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人生 —— 一个菜鸟程序员的5年职场路》
第7节作者:
花8 他所理解的构造函数就是与类同名的函数,析构函数就是在前面加了一个波浪线的函数,至于拷贝构造函数和赋值构造函数如果不是这道题他还以为《C++primer》里面写错了呢。他写不出来便空着,最后空了一大半把卷子给了吴博士。
吴博士看了看没说话就下班走了,董延明一脑袋问号。
第二天在董延明追问下告诉董延明,这份卷子只是个测试C++能力的题,没什么特殊意义,不是所里为了涨工资出的,仅仅是他偶尔看到了就拿出来大家分享一下。
董延明问自己多少分,吴博士不耐烦地说三四十分吧。董延明又问错在哪里了,吴博士更不耐烦地说没几个对的。
董延明想让吴博士给他讲解一下题目,吴博士说没空。董延明说有没有答案给他看看,吴博士说没有。董延明问吴博士能考多少分,吴博士挺了挺胸膛说,我也就八九十分吧。
董延明没话说了,便气鼓鼓的回了座位,半天没说话。他后来把其中几道题目发到了CSDN上寻求答案,有人回帖说,“这不是《高质量C++编程指南》的练习题么?”到此董延明才解开了这个谜团,并且开始阅读这本很薄的书。
看这本书的过程,董延明眼前一亮又一亮,后来他给自己的侄子推荐这本书,还吟了骚诗一首来表达这本书对他的冲击,“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举头红日平地起,五湖四海全一望”。
侄子听说又是上又是山又是红日又是五湖四海,顿时精神了,问道,“是不是我看懂了这本书我就什么都懂了,就无限牛B在险峰了?”
董延明默然不语,半天狠狠点了点头,心里却想,那这本书就该改名字叫《牛B秘籍》了。
董延明是个喜欢联想的人,他看到的春花秋月总会很主观。林博士的这本大作他看的时候之所以眼前一亮一亮的,是因为他的目光似乎穿越了这本书,看到了一个困扰他几年的问题豁然开朗了。
这就是他自己的前途——是否要继续做或者应该怎么做这份让自己身陷泥潭一般的职业,在看了这本书之后突然有了方向,就好像走到了山顶头顶一轮红日四海五湖尽收眼底。
其实从学术的角度来说,若说这本书是学术经典不如说更像一份公司内部的编程规范,但是它好在是出自林锐博士之手,然后这个博士呢又就职于上海贝尔实验室,那么这本书在董延明眼前呈现出来的景象便端的是天花乱坠妙雨缤纷电闪雷鸣牛B烘烘。
董延明顺着这个思路往下想,上海贝尔的一个牛人,他说这份题能及格便可以试着去上海贝尔,满分便要收他为徒,可是所有的题目中完全没有多么高深、多么流行的元素一如创造新的设计模式之类,那么就可以理解成他所看重的能力尽是些内存越界、代码的规范或者是写好构造函数,再进一步就是说,他不应该无缘无故的看重这些,除非这些基础性的知识在他们工作中的地位远远高于那些伟大的创造性知识。
那么也就是说,对于一名优秀的程序员来说高深的理论知识只是必要条件,充分条件是那些非常基础的知识,如果掌握了充分条件虽然不足以成为优秀的程序员,但是起码能成为一个上海贝尔那样的大公司里的普通程序员吧。越基础的知识越重要,这么简单的道理对于始终挣扎在泥潭里无法领悟编程这门技能的精髓的董延明来说无异于天国之音。
他想,好吧,虽然我有很多东西弄不明白,但是我能弄明白内存是怎么分配的,我能知道怎么写好看的代码,我搞懂这些就有抬头的一天了吧。
素质差,不能学会最牛B的那一部分也不是灾难,大多数地方需要的还是普通人吧。
上帝给你锁上了防盗门,还会给你开扇落地窗。小董想起这话就笑,看技术书居然看到了大学时代镜花水月的外企就在窗外,好吧,且不管是不是镜花水月,我就闭门推开窗前月,投石冲破水底天。
这一年已经是2005年了,小董虚岁25,在这之前或许有过困惑,听说程序员跟妓女一样吃青春饭也会恐慌,听说程序员跟钳工同一工种也会彷徨,在这之后便义无反顾了。
12 —— 位域
有一天龚明明在网上问董延明,“明哥,帮我看个东西,‘int a:2;’,这是个什么东西?”
