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人生 —— 一个菜鸟程序员的5年职场路》
第2节

作者: 花8
收藏本书TXT下载
  董延明那时候连打字都不会就跟人家一起上网去,当时还有计算机实践课,课堂上大家都用一个软件练习指法——“ZF练习”,打出20的成绩就能及格小董却总是在10左右晃悠,而且敲击键盘的声音逐级升高技惊四座。
  董延明和桑军、龚明明一起上网,上网的主要起因是龚明明买了本当年的《电脑爱好者》杂志,三个人可以对照的杂志中的推荐文章一步一步的注册邮箱,这在当时似乎是件了不起的大事。注册的过程花了可能一个小时吧,成功之后三个人居然紧张的满头大汗,多少年后三个人无论怎么回忆也不明白当初怎么会花了那么长的时间注册邮箱,究竟哪一步出了问题是想不出来了。

  那时候网络很奇特,发信居然有隔了一个月才收到的时候,这也让三个人对上网产生了怀疑——究竟上网有什么好的?
  网络教室上网要2.5元,普通计算机教室2元,后来三个人就转移去了普通教室,不是钱的事情,是那里面电脑里都装了星际争霸和三国群英传2,哦,还有龚明明最喜欢的梦幻西餐厅。
  后来有一期的《电脑爱好者》杂志等了一个新软件的申请流程,龚明明就又拉着两个人去网络机房,那个软件叫OICQ,宣传语是“oh,I seek you”。三个人居然再次对照流程申请了不下10遍才成功,成功后三人顿时对互联网肃然起敬对文章作者五体投地,原因是某伟人的那句话“科学的道路上来不得半点马虎”,他们刚才总是忘了这个步骤错点了那个按钮最后侥幸注册成功,可见互联网上是来的不得半点马虎,写文章的人何其NB啊。

  龚明明拍着网络教室的电脑说,“这破机器太破了,顶多586,我们家那台是686比这台好用多了,要是注册这个东西一注册一个准。”
  2 —— 构造函数(2)
  大一的上学期开了唯一一门跟小董的专业有关系的课就是计算机原理,老师是一个比小董们大不了几分钟的小女孩,眉清目秀声音甜美,可惜就是一门简单的基础课也让她讲的不三不四,回车键上档键退格键统统分不清楚,听得小董们一会天上一会地下的。每次上完课之后大脑里现有的东西都被乾坤大挪移了,每次都要在宿舍里拿着龚明明的纸板键盘重新确认一下那几个键的坐标。

  99年的时候电脑普及程度很差,这门课的考试居然没有机房可用,大家都在纸卷上写写画画,用个向下的箭头表示回车,用凹形的标记表示空格。
  龚明明答卷的时候三心二意,跟旁边的美女李小白小声说,“手写太落后了,我在家里用我那台686敲敲用不了5秒就答完了。”结果被老师以作弊赶出考场。
  大一下学期开了C这门课,课本用的是谭浩强的《C语言设计》,这本书的水准仁者见仁了,有人说贻害人间也有人说受益匪浅。
  对董延明来讲,就算把《C专家编程》这类公认经典给他学也是一样,他没有任何基础对编程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字面上,而且老师教授的不得法只会在黑板上写些“int a = 1;int b = 2; int sum = a + b; printf……”,完全不讲述这种简单的编程技法延展开会会如何的改变这个世界。
  若干年后,董延明班上次次得奖学金的某人在QQ上问董延明C语言到底能干啥,董延明颇有些郁闷,他跟另一个在大学当老师的同学叮嘱,“您行行好,将来教C语言的时候大概描述下C语言能干啥,哪怕就是笼统的说句‘可以编手机游戏’也能解开无数孩子的困惑。”,结果那同学居然也忝着脸问他C语言到底是干啥的。

  教C语言的老师叫崔洛庹,桑军一听这名字就大喊,“我考,吹骆驼啊,有骆驼不吹牛啊!”这老师名如其人,特别喜欢吹,一节课讲10分钟把课本上的代码抄到黑板上就开始吹自己的人生了,这也算是董延明这帮同学语言基础薄弱的根因之一吧。
  董延明工作了之后定义变量还喜欢定义abc,看的当时公司指派给他的导师吴博士眉头拧成了麻花,这笔烂账董延明也记到了谭浩强的头上。
  大学又陆陆续续开了些数电模电线性代数概率分析的课程,可惜无一例外都没有一个老师解释过为什么要开这门课,这门课对学计算机的人有多么重要,董延明和桑军二条好汉也一概忽略掉了这几门课程,只有龚明明因为接近李小白和她一同坐第一排听课一起上自习因而对这几门课学有所成。
  等到大三又开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软件工程几门课,董延明也知道这几本课很重要,于是便很认真的学。结果数据结构老师居然不会编程只会自黑板上写排序代码,操作系统老师第一节课就迫不及待的告诉大家他什么都不会别问他问题,软件工程老师从来没经历过软件流程不能解释需求分析和概要设计的差别,编译原理老师考试前画100条概念告诉大家要考其中50条。

