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人生 —— 一个菜鸟程序员的5年职场路》
第4节作者:
花8 他越来越发觉自己被骗了,他居然跟桑军和董延明成了一类人,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就去华为了呢。
07年,董延明从华为离开,谈起华为文化来吐沫横飞,龚明明怯生生的问:“明哥,我要毕业那年就去了华为现在能混成啥样?”
董延明想了下,道:“03年也就是三万多号,我老大那样。当个PM或者大SE,能有几万股票,一年下来怎么也有30万差不多,你要混得再牛B那就不好说了。
哦,不对,咱们是本科生,估计你去了是进慧通,以你的白痴程度应该04年底转华为,搞不好是三万号的尾巴,混到现在差不多也能有几万股票,我觉得能接近20万……”
03年的龚明明不知道07年的龚明明的失落,所以他还是很努力的渡过了他的试用期,中规中矩的加了300块钱,他这时候他也会为了几百块钱很开心,似乎有了通向幸福的船票。
6 —— 兵器
最后来董延明的socket也没有整出来,这时候距离董延明毕业已经大半年了,他后来问吴博士那段程序怎么样了,吴博士淡淡的说,“我一个上午就写出来了。”董延明恨不得挖个洞钻进去。
不过他也算尽力了,他把primer那本书头100页翻的残破不堪,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古代流传下来的秘籍呢。
他还是弄不明白好多东西,指针是啥仍旧不懂,这个&符号到底是干啥用的,怎么头几页说叫引用,后几页又用来给指针分配地址,const到底是干啥的,那个“<<”又是怎么用的,为啥上学时候上机用printf,这本书里全都是cout,对了,吴博士用的又都是TRACE,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摁下去葫芦瓢又浮起来了。
董延明想去问吴博士又不知道从何问起,因为他发现他似乎什么也不明白。那时候电视台开播了李亚鹏版的《射雕英雄传》,小董看着李版的郭大侠倍觉亲切,看着被七怪暴打的小郭热泪盈眶,脑子浮现出一幅场景——春去秋来寒来暑往,数个年头过去了,董延明还没有看完primer这本书,董延明做不出来项目,董延明被吴博士辱骂,董延明被吴博士暴打……他喃喃道:“有话不能好好说啊,人家就是学不会嘛。
”
有一天小董去问吴博士,“有没有我能做的活给我做做?”
吴博士仰着脸,show出鼻毛说,“那你能干什么呀?”
小董赔笑说,“我什么都尽力做,就当锻炼我。”
“那不行啊,你要是做一块的话就必须作出来,不能让我等着你,你要到时间做不出来,别人就闲着等你。你明白吧?”
小董笑的眼睛都快挤到一起了,“我努力做,我要是不会我就问您。
”
“那不行啊,我也有自己的工作,我没时间教你啊,我要是教你我自己的工作怎么办?”
小董在办公室里枯坐了快一年,VC的界面熟悉的不行了,代码没看懂几行。与此同时,他的两个安答都能跟他吹嘘一番自己又完成了什么工程,他觉得自己快废了,他很后悔做上了程序员,他恨C++,他恨类,他恨指针……
转过年来,研究所在外面成立了一个公司,号称注资50万美金,要打造一个领先宇宙的医疗系统公司。公司成立之初,吴博士很热心的掺合,成立之后发现公司实际投入资金只有50万人民币,买了两个专业的医用阅读影像显示器就用了五分之一,顿时当头一盆凉水浇下。
再一打听,这个公司的当家人没有做HIS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的打算,打算先做几年PACS系统(Picture Archiving & Communication System),热情就变成了风中残烛。再仔细一打听,人家东软已经开发了整套HIS系统,而且在数家甲等医院投入使用,热情就变成了冰凌子了。本来他在新公司也挂了个副总的头衔,可是再也不愿意去新公司开会了,新公司对本研究室的一切要求也一概拒绝。
新公司那边举步维艰,因为刚起步又没有足够的启动资金,出现了光杆司令的情况。新公司那边的侯博士来找吴博士要人,颇有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的意思。董延明就被当作吴博士的技术骨干外派到了侯博士的医疗系统公司一个月,成了俩人明争暗斗中的一件兵器。
至于什么兵器,安答们意见不一,龚明明说是剑,桑军说是镖,董延明自称为杵,就是到新公司去像个盆景一样杵着,杵满一个月就回来——这可是吴博士的意思,也是他的本色演出。
7 —— socket
侯博士手下就四五个人,还包括了会计出纳秘书,实际干活的绝对不超过三个人。小董一来就被委以重任,侯博士问他,“小董啊,你想做哪方面的?”
