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不干的汉史在落泪》
第35节

作者: 煮史问道
收藏本书TXT下载
  第二路由轻车将军公孙贺所统领的一万人马居然出塞之后连匈奴的影子也没见着,无功而返,顶多算是一次野外长途拉练吧!
  从当时其余三路兵力的战况来看,公孙贺是幸运的,因为他钻了个空档,其余三路主力都分担了匈奴主力,所以他才毫发无损地拉练了一回。
  第三路由代地出兵的骑将军大中大夫公孙敖运气就没公孙贺那么好了,因为他也遭遇了匈奴主力部队。
  但是公孙敖不仅运气没有公孙贺那么好,拉练不成只能实战,但是其指挥才能也远远不及卫青,因为他所统帅的一万骑兵被匈奴敲掉了七千,仅剩三千人马能突出重围兵败逃回边塞,公孙敖的这一路算是兵败,但好歹也能带回三千人马,这也实属不易!
  第四路是李广的一万骑兵了,李广的情况将比公孙敖还要糟糕!因为他也遇到了兵力数倍于自己的匈奴主力,尽管李广能站善战,但终于也是寡不敌众,弹尽粮绝(箭都射完了),全军覆没!
  对于李广而言,最糟糕的情况并非全军覆没,而是身为将军的他居然被匈奴给生擒俘获了!

  当然,李广之所以没能战死沙场,而被生擒这还得感谢匈奴!
  因为,身为三朝老将的李广原本就在匈奴那边享有盛誉,匈奴人送其绰号“飞将军李广”,所以当匈奴主力得知被围困的正是李广时,匈奴王单于下令:务必生擒李广(得李广必生致之)。
  现在匈奴借助优势兵力居然全歼李广骑兵部队并生擒了飞将军李广,可想而治,匈奴人该有多么兴奋!于是,匈奴兵富有创意地将已经受伤的李广安置于架设于两匹马之间的吊床上,一路哼着小曲地得胜归巢而去。在匈奴人看来,李广已经是煮熟了的鸭子,是飞不了的!
  但是,匈奴人遗忘了一点:人家李广可是飞将军!飞将军是可能飞走的!
  飞将军就是飞将军。

  躺在吊床上的李广一路装死,以麻痹匈奴,并在装死的过程中侧目斜视观察身边的任何动静,准备瞅准机会就逃。
  躺在吊床上的飞将军谋划好逃跑的动作之后,抓住机会突然一跃而起,直接撞翻身边骑马的匈奴士兵,并夺走其马匹和弓箭,调转马头、双腿紧紧夹住马肚子,策马疾驰飞奔而去!
  当匈奴人反应过来了,意识到煮熟的鸭子,的确已经飞走了之后,立即统领几百名匈奴士兵也策马追击李广!
  跨上马背的李广已经是如鱼得水了,几个漂亮的回体转身,弯弓搭箭射杀几名跑在前面的追兵,匈奴人也就只能望洋兴叹了:煮熟了的鸭子终于飞了!
  至此,四路大军的战绩交代完毕,下面让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和分析,看看这一战的意义与汉武帝策划此战三项目的的达成情况。
  日期:2012-02-02 12:04:59
  第五节 首次出塞征讨匈奴(续三)

  至此,四路大军的战绩交代完毕,下面让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和分析,看看这一战的意义与汉武帝策划此战三项目的的达成情况。
  打酱油的公孙贺就不用多说了,人家这次运气好,只是去塞外打了一壶酱油。
  大家只需要记住这人就成,因为在并不遥远的将来,他将含泪冒死出任了汉武帝的丞相。
  李广和公孙敖之所以会惨败,那是因为他们遭遇的都是匈奴本部主力,因为他们所进军的山谷以西至云中的这一阴山山脉众多的山谷地带,就是匈奴本部主力所在的位置。
  回朝之后,李广和公孙敖都被兵败被判死刑!

