了逃虚子大师便是黑衣僧。”

  等了一个多时辰,瘦和尚走了出来,合掌道:“施主,逃虚子师叔在禅房等侯,请随我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