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8-13 0:08:00
——创业者必须熟知的100个铁律
前言
忙忙碌碌,不知不觉中,从事咨询职业已经有五年多的时间了,自己也从一个新兵逐渐成长并最终走上了创业之路。期间的艰难曲折虽没有当红影视作品中主人公那样富有传奇色彩,但也在千折百回、痛苦针扎和不断反思中慢慢有了自己的体验。对待自己知道的大大小小创业者,也经历了狂热崇拜、盲目鄙视,到客观认识、理性评价,再到换位思考、与之神交的过程。
在创业的滚滚洪流中,总会不断有明星涌现出来,总会不乏年轻才俊,他们耀眼的光环也总是给我们带来希望和激情,他们传奇般的经历更是越传越神,被追随者津津乐道。一个难以回避的事实,古往今来,无论任何行业和事业,成功者的比例都不会太高,他们的背后都是数以万计的累累白骨。“一将功成万骨枯”,不光适用于战场,在商海同样也是百跌不破的真理。作为明星背后陪衬者,他们遭受着各种各样的煎熬,之所以没能像前者一样万众瞩目,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是战略上有失误,有的则是方法不当,有的是手中资源与环境匹配程度低,有的则是是时运不济,抑或小富则安,等等。然而,毋庸置疑的是,只要是有过创业经历的,像进入实战状态中的士兵,几乎百分之百的都曾奋命拼搏过,因为都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也正是如此,在战场上牺牲或伤残的士兵们,同样受到自己战友发自内心的尊重,虽败犹荣。基于相同的理由,我们应当敬重每一个正在创业的和曾经创业的人,而非以成败论英雄。
受所从事职业的影响,虽然本人并不专门从事项目研究,但还是经常会接到朋友们每种各样的来电,和登门拜访,咨询一些创业和项目选择方面的问题。几年下来,不经意间这样的案例已有数十起之多。为了应付更多这样的场面,笔者不得不对自己所关注领域众多企业的新项目运作情况进行长年观察,对咨询过自己的创业项目跟踪研究。在这些长期关注的鲜活案例当中,除了朋友们的中小初次创业项目外,还有不少成熟企业新项目运作,跨国公司在华开拓业务的个案。正是这上百个动态跟踪中的企业或项目,给本人的创业研究带来了丰富的素材和养分,不断激发灵感。在案例解析与创业实践的持续结合中,自己的商海悟道也日趋走向深入,本书所要呈现的就是笔者领悟到的点滴心得。
对于创业者而言,每一分钱,每一份资源,都弥足珍贵。每当看到朋友们在创业中走了本不该走的弯路,花掉很多本该省下的冤枉钱的时候,我的心头就犹如滴血,万分伤痛。越是这样,我就越感觉到非常有必要将自己的心得记录下来,并使之系统化,与更多的人去分享。本书在更大程度上讲的是,如何在自己能够掌控的范围内,规避掉创业过程中的一些风险,促使成功概率更高。也许本书并不能告诉您创业如何成功,但还是会让您明白怎样避免烧钱,使得资源配置更有效率。
尽管本书的主题是创业,但书中的创业与人们通常理解的创业有着很大不同,不光指的是一张白纸上的初次创业,还包括成熟企业新项目运作,和大型企业在新区域拓展市场,是一个“大创业”概念。创业研究博大精深,本人勤奋有余、智慧不足,所能领悟的也只是沧海一粟,且未必正确,权作抛砖引玉,以资先辈与大师们笑评。
庚寅岁七月初二日
日期:2010-08-13 00:09:12
001
铁律之一:任何项目都有导入期,在开始真正实现盈利之前,所需投入往往要远大于最初预想,创业者必须有足够资金来确保能够顺利度过这一阶段,如果不能有效做到这一点,前期无论投入多少,都将有去无回,石沉大海。
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但更易被创业者忽略,甚至不少令人艳羡的老板都难避覆辙。有很多朋友一年下来的收入也就RMB两到三万元,按夫妻二人同时上班进行计算,年家庭收入大约在5、6万之间,虽然居于二三线城市或者是县城,消费水平相对要低廉的多,但总是感觉手头紧张,一月之中人情往来稍微多些,经济上便捉襟见肘。同时不时看到左右临坊、亲朋故旧当中谁谁谁又买了房、添了车、换了家电,到海南旅游了一趟,心里也不免上下翻腾,隐隐作痛,虽有攀比之想,奈何囊中羞涩,自然少不了眼睛红红,胸中发堵,反省几日。更有人到中年之辈,上有老下有小,父母看病,小孩上学,月月房贷,物业水电,压得喘不过气来。看看周遭人中,原来脑子没有自己好,学习比自己差,家庭背景相当一般,倒也有几个比自己发展得好,现在顺风顺水,手头阔绰,出入宝马香车的。于是最终狠一狠心,选择了一个项目,开始了创业历程。
日期:2010-08-13 00:12:25
然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很多项目看上去不打眼,但当你真的去运作之时,发现前期需要投入的成本并不低。就拿开个服装店来说,小的县城一年房租1-3万,二三线城市一年4-8万,一线城市稍好一点的地段得10万以上,简单装修2-3万,水电暖气物业费五千到八千,如果雇人经营还得加上近2万的费用,即使成本再低,当年需要的投入至少也不会低于3万元。这还没有考虑所需要的流动资金,以及可能面临的房租暴涨等因素在内。
对于很多有钱人来说,3到5万根本就算不了什么,但对于并没有多少积蓄的工薪阶层而言,这基本相当于他们一年个人或者是家庭的收入。这就意味着,绝大多数人在进行创业之前都面临资金短缺,不得不向亲朋好处四处拆借,他们的预算是建立在非常脆弱的平衡之上的,需要当年基本实现收支平衡,第二年能够回本。换而言之,大多数人的创业,在财务上只能充许当年就获得成功,支撑不了更长的导入周期。
日期:2010-08-13 00:15:57
令人遗憾的是,几乎所有的初次创业者,都对自己的项目充满信心,盲目乐观,认为当年就能打开局面,至多一年半的时间,在资金上也没有充分的准备。按照项目运作规律,即使前期构想的再好,项目再切合实际,考虑的再周密细致,项目和市场之间的磨合都不可避免,导入期一般也得两年左右的时间,甚至更长。更长的导入期,在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需要追加更多的资金,否则,原有的投入就成了沉没成本。此时此刻,这些人才真正体会到了“钱到用时方很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日期:2010-08-13 00:20:06
当然,从项目运营角度来看,钱多有钱多的运作模式,钱少有钱少的操作方法。如果可动用的资金本来就非常有限,非要雄心壮志,玩一个大手笔,无疑是自讨苦吃。有个朋友在中关村卖显示器,几年下来,倍感竞争激烈,疲惫不堪,就想转行该做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小杂粮,认为该领域前途甚广。他准备投入五十万资金,在位于自己居住的北京海淀某高档小区租一商铺运作此事,走节日礼品市场。商铺房租一年下来就达14万,这位朋友还想进入连锁超市网络,以实现销量上的快速提升。笔者听后笑了笑说,如果换成是我,绝对不会这样去操作,每个超市都要进场费、上架费和促销费,而且都有账期,需要自己垫付大量资金,五十多万,看上去数目还可以,倘若按照你的思路去做,什么还都没有做,钱就已经枯竭,没等产生任何效果就弹尽粮绝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