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人生 —— 一个菜鸟程序员的5年职场路》
第56节

作者: 花8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业务组的PL恐怕更是重要,因为业务组在人力投入上充分体现了破釜沉舟这个词——将一半甚至一多半的人力都投入到这个项目中,剩下的人又基本都纠缠在维护从前版本上,这样的话就说一点人力储备没有,一点没有打算留着人力再开其他的版本,这对一个平均每年开四个版本的产品来说决心不可谓之不大。
  业务组在这个项目的人力投入比例也非常巨大,已经占总人力的60%,最终将达到30至50的规模。虽然究竟是30还是50老巩心里也没有底,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就算是30人那也将是个非常庞大的团队。任何项目或者任何资源组都没有达到这个人数,怎么管好这么多人,怎么能把工作合理分配,这都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李茂川就是老巩精心挑选的PL人选,斗争了许久的人选,更多是无奈的人选。BAR说不上高手如云,也有不少蠢蠢欲动的人,说找不出几个备选方案肯定是托辞。黄大仙就主动请缨了好几次了,但是老巩不肯答应他。
  要说黄大仙各方面都算合适,年纪大行事稳重,又有工作热情,最主要的是在V7上栽过跟头,这是多么难得的经验啊。可是老黄张嘴就跟老巩说,我觉得要想让我施展开拳脚,就一定要有这30个人的考评权,只要我有这个权利,我一定能带好!
  老巩鼻子没气歪了,心想,这个官迷,怎么又扯回这个了,上次就想把V7这班人单拉出一个组来,这次更狠,想把这30多人都拉出来。老巩就说老黄对V7很重要,轻易不能离开。
  就这么打发了老黄。
  最终人选定在李茂川身上是因为李茂川有老黄几乎所有的优点,年纪大稳重,虽然工作热情方面不太明显,但是那是因为他几乎和老黄一样老资格却一直郁郁不得志的缘故,老巩跟他一宣布由他出任V8的PL,他的眼睛瞬间就点燃了,激动的在椅子上来回圈腿。另外李茂川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和所有的领导走的都不近,管理上没有经验,老巩容易把自己的管理经验灌输给他。

  很多人身居底层经常站着说话不腰疼,就好像董延明,他们总觉得领导自己的人如何草包,管理不好,如果是自己来那肯定要略胜一筹。其实老巩这类身居高位的人也会有类似的毛病,不过他们是向下,他们会觉得他们下层的管理者管理手段粗鄙简陋,如果他自己来,那肯定会大胜几筹。
  秉持这样的原则,李茂川坐稳了V8PL的宝座,他坐的很稳,总是面带微笑——从前他看到董延明这类新人是不打招呼的,现在居然也会喊董延明一起吃午饭。
  他的表现无疑是一个大人物的表现,所以董延明怀疑他把老巩某句话当真了,觉得自己真的功成名就了——“你们是什么人,是V8的缔造者,V8是什么是BAR的明天,是华为的明天。你们今天努力、流汗、拼搏,明天你就的名字就刻在BAR的丰碑上,就写进华为的历史中……”
  V8的项目一开始就是讨论系统架构,林左提出的仅仅是一种实现方向,落实还是要靠这波底层工作人员。头一个星期是大家自己设计方案,然后再汇总讨论,董延明这类对软件架构没有概念的就,没事找事天天装作绞尽脑汁的设计方案,这么清闲了一个星期。
  第一个星期吴海波提出来一个方案,他这个方案刚起步就被大家拍死,设计细节不赘述,总之让大家觉得设计的有些无厘头。

  这时候岳小雄加入了董延明所在的业务组,也参与进了这次软件设计方案中来。
  岳小雄是BAR产品中一个模块home的人,也是名动江湖的传奇人物。
  据说home的普通员工一个项目能写3000行代码,他就能写10000行。这还不算,他到home工作了一年半,觉得现有的代码模式太过老旧,自己蒙头写出来一个新的框架,经过他的框架改良,速度提升不要紧,还把维护以及以后新增特性的工作量大大减少。通俗的来说,他的框架导致了home的大多数人的失业。
  老巩经常在大家面前称道岳小雄,说,这人就是放在哪里都会放光芒的那种人,交什么任务都放心的那种人,涨工资第一个想到的那种人……
  董延明他们习惯叫home这个模块“猴”,谐音有趣,也好记。岳小雄刚转过来的第一天,刚把电脑搬过来,小成跟董延明在远处指指戳戳说,瞧见没有,俺就是做猴的岳小雄。董延明赶忙跑过去就做出慕名拜访的样子,可是张嘴就喷出来一句,你就是做熊的岳小猴啊。
  说完俩人都愣了,最终勉强哈哈大笑握手了事。

