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戈铁马,乱世中的刘宋帝国》
第23节

作者: 命运之音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2-06 10:32:19

  元嘉往事_2
  说完了荆州咱们说益州,这个益州刺史刘道济是刘粹的弟弟,刘粹咱们前面提过,谢晦造反的时候,他去断过谢晦的后路。
  这个刘道济典型的混用之臣,他宠信他王府的长史费谦、别驾张熙等人,损害正常治理,祸害百姓,肆无忌惮的搜刮民脂民膏。
  俗话说,有因必有果,又邪恶必然有正义,有昏庸之官必有暴动之民。
  他设立官营的冶铸机构,禁止民间冶炼铸造,而用高价出卖铁器,造成商人失业,百姓怨声载道。
  此时有一流民,名为许穆之,后改名换姓,自称司马飞龙,说自己是是东晋皇室近亲,投奔了氐王杨难当。
  看到这大家应该就看出了写门道,为什么说是东晋皇室呢?想造反呗,杨难当也是唯恐天下不乱的主。

  其利用益州的民怨,借给了司马飞龙一支精兵,让他率军进犯益州。
  司马飞龙也继续在蜀郡招兵买马,不久后,便集结了一千余人,并且向巴兴县城进发,巴兴县城不堪一击,司马飞龙杀死了巴兴县令。有趁势发动攻击,驱逐了阴平太守。
  刘道济见情况不妙,立即派军队进攻司马飞龙,由于实力悬殊,司马飞龙全军覆没。
  此动乱算是暂时平息,可是由于刘道济这个巨贪并未停止搜刮,所以司马
  飞龙之后,赵广等人也掀起大旗子。

  其实自古以来的叛乱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只要有个带头的,从此以后叛乱就会此起彼伏。
  刘巨贪平定了司马飞龙以后,准备任命五城人帛氐奴、梁显为参军督护,可是长史费谦坚决反对,所以暂且作罢。
  帛氐奴见到费谦挡了他升官发财的路,心里很是气氛,于是一个想法涌上心头。
  过了两天,帛氐奴叫来了他的同乡赵广,干什么呢?造反。
  他和赵广人也与密室研究策略,相互勾结,并且煽动县民,对外散步谣言,说司马飞龙仍在阳泉山中,聚众几千人,正准备进军广汉。于是百姓信以为真,纷纷投靠帛氐奴等人。

  刘道济听说帛氐奴叛变,便立即派参军程展,治中李抗之,率领五百人攻击,战败,二人双 双阵亡(我有点怀疑他们二人是不是和刘道济有仇,竟然就给他们五百兵,拉过去不就是炮灰)。
  巴西人唐频见帛氐奴起兵,立即响应。赵广等人又进攻涪城,击败了宋军。
  于是,涪陵、江阳等郡的太守都望风而逃,弃城而走。
  随即叛乱规模扩大,益州境内的土著和外地侨民,一时间揭竿而起,益州越来越乱。
  赵广人见势力越来越大,便集结部队进攻成都。
  刘巨贪见敌兵势大,并且士气正盛,只好绕城防御。

  就在这个时候,叛军那头出了问题,所有的人都是听闻司马飞龙的名号来的,
  可如今集结了这么久,却看不到司马飞龙这个首领,于是都各自打算散伙。
  赵广听说后大为恐慌,无奈之下率领三千人和迎驾的仪仗队前往阳泉寺,声称迎接司马飞龙。
  司马飞龙真的还活着么?不,真的没有假的有啊。
  到了阳泉寺后,赵广对阳泉寺的一个道士程道养说:“只要你自称是司马飞龙,就可以稳享荣华富贵,否则就难保你项上人头。”

  程道养一听这话,就被吓傻了,惊慌失措之下,只得应允。
日期:2012-02-07 09:40:39

  元嘉往事-3
  于是,赵广就说程道养便是司马飞龙,并将其推举为为蜀王、车骑大将军、益梁二州州牧,并且改年号为泰始,设置文武百官。并且任命程道养的弟弟程道助为骠骑将军、长沙王,负责镇守涪城。此外,赵广、帛氐奴、梁显也都任将军,拥奉着程道养返回成都。

  有了司马分哦龙这个招牌,很快,四面八方前来投奔的百姓多达十余万人,把成都围得是水泄不通。
  赵广等派人送信给刘道济说:“只要你交出费谦和张熙二人,我们一定自动解围。(大家不觉得眼熟么,这个情景,都用这招,汗。。。。)”
  刘道济派城里的中兵参军裴方明、任浪之二人咽不下气,分别率领一千余人出城迎战,结果都是惨败而归。
  但是裴方明并不气馁,再次出城进攻程道养的大营,结果大破叛军,然后还纵火烧了叛军的大部分军用物资。
  叛军将领杨孟子率领一千余人屯驻城南,刘宋参军梁俊之此时镇守成都南城城楼。梁俊之写信劝说杨孟子归降,那是一阵威逼利诱。结果杨孟子向刘道济投降,进城见到刘道济,刘道济暂时任他为主簿,并约定了日期,共讨叛军。
  赵广得知了杨孟子与刘道济勾结,赵广还没怎么样,杨孟子到时吓得要死,尽然不战而逃,带着他手下逃进晋原。
  晋原太守文仲兴见杨孟子来便十分欢迎,并决定与其共同抵抗固守城池。
  赵广派帛氐奴进攻晋原,没用多久便攻破晋原城,文仲兴、杨孟子先后战死。裴方明抓准时机,再次出城,数次战斗之后,终于打败了叛军。

  叛军被冲击的四处溃散。程道养只得集结残兵败将七千人,回到了广汉,赵广也另率五千余人,返回涪城。
  当初,别驾张熙建议刘道济出售仓库里的粮食,结果从九月底叛军开始包围成都城算起,一直到十二月,储存的粮食被全都吃光。
  无奈之下,裴方明率二千人出城寻粮充饥,接货遭遇叛军,并且被打败(情理之中,饿了好几天了,哪有力气打仗)。
  打到最后,只有裴方明一个人单枪匹马得以生还。

  叛军趁着刚刚取胜的士气,再度聚集围城。
  裴方明在夜色的掩盖下独自逃到城下,守城的士兵见到是将军回来了,立马用绳子把他接回到了城里。
  刘道济听说裴方明回来了,立即为其准备饭食,裴方明见状痛哭流泣,不能下咽。
  刘道济对其说说:“你这样哪里是个大丈夫,一次小小的败仗,不值得如此沮丧!敌人的势力已经开始衰落,朝廷的救援大军马上就要开到,你能活着回来,就不必担心敌人不败了。”
  于是,刘道济从自己的亲兵中挑选除了一部分交给裴方明指挥。
  此时的叛军在城外四处扬言,企图动摇守城军的军心,声称“裴方明已经战死。”
  裴方明就相当与整个守军心中的支柱,如果这个支柱倒塌,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就几乎一点没有了。这个谣言被传的沸沸扬扬,恐慌的情绪开始在军中蔓延。
  刘道济听说军心不稳,就在当天夜里,命人点燃一排火把,把士兵都叫来,然后让裴方明出来与大家相见。
  这样,城中的军心才渐渐安定。

  刘道济到了这个时候,也不在乎那些财物了,毕竟钱财乃身外之物,于是把全部的钱财都放在北射堂,命裴方明负责招募新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