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匈奴三万大军入侵,汉文帝派出了六路大军去抗击、防备匈奴,结果还没开战,匈奴眼看会吃亏,扭头就跑了。
在这次抗击匈奴的战争中,虽然还没有来得及交锋匈奴就逃离了,但是汉文帝在视察军队的过程中,还是发现了一名军事天才:周勃之子,少年将军,周亚夫。
此次战事结束之后,汉文帝就提拔周亚夫为中尉(九卿之一),并于家驾崩之前将周亚夫推荐给了太子刘启(汉景帝):“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如果国家发生了危乱之事,周亚夫是可以统兵的真将才)。”前文已经多次提及周亚夫,但是周亚夫真正登上西汉帝国的政治舞台,那是汉景帝时期的事情,我们在后文将细述这位西汉名将。
虽然汉文帝与匈奴的战争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但是这里面却看到了汉文帝极为克制、以及克制背后隐藏着的强大的一面。下面我们分别解析一下,克制和强大都藏在哪里?
在这三次抗击匈奴的战争中,汉文帝每一次都能优势兵力轻松地击退匈奴,足见以当时的情形,汉文帝完全可以象其孙子汉武帝那样,长驱直入地深入匈奴境地剿灭匈奴的有生力量,但是汉文帝却没有这样做。每次都叮嘱统兵将领,击退匈奴就收兵,不要追杀到匈奴的地盘上去。
丝毫不用怀疑,汉文帝对匈奴的入侵也是有着咬牙切齿之恨的,否则不至于想要御驾亲征。
虽然汉文帝对匈奴也是有着咬牙切齿之恨的,虽然每次都能成功地将匈奴驱赶出境,但是汉文帝还是保持了极度的克制,没有因为非常痛恨匈奴而开启全面开打的大规模战争,没有因为有兵力优势而拍脑子命令将领深入追杀匈奴,而且还于战事完毕之后,还主动修复双边关系,继续走和亲之路!这些无不彰显着汉文帝极度冷静与克制的一面。
那又是什么原因促使汉文帝在对匈奴作战这件事情上如此冷静和克制呢?隐藏在其背后的强大又是什么呢?
作为汉高祖刘邦的下一代,汉文帝刘恒亲眼目睹了西汉建国的艰辛,他看到过父亲刘邦创建了西汉国家之后,各地战乱并未停息。同时,汉文帝刘恒他更知道西汉帝国从秦王朝开始直至汉惠帝为止,战乱从不曾停息,战争已经给这个国家带来了不堪重负的千疮百孔,一切都亟待建设,虽然在自己手上帝国得到了发展,但是这远远还没有到自己想要的那种境界。所以,必须克制、必须冷静,能避免战乱就避免战乱,所以对于入侵的匈奴而言,能驱赶出去就行了,没有必要为此而将帝国再一次拖进无休无止战争的万丈深渊!
透过上述分析,我们看到的一定是汉文克制和忍让背后的强大!当国家强大之后,匈奴骚扰边境、入侵中原的问题一定可以得到彻底解决。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历史的证明,后世汉武帝之所以能发动大打匈奴的大规模战争,那是因为文景之治让西汉帝国有了非常强大的根基!