  好在在那个年头是可以拿钱赎罪买命的,所以李广和公孙敖分别交钱赎罪,削职为民,暂时淡出朝廷了!
  当然,隐藏于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还在于,汉武帝不想让李广和公孙敖去死,但是又必须严明军纪,所以整了这么个奇异的招法:交钱赎罪,削职为民!
  不杀,就就意味着李广和公孙敖还将会被启用,让其交钱赎罪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留下一条命,那是为帝国储备人才!
  藉此我们也能窥见汉武帝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娴熟驭人策略!
  是的!

  曾经的少年天子已经成熟了!
  而卫青之所以能取胜,一方面是因为李广和公孙敖牵制了匈奴主力,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卫青攻击路线恰逢匈奴本部与匈奴左贤王交接地带,所谓的左贤王也就相当于西汉的诸侯国地位。当然,即便卫青所遭遇的匈奴主力非本部主力,其兵力也一定远远大于卫青的一万人马,所以我们不可怀疑军事天才的指挥实力!
  至此,汉武帝所谋划此战的三项目的达成情况我们也就一目了然了:
  其一、试探一下匈奴到底几斤几两,为后续军事行动作铺垫;
  经此战测试表明:匈奴不是豆腐,不太容易对付,不是一万骑兵就能搞定的。
  其二、藉此发现和识别出在日后可以全面担当大打匈奴的军事统帅将领;
  经此战测试表明:将军卫青的军事才能是堪当重任的。

  其三、西汉是有军事实力出塞征讨匈奴的,实现天下大一统将拿匈奴祭旗,大打匈奴这条军事之路是可以用千军万马踏出来的!
  既然试探性的首征匈奴已经让汉武帝对大举打击匈奴有了一个明确的分寸,那么剩下的事情就是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吧!帝国之梦,就在不远的前方,貌似抬头就能看到、伸手就能摘下!
  日期:2012-02-03 09:15:52
  第六节 来自匈奴的报复
  【试探性地报复】

  被汉军冲击后的匈奴万分懊恼!
  七十多年以来,西汉向来都是送钱财、送粮食、送布匹、还送来中原贤惠漂亮的美女、而且还是高贵的公主,现在居然反了!不仅不再送了,而且居然还冲出了边塞,杀到了自己的地盘上来了!
  更严重的问题是,“国际贸易”居然也终止了!
  那以后上哪儿去弄盐?
  上哪儿去搞铁和铜?没有铁和铜,拿泥巴捏兵器?
  上哪儿去弄丝绸和布匹(羊毛衫技术,当时匈奴尚未掌握)?
  既然西汉撕毁了国际盟约,那休怪我匈奴不客气了,复仇!必须再一次象当年白登之围那样将西汉打趴下,否则这以后的日子都没法过了!匈奴祖宗八代的脸不能在这一代被丢干净了啊!
  复仇的种子被植入了匈奴的脑海和血管!

  复仇!
  这是必须的!
  从来不曾打过酱油的汉武帝,岂能不知道匈奴会前来实施报复性的烧杀抢掠?
  汉武帝一定是知道的!
  既然知道了,那汉武帝应该是做足了准备工作,在边境布下重兵,匈奴来一个灭一个不就行了吗?

  这是你我的想法!相信大家都这样想,都这么认为!
  但是,我不得不说,这个想法是错误的!
  下面让我们用历史思维简要地分析一下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很重要,我们得为后文解说汉武帝动手解决边境问题打点基础。
  对于西汉帝国而言,从物产的角度来说,基本上就是南方产粮、北方产狼。
  如果在北面的边境大规模驻军,那么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就浮出水面了:驻军大部队粮草长期稳定供应是个问题。

  粮草只能从内地调运至北方,那么怎么运呢?
  空运?
  那时候空中飞的只有鸟……
  水运(漕运)?
  对不起,我们国家的河流都是“大江东去”,没有“大江北去”,至于唯一的那条“大江北去”的京杭大运河,那还得等上好几百年才有人拍板开挖,所以南粮北运的漕运方式也不可能了。
  现在唯有一条道了:陆运。
  以当时的条件,陆地运输的工具只能是马车、牛车、或许还有骆驼车吧,外加押运粮草的大部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