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算出来的结果是一样的,如果有出入,就是因为四舍五入引起的,可以忽略。
这里的预计使用寿命,就是折旧年限。税法对于折旧年限有明文规定,它不允许企业为所欲为,你想折几年就折几年完?没门,企业让会计怎么折旧都行,但是年底汇算清缴的时候,必须按税法的规定调整过来,那还不如平时就乖乖地按规矩办事呢。
日期:2010-01-17 17:15:36
所得税法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
(1)房屋、建筑物,为20年;
(2)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3)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4)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5)电子设备,为3年。
最低嘛,就是低于这个年限不行,高于的话它不管,因为税法大于会计法。
会计一般都执行最低年限,因为固定资产折旧的年限影响企业的所得税,折的年限越短,所得税每年相应的可以少交。
日期:2010-01-17 17:28:39
折旧方法
其实固定资产的损耗有两种:一种是有形的,你看得见的,比如东西越用越旧,坏了还要休;一种的无形的,比如随着技术的进步,原来没用坏的东西可能淘汰就不能用了。
关于折旧方法,书上具体介绍了四种,其实也就两种,一种是直线法,一种是加速法。
一般的企业用直线法就行,税法也规定用这个;加速折旧一般是高科技企业才可以使用,还需税务机关批准才行。会计考试的时候要掌握四种,还要会算。老板就不用了。
直线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加速法包括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
税法上对使用加速折旧法的固定资产这样规定的: 一是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 二手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
前边那个例子就是使用的年限平均法。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2月
工作量简单,有三个公式:
1.按照行驶里程计算折旧的公式:
单位里程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规定的总行驶里程
2.按照工作小时计算折旧的公式:
每工作小时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规定的总工作小时
3.按台班计算折旧的公式:
每台班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规定的工作总台班数
加速折旧法的计算有点复杂,就是前几年这折旧得多,逐年减少。作为老板,知道就行了。
日期:2010-01-18 21:53:43
“请问帐上的借、贷到底是怎样理解呢?是不是根据资金的流向?刚楼主讲了,还是没明白~”
我再把前边的借贷记账法,详细说说。
你想知道这个月收入增加了没有,一般都会这么问:“这个月的销售额是多少?”
会计回答:“180万元。比上个月增加了16万元。”
你一听高兴了。
如果会计看完账告诉你:“这月的销售额是贷方180万。”你肯定有挥舞拳头的冲动。因为什么,因为你不懂什么是贷方,对吧?
如果你翻开会计的账本,你也看不到增加和减少的字样,体现在账上真的是“借方”和“贷方”,余额写标注着“借或贷”。为会计是用“借”和“贷”来表示账务的增减变化的。
这些借和贷,会计一打眼就知道是增加还是减少了,他根据什么判断的呢?
现在问就给你说说啊。
这里的“借”和“贷”,你别在字面上找解释,它们只是会计上的记账符号。就像在简谱里,看到“1、2、3、4”,就要发“都、来、米、发”一样。在会计上, 你可以把它们看成是增减,不同的是,这些增减的含义还要看会计要素。
那六要素还记得吧?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还有收入、费用、利润。
资产类、费用类,增加了就是“借”,减少了就是“贷”。
比如刚才说的现金和银行存款,收到了现金,现金是资产类科目,借方表示增加,而银行存款也是资产类的科目。贷方表示减少。
刚才是把现金存到银行,现金减少了,银行存款增加了。就是借“银行存款”,贷“现金”。
收入、利润、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正相反,“贷”表示增加,“借”表示减少。
日期:2010-01-18 21:56:07
举个例子:老板宴请客户花了800元的招待费,拿到出纳那儿报销,然后做分录:
借:管理费用——招待费 800
贷:现金800
这是会计考试时列出的业务形式,叫分录。把分录记在账上就叫记账凭证。
看这笔业务,现金花出去了,也就是减少了800元,现金是资产类的科目,减少用“贷”表示;同时费用增加了800,就用“借”表示。
而另外四个会计要素: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这里边的科目增加了用“贷”,减少了用“借”,跟上述两类要素正好相反。
再举个例子:出售一批价值2 000元的产品,收到支票一张。(税金忽略)
遇到日常经营收入,使用“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增加用“贷”表示;收到的支票,使用“银行存款”科目,增加用“借”表示,写出来的分录就是这样的:
借:银行存款 2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 000
这么一看,就知道了收入增加了,银行存款也增加了。
日期:2010-01-18 21:57:09
再来一题:用支票还给A客户一笔前期欠款50 000元。
付款,是“银行存款”减少了,这笔钱原来挂在“应付账款”里,“应付账款”是负债类科目,换款,也是减少了,用“借方”。
借:应付账款——A客户50 000
贷:银行存款50 000
如果原来应付账款——A客户的余额是贷方50 000元,那么记完账后余额就是零了,说明不欠款了。
你发现没有,在每一笔业务里,都有一个借一个贷,不管借还是贷,双方的金额都是一样的。这就是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关于“借”和“贷”你理解就行了,至于怎么处理账务是会计的事了。
日期:2010-01-20 17:03:02
我发现这里进来几个学财务的,这个帖子是专门给老板看的,就像刚上学的只能从1+2讲起吧,小学毕业了再进来肯定是走错门了。
到目前为止,这个帖子发的都是会计的浅显知识,基础得不能再基础了,被大家公认为“扫盲贴”。目的是让老板对会计有个印象,谁见过老板直接去记账的?所以没必要学那么深,如果哪位有要求你说话:)
这之后的内容有——介绍税金,然后是会计报表,还有财务分析,最后是财务管理。十米长征才走完两步。
我想在这里跟各位老板有个沟通,看看大家还想知道什么,我会用我掌握的知识尽量满足你们的要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