董延明见都没见过,便问龚明明在哪里见到的,龚明明说是C语言里面的东西,似乎上学时候学过,还以为董延明作了几年的C开发会知道。董延明忙说自己有印象但是记不清楚了,如果是C语言里面的,他一定会想起来的。
他赶紧上到CSDN上发帖子询问,一分钟不到一个人就回复说,这不是位域么。
第二个人也很快回复,这那是位域,位域要在结构里。第三个人上来就骂,傻B连位域都不知道难道大学没上么?然后第一个人又回复第二个人说,我难道不知道要放在结构里么,难道不放在结构里这个语句不是病句么?之后第四个人出来回复第三个人说,骂人全家死。第五个人口气很平和说还是看看谭老的《C语言基础》吧,是一本很经典的书。
结果第六个人和第七个人都上来把谭浩强臭骂一顿,结果第五个人也忍无可忍破口大骂了。
一会的功夫董延明的帖子就血肉横飞硝烟弥漫了,董延明心想,你别看程序员天天外表木讷,内心还是很狂野的嘛。
董延明上QQ跟龚明明说,“明哥,我想起来了,那东西是个位域,要在struct里面用,就是表示bit。
太长时间不用,都快要忘记了。”
龚明明说,“位域?我听着怎么也耳熟?”
董延明漫不经心的说,“谭浩强那本书里就写过,你个农民。”
龚明明说,“你丫刚才翻书去了吧?”
“没有啊……”
“没有你那么慢回复我,知道还用想那么久!”
“很久吗?”
“废话。
你上了半个多小时了?有痔疮了?”
董延明憋了半天狠了狠心说,“有啊,不行啊。跟你口腔溃疡差不多!”然后便慌忙隐身了。
董延明回家就翻出来大学教材了,居然还崭新的,他迫不及待的从目录里找到位域,居然如饥似渴的看起来了。
他想起高尔基的那句话——我扑在书籍上,像饥饿的扑在面包上。从前说起这句话他只能联想到大一时候各个宿舍抢A片的场景,现在却觉得自己也有了这种感觉——被龚明明耻笑的效果也不下于高大爷的旺盛的求知欲望呀。
董延明看了那章居然还顺手把剩下的章节也都看了,除了嵌套那一部分有印象之外,剩下的章节大多数没有印象,要不就记错了记混了。
他后来看了一个电影叫《脑海中的橡皮擦》,他就想自己脑子里的怕是一筒修正液。
他一边看一边庆幸,自己做了两年程序员,分明毛也不会居然也能混到现在,居然也写了几千行代码。几年后,董延明终于给当年的自己找到了学名——埋雷手。
后来董延明把《C语言基础》看完了,觉得这本书其实把该讲的都讲了,他又把大学时的《数据结构》找出来看了,发现这本书也把该讲的都讲了。他所谓的该讲的,其实也只是他在网上曾经看到过的中规中举的面试题的知识点。他觉得认真读完了这两本书可以把常规的面试题都做对,他有些惭愧了,其实大学教科书也并不是他平日里描述的那么差劲。
后来他还从网上发现了一套华为的面试题,虽然不知道真假,他也看了。结果一边做一边笑,那上面的题目一部分可以从大学教科书上找到,一部分可以从林锐的那本书里找到。、
突然之间董延明心动了。
13 —— delete
董延明决定释放自己在研究所的内存,重新找个地方申请内存。他有这个想法成熟于05年初04年的春节。
放假前吴博士把研究室的人一个一个的叫去沟通室里沟通,每个人出来都面色如常,没有兴奋也没有抱怨,其实这不太像发年终奖时候应该有的情绪。
也许是时间消磨了人的锐气,也许是慵懒打散了人的勇气。
董延明领到了一千五百块钱的年终奖,笑容僵在脸上,吴博士似乎有些意外,“董啊,明年多做点贡献就上来了。”
从那一刻起董延明便决定了delete。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