  岳小雄正式搬过来没几天就写了一份BAR现行业务代码分析出来,由老孟发送给所有人,还加了注释“所有开发人员都仔细看看,看看什么叫行家出手”。
  这份报告把BAR的架构分析一遍,代码结构级别抛开不提,单把几个模块之间结构分析了一次,并提出了几个模块之间消息传递机制造成的整个系统速度的延迟。
  董延明看看文档,只有三页,还有好几张图,但是已经把问题说的清清楚楚了。董延明叹了口气,心想,我做了一年多了,还没把架构弄明白了,更不要说找出系统速度延迟的根因,这差距……没法说呀。程序员还是崇尚实力的群体,连半个回合都没有,大家看待岳小雄也肃然起敬了。
  高守为迎新送旧组织了一次欢迎聚餐,就是迎接岳小雄欢送小龙女这伙人,饭桌上总拿话点董延明,圈他去和岳小雄拼酒。董延明是个酒桌二百五,但凡有人叫阵从来不曾退缩过,更何况老大示意他更是肆无忌惮了。岳小雄倒是个豪爽的人,酒桌上你来我往也不落下风。
  一直到8点半大家要坐免费班车回家,这次聚餐才算结束。但董延明和岳小雄仍不过瘾,便拉着小蔡一起去百草园门口接着喝,结果在百草园门口遇到了部门秘书冯月MM,四个人坐下聊天。董延明和岳小熊见了女生更兴奋,结果一逞强就换成白酒。
  最终喝的岳小雄左手摸右手,脸却对着冯月说些色迷迷的鬼话,董延明拍着小蔡的大腿大喊,我们四野的战斗力就是比一野牛B。
  第二天早上董延明起床失去了一段记忆,完全不记得怎么回家的,谁付账也一点印象没有了。岳小雄也脸色不好,但他看董延明装的若无其事,所以对董延明的海量佩服的五体投地,俩人的关系就好像干柴碰到烈火一样,飞快如胶似漆起来。

  65 ——设计方案
  小刘不太和董延明一起玩了,他在第二次提交架构设计方案的时候提出了自己的方案,一时间风云变色,大家纷纷刮目相看,不过刮的两眼红肿也没看出来今日小刘和昨日小刘有何分别。
  和小刘一同提出方案的还有刘彻,但他的方案显然是在吴海波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所以很快就在大家一片嘈杂声中刘彻宣布自己的方案不用再讨论了。刘彻这人比较随和,笑嘻嘻的承认自己失败,然后警告大家,光会否认别人不行,老等着别人提方案然后自己否认这是失败者的表现。
  大家脸上都有些挂不住,毕竟自己也确实没有提出什么有效的方案。
  在这种情况下,小刘说他有方案,然后用ppt给大家讲解了一遍。

  大家先是沉默,董延明这类的人在挣扎“这家伙和我关系不错,要不要反对他呢”,小蔡这类在细细思考他方案中的漏洞,刘彻在跟杜贵锋询问这人是谁。
  最终师太打破了沉默,率先问出效率的问题,小刘自称说自己的设计首先保证的就是效率。师太就问说你怎么保证,小刘就这样这样的讲了一通。原来他使用了设计模式,又大量使用了容器,但最重要的还是在数据处理方面做的很大改进。
  师太面色凝重的看了看刘彻,然后说,你这个设计有点出乎我的意料,架构上的变化太大,这个……我们代码的风格一向是侧重C,你现在基本是要倒向C++,而且这么频繁使用STL,我怕有风险……
  小刘很激动的说,用STL有风险?用STL有什么风险!C++怎么了,代码里本来就是C和C++都有,我C你++这很正常嘛!
  小刘舌头打卷了,大家倒没笑话他,反而噼里啪啦的吵起来了,懂模式的吵模式懂C++的吵C++懂数据存储的吵数据存储懂协议的吵协议啥都不懂的就吵人品。

  吵了一个小时,大体上一屋子十几个人旗帜鲜明的分成三派,一派非常坚定的拥护小刘,这派人数比较少,只有一个人。一排非常坚定的反对小刘,这派人比较多,占了一半,剩下都是默默无语的中间派。
  如果不是下一波用会议室的人来敲门,可能还会继续吵下去。
  往办公室走的时候董延明安慰小刘说,没事,大家就这个操行,只能靠反对别人来衬托自己的英明伟大。小刘倒没什么特殊反应,只是抱怨大家平时太关注通讯协议,都不怎么关注技术,反对意见也提的驴唇不对马嘴,这他妈都算程序员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