汉文帝刘恒不仅在在对外敌匈奴的战事方面,按照自己既定的治国路线,保持了极度的克制,而且在对内平息反叛方面,也保持了克制,彰显了其无比强大的一面。
日期:2012-01-13 16:09:47
【刘长谋反】
汉文帝六年(公元前174年),淮南王刘长谋反,关于淮南王谋反这一历史故事也颇具幽默,因为淮南王谋反之前就气焰嚣张,但是其谋反动作尚未来得及实施就破产被抓,谋反从来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尽管汉文帝对淮南王刘长很是宽容,免了他的死罪,但也废除了其王位,并被判流放。结果,在流放途中,个性十足的淮南王刘长绝食自尽。
在交代其谋反过程之前,我们还是先来认识一下这位个性十足的、颇具传奇色彩的淮南王刘长。
当年刘邦在巡视诸侯国,来到诸侯国赵国的时候,赵国的赵王张熬(鲁元公主的老公,刘邦的女婿)很细心照顾了一下岳父大人――高皇帝刘邦,他从自己的后宫中选了位美女献给了刘邦(这算怎么回事?!)。
这种送上门的一夜情,刘邦自然笑纳,可偏偏就是这一夜情居然播下了龙种。赵王张熬也是个精明人,他为刘邦临幸过的这位美女单独修建了一座后宫,并从此就将美女留在该后宫,意味着该美女只属于刘邦了。
但是很遗憾,不久之后,张熬下面有人居然吃了豹子胆策划了行刺刘邦的阴谋,想要篡权,结果败露。于是赵王张熬被废,其家室统统下狱,包括那位刘邦临幸过的美女(因为她也算是张熬的人,曾经是张熬的后宫佳丽)。
下狱时被刘邦临幸过的这位美女已经怀孕了,但还在气头上的刘邦没理会这件事。于是美女开始向辟阳侯审食其求助,因为这个辟阳侯审食其不仅是刘邦的手下的老革命,而且还跟吕后关系相当融洽,当吕后临朝时他曾经做过西汉帝国的左丞相。
辟阳侯审食其虽然向吕后汇报过这件事,但是终究也没能救出美女。
不久之后,刘长就在狱中出世了,孩子生下来之后,美女就自杀,当刘邦亲眼见到自己的龙种刘长时,也后悔了,但是刘长的母亲已经自杀身亡了。
此后,刘长就交给了吕后抚养,事实上刘长也得到了吕后的照顾,这倒不是吕后有多善良,而是因为刘长他妈曾经也是自己女婿张熬的嫔妃这层微妙而特殊的关系。
汉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刘长被封为淮南王。封王之后,长大懂事之后的刘长记住了一个人:辟阳侯审食其。
当吕后去世,刘恒被拥立为汉文帝之后,刘邦的八个儿子中,尚还健在的也就汉文帝刘恒和淮南王刘长。
如此看来,刘长的确是有造反的胆子,但问题是刘长严重缺乏造反的脑子。
汉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猛哥刘长进京朝见天子的时候,顺手干了一件大事:报仇,杀了辟阳侯审食其。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此时距离刘长记住仇人刚好十年。
刘长报仇的形式也极为夸张,正所谓明人不做暗事,人家刘长根本就不玩暗杀那一套,而是大摇大摆地拜见辟阳侯审食其。当辟阳侯审食其出门迎客的时候,刘长拿出了大榔头,直接锤杀了这个仇人。
杀完人之后,刘长立即就去找汉文帝谢罪。看似没脑子的刘长此时则显得非常聪明,他一口气给辟阳侯审食其列举了三桩罪:其一,当年没救自己母亲;其二,吕后在杀刘邦儿子们的时候,他没有出面阻止;其三,吕后在大面积封吕家人为王为侯的时候,审食其也没制止。所以,辟阳侯审食其就该杀!
刘长在天子眼皮底下杀人,汉文帝虽然是火冒三丈,但却也还是保持了极度的忍让和克制,宽恕了淮南王刘长。
隐忍和宽容是需要胸怀的,是成大业、做大事的基本要求,文帝选择了隐忍、选择了宽容,所以“文景之治”才能至今让人静静乐道!
文帝隐忍了、宽容了,但是刘长却得寸进尺,进一步登鼻子上脸,开始折腾了。
汉文帝六年(公元前174年),有胆子没脑子的猛哥刘长就开始闹腾了,在自己的诸侯国内驱逐了朝廷委派的官员,明目张胆地驱逐。
不仅如此,他还将自己淮南国的宫殿打造得堪比长安未央宫一样豪华和气派,进进出出的也是大排场、大场面,俨然一副天子派头。除此之外,还否定了西汉的法律,制定了诸侯国自己的法律,造反二字已经刻在了脸上了,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汉文帝对于弟弟刘长的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按照他的行事习惯委派薄昭(汉文帝的舅舅,是汉文帝的长辈,那么也算是刘长的长辈)给刘长写了一封长长的书信,赤裸裸地告诫刘长不要瞎搞!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