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起潮涌》
第4节

作者: 厂花不是花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反正沈南丰上班来也是混,梁国军干脆给了他假。
  沈南丰道了谢,直接去换衣服。

  对于梁国军的态度,他不意外。
  别看梁国军表面对他很凶,其实一直都十分关照,只是以前的沈南丰是个混小子,根本想不明白。
  而现在,沈南丰却是心思玲珑,他琢磨出来,梁国军对他的照顾,应该跟自己老爹沈义仁有关。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沈南丰决定帮梁国军一把。
  他回家先找到了老妈,要到了大舅的住址,然后去了火车站。
  这时候都是绿皮火车,速度慢,人还挤。
  不过,还是比坐汽车强。
  盖县那地方道路太差,要是坐汽车,非颠的浑身散架。
  好在沈南丰现在年轻力壮,也不怕挤。
  等火车到站,他又倒了一趟公交车到了镇上。
  这时天色已经见晚,沈南丰干脆找了一挂大马车。
  这种架子车,现在十分普遍,无论下地干活还是上道运输,都是主力。
  沈南丰攀谈几句,车把式居然跟大舅一个村。

  听说是村长老韩的外甥,车把式顿时热情起来,让沈南丰坐在一张狗皮褥子上,往村里赶去。
  “大叔,抽支烟。”
  沈南丰递过一只烟。
  “呦,卷烟呢。”

  车把式性赵,村里人都叫他老憨。
  他在车沿上磕了磕自己的烟袋锅,收起来。然后点燃了沈南丰递来的卷烟。
  “嗯,不错,就是味淡点。”
  赵老憨吸了一口,居然掐灭了,把卷烟塞进怀里,估计是不舍得抽。
  然后他又拿起自己的烟袋锅,吧嗒吧嗒抽了起来。
  烟飘到后面,把沈南丰呛的直咳嗽,这土烟真够冲的。
  “大外甥,你从哪来啊?这是专门看你大舅来了?”
  村里人不见外,赵老憨一边赶车,一边拉起了家常。
  “家在奉城,我在奉城陶瓷厂上班,想看看大舅家还有没有苹果。”
  沈南丰把话题引到了苹果上。
  “嗨,原来想吃苹果啊!”
  “你大舅家要是没有,就上我家摘去!”
  赵老憨是典型的北方农民,热情好客,有啥东西都大方。
  然后,他又吸了一口烟袋,咂摸道:“陶瓷厂可是好单位啊,我记得村里要盖房,求爷爷告奶奶,也没买来几根陶瓷管嘞。”

  “这么说,村里对陶瓷管需求很大啊?”
  “那可不,不仅是陶瓷管,陶瓷大缸也是家家户户都需要,就是不好买!”
  陶瓷管能铺下水道,能做烟囱。破开两半,还能做瓦房屋顶的脊瓦。
  至于装水的大缸,更是农家标准配置了。
  不过,现在是计划经济,这些工业产品对于农民来说不仅很贵,还很不好买。
  由于运输条件差,农民有了农副产品,往往是就近的集市上去卖,数量少,价格低。
  想换点大缸和陶瓷管,那是千难万难。

  “老憨叔,那你家有几颗苹果树,村里种果树的人家多吗?”
  沈南丰装作好奇的样子,继续问道。
  “俺家有六棵树,村里几乎家家都种,每家有个四五颗树吧。”
  “咱们这里盛产苹果,附近啊,每个村子都种。”

  等沈南丰到达了舅舅家,基本情况已经摸得差不多了。
  这里家家户户都有苹果,别看城里买新鲜苹果难,在这里却不算啥稀罕玩意。
  但是,陶瓷管子和大缸,却属于稀缺产品,俏的很。
  沈南丰记忆中,上次来舅舅家,已经是七八年前的小时候了。

  他告别了热情的赵老憨,走进了大舅家。
  两个小孩子正在院子里玩,看到他,一溜烟跑进了屋里。
  不一会,一个中年妇女走了出来。
  “大舅妈,我是沈南丰啊。”
  这年头,电话还没通到村里,沈南丰根本没通知大舅一家,就来突然袭击了。
  “哎呦,是南丰啊,快进屋!”
  大舅妈仔细瞅瞅,才认出来。
  她一转头:“韩大勇,你外甥来了!”

  “南丰,你咋来了?正好吃饭!”
  大舅迎了出来。
  沈南丰进屋,把手中拎着的黑色大皮兜打开。
  一条大前门卷烟,一瓶西凤酒。这可花了他差不多半个月的工资。
  然后又掏出一兜子老式的大糖球,给了几个孩子,把孩子们乐的嘎嘎叫。

  “大外甥,你说你来就来呗,咋还买这些东西!”
  大舅妈立马热情起来。
  炕上打横放着饭桌,一大碗炖酸菜,大葱蘸大酱,还有几个玉米饼子。
  “你俩喝点,我去炒几个鸡蛋!”

  大舅妈乐呵呵的去了厨房。
  “南丰,我前两天去,你妈还说没啥事,今天你咋就来了呢?”
  大舅滋溜喝了一口白酒。
  他喝的是本地一种散白酒,用热水烫过之后,劲头很大。

  “我来确实有点事。”
  沈南丰也干了一盅,只觉一道火辣辣的热线,顺着胸口流淌到了胃里,顿时暖合起来。
  喝了一会之后,他终于将目的和盘托出。
  “用残次品的陶瓷管,换苹果?”
  大舅惊讶的看着外甥。
  “对,不过我们定义残次品的标准很高,其实那些陶瓷管,在村里用完全没问题!”
  上交的陶瓷管,基本是用来铺设城市下水的,品质要求极高。有些歪口,裂缝的陶瓷管,都不能用。
  可是农村就不一样了。
  这里只讲求实用,对外观要求不高,即使有点小毛病,他们也不在乎。

  “别说,这事还真可行呢!”
  大舅琢磨了一会,点了点头。
  这时候运输条件差,各家种的那点苹果,很难有途径卖到城里,都是集市上卖点,剩下就自己吃了。
  而且这时候没有冰箱,储存条件差,苹果只能在树上挂着,随吃随摘。
  要是能换来陶瓷管,那可是大好事。
  第二天,韩大勇就活动起来。
  他自己是这韩家村的村长,跟另外几个附近村子的村长,都是熟人。
  他赶着自家马车,带着沈南丰,一天时间,将几个村子跑了个便。
  那些村子的村长们,听了沈南丰的计划,也都觉得可行。
  而且有韩大勇做担保,他们也不怕被骗,都表示愿意合作。
  沈南丰跟着大舅,中午和晚上连喝了两顿,被那些热情的村长,灌的头晕脑胀。
  不过,事情总算办成了!

  第二天,他睡到中午才勉强爬起来,强忍着头痛去了车站,买票回家。
  “妈,今天啥日子,咋炖鱼啊?”
  沈南丰走到门口,就闻到了锅里的香味,打开一看,是条青鱼。
  “你二姐来了,加个菜。你回来的正好,咱们开饭。”
  韩彩凤将鱼盛了出来。
  “这是大舅拿的苹果。”
  沈南丰将大半麻袋的苹果,放到了地上。
  “这么多苹果!”
  沈南兮正好出来,瞪大了眼睛。
  其实,这是好几个老乡一起凑的。
  “正好,一会给你二姐拿点,再给你大姐送点。”

  韩彩凤惦记着两个出嫁的闺女。
  一顿饭吃的很香,沈南丰跟二姐聊了几句家常。
  二姐和二姐夫都在纺织厂上班,效益挺好。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