  董延明迷迷糊糊的渡过了大学三年转眼之间面临着毕业,写简历的时候因为没东西可写绞尽脑汁,等一看桑军的简历顿时笑了,特长栏老桑写“本人精通C语言、数据库、编译原理、软件工程……,熟练掌握计算机各项技能……吃苦耐劳……”。
  董延明调侃桑军说,“你还有特长,你就老二特长。”不过既然有人开了这个吹嘘的头他也有勇气写了,写到后来做贼般的面红耳赤。几年后他负责招聘时,发现应届毕业生的简历远比他的都要夸张,几年的心病才得以释然。
  敢写自己精通C语言的时候董延明和董延明还不知道指针是什么,名字是听吹大象说过,但是干什么的不知道,以西记得一个星号就是指针。对于C语言仅存的记忆就是吹大象有一次上课讲了一个“嵌套”,睡的香甜的桑军居然爬起来嘟囔了一句,“什么?欠操?”后来那节课小董三人因为笑的太猥琐被吹大象送到了走廊去吹风,这也直接导致了小董C语言课挂科,间接导致大学毕业两年后才懂得递归和嵌套的实际意义。

  多年后三人听到那段经典的话“不是我上了大学而是大学上了我”,居然心有戚戚,桑军感触最深,还憋出来一句,“整了半天我最欠操。
  ”
  
  3 —— 构造函数(3)
  后来就到了找工作阶段,跟所有非名牌重点大学的学生一样,三条好汉也面临着国内老字号品牌的命运——狗不理。这段经历在小董那一波或者那一类同学的人生经历里都是不堪回首的,差距这个概念在大学四年里从没这么深刻的让人理解过,小董看着隔壁大学牛轰轰的学生两眼冒火,也许就是几十分甚至几分的距离,人生际遇便判若云泥。

  龚明明在三个人里面是好的,得过奖学金连英语六级都过了,如果不是学校牌子扯后腿可能早去了外企了。
  他被几家公司召见过,最终选择了海关下属的一家公司,从此以后提起自己的去向便忌讳莫深的只说两个字“海关”。后来龚明明又被深圳华为看中了,一时难以取舍,逢人便问“我是去华为好呢还是去海关好”。
  2003年深圳华为在学计算机的人心目里还是像一座碑一样,大家说起名字来都要心怀敬仰,但是龚明明还是拒绝了,他觉得国企更适合他,以后可以不用做程序员了。
  他跟小董和老桑说,程序员这个工作太累了,不能长做,还是应该做管理。
  2003年的小董和老桑都是顽石一块,连程序员是什么都没有搞清楚,却听到日夜一起胡闹的哥们说出这么一番似懂非懂振聋发聩的话来,俩人突然有些自惭形秽,同时管理这两个烫金的大字在俩人面前无限放大。

  2007年龚明明在QQ上问小董现在做管理很爽吧,小董说,“被人爽。
  ”然后就开始描述起PL的苦楚来,下属如何愚笨,上司如何不人情,工期如何紧张,加班如何多,龚明明在网络另一端狂抹汗,问道:“那你啥时候能混到不用你干活啊。”小董终于明白龚明明当年的管理就等同于不干活,一时气结。
  小董和老桑都是在找工作的道路上屡屡受挫的战士,老桑愈挫愈勇,小董就有些经不起风雨了,几次招聘会下来变成了霜打的茄子。
  后来家里给找了个研究所的职位,他才兴冲冲的去面试,结果到了办公室对方给了他一张卷子,他当时就傻眼了——不是托了关系么,怎么还要考试阿,我要是能考试,还用托关系么。当时考了C语言的几个简单的知识,包括内存分配和越界,小董看了看没看懂——他连malloc都不认识,不过他也随手写了几笔似是而非的答案。最后一道题是问,日本公司里无论何时人人都很忙碌,中国公司里却经常有大家都很闲的时候,请问你想要哪种工作环境,为什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