董延明矜持一笑,道:“听凭侯总安排。”
结果侯总安排一样,他说不熟练,再安排一样又说一个月做不完,侯博士也不知道他是真不会还是被吴博士下达了禁手令,总之不是个很配合的手下。
有心冲他发脾气又明确的知道这只是自己借来的人,有心撵走又怕走了连这样人也借不来了,左右权衡最终无奈的大手一挥道:“这样吧,你去给大隆那个模块写一个socket就可以回去了!”
侯总的表情董延明在自己做leader的时候终于有了充满质感的体会——那是一种明明做着婆婆却仍然像小媳妇般受气的无奈,包含的尴尬和苦闷足够充满一个热气球。
刘大隆是侯博士手下唯一个写代码的,见到董延明就跟见了亲哥一样,溢美之词有如钱塘大潮,董延明惭愧的领受了他的溢美之词,然后特诚恳地说自己不会写那个“骚什么”。刘大隆恍然大悟的样子说,“哦,明白了,你们那边从来不写这个级别的代码是不是,嘻嘻,真不好意思,我们现在写的代码确实比较低级,没想到啊,还能打你们个措手不及……”
刘大隆一口一个你们,董延明知道他是把吴博士和他小董放在一起说了,以为都是一等一的高级程序员,惭愧的更加厉害了。
刘大隆接着说,“其实socket都是一个模式,就是按相同的顺序调用相同的函数,咱也不用管设计的细节,调用就好了。哦,对了,你要设个buffer,从文件里面读,然后再传……”
董延明装作很懂的样子点点头,心里想的却是借着刘大隆不知道自己的水平的机会咸鱼翻身——没有人想一辈子混日子当烂泥。他对刘大隆说:“这玩艺我真没写过,了解的不多,你那有没有这方面的书借我看看啊?”
刘大隆说,“我还真没有,不过市面上随便一本书就能写socket的写法,你这样,去书店买本吧,我这还有风云书店的购书卡呢……”
就这样董延明第一次得到了公款购物的机会,而且是上班时间去书店购书,他觉得有点兴奋,吴博士的这么发配也变得不是那么令人恶心了。
果然是随便一本书都讲了socket,董延明觉得自己很可笑,因为socket似乎是个常识性的知识,他最终买了一本《VC编程100例》——后来这本书被当作垃圾扔掉了。
他抱着本书,按照书上的步骤一步一步的写函数,写端口,就好像上大学时和龚明明他们一起抱着《电脑爱好者》注册QQ一样,他写呀写,写了两个星期才算编译通过了。他突然有种空虚的满足感,因为他生平完成的第一段code居然是个按图索骥的工作,说按图索骥都是高抬,分明是照猫画虎按葫芦画瓢。
他把编译通过的结果告诉刘大隆,刘大隆问他测过没有,他又愣住了。
说段题外话,董延明大学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也写过简单的应用程序,不过也都是些单机版的应用程序,稳定性之类的问题都没有列入考虑的日程。董延明是个善用小聪明的人,他能把一个画图版加上抽象的名字和炫目的外观而让老师给自己打A,却不懂得利用测试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当然了,这个问题归咎于董延明个人也有失公平,毕竟当年他的老师们也吃这套,软件产品的测试和稳定性对于那帮二把刀老师们也是一个陌生的概念。
董延明大学的时候老师们对学生课程设计的关注只到底功能实现的程度,对于编程技法完全忽略,至于稳定性更是不曾深究过,他们经常对学生提一些功能上改进的问题,仿佛一群购买产品的客户一样。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