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讲从古到今那一个又一个悲伤离奇深刻动人的爱情故事》
第11节作者:
天寒乃是冬 梅妃的性格,后人往往将之说成懦弱,其实也未必,据说有一回,玄宗请一些王爷们吃饭,便在梅亭设宴,彼时丝竹声起,正是绮丽的时候,玄宗令梅妃吹笛助兴,那白玉笛给她的朱唇一衬,竟是分外动人。她起身而舞,如汉宫飞燕,偶一回眸,便如初雪一般。玄宗甚是得意,道:“一座光辉。”,便命她给诸王斟酒,当时宁王醉了有八分了,脚便碰着了梅妃的绣鞋。梅妃登时大怒,觉得受到调戏侮辱,拂袖回宫。玄宗自然不知道怎么回事,便坐着等她,许久等不来,又着人去召,梅妃对内侍道:“我换了鞋便来。”,但直至酒席散去,她也不曾来。玄宗放心不下,亲自去瞧她,她当时已是睡了,听说皇上来了,忙起床行礼道:“我身体不太舒服,所以没有去。”玄宗自然知道她在使小性儿,但到底愿意忍她,因道:“既这样,便罢了。”
宁王却很是害怕,因脱去上衣,向玄宗请罪,玄宗笑道:“我若与你计较,天下只道我重色而轻兄弟,这事就付之一笑吧。”
后来杨贵妃入宫了,她的美丽,是耀眼夺目的,玄宗便不太记得梅妃了,而杨贵妃的脾气,是颇为骄横的,她难以取悦,她将一切玄宗对她的好,都视为理所当然,玄宗只忙着讨好她,又怕她生气,便将梅妃远远的迁至上阳东宫安置。
这天玄宗信步园中,见梅花败落,忽有所感,当晚便对贵妃说身体不适,悄悄的着人牵了一匹马,将梅妃驮了来。梅妃只觉甚是凄凉,道:“您是一国之君,召幸别的妃子,竟要偷偷摸摸吗?”玄宗只含糊过去,道:“妃子容颜依旧,却又瘦了些儿。”梅妃泣道:“您这样待我,我怎么能不消瘦。”玄宗便搂住笑道:“虽然瘦了,但更有一番清雅的滋味。”
他二人缠绵,不觉天已大亮,贵妃得了消息,带了一群侍从就要进来。玄宗忙将梅妃藏进墙的夹层里。贵妃进来便生气,道:“你说你身体不适,为何又做这样的事情?为何不去上朝?”
玄宗道:“我既不舒服,今天早朝便免了。”
贵妃道:“你说免了早朝,人都以为是我误了你起床,偏偏又不是,我为什么要落下这样的名声?!”
她生了一会子气,骂得够了,便接着生气,再后来竟一怒出宫回娘家去了。
玄宗先是卷着被子任她骂,后来她走了,便开了墙的夹层,要让梅妃出来。却见里面空空如也,不由得惊问小侍从这是怎么回事?小侍从说是因为贵妃来了,知道是一场大闹,怕不好收场,所以悄悄的从另一边儿将梅妃送了回去。玄宗正是窝囊之时,听了他这话,更是脸上挂不住,便将这小黄门给丢出去斩了。
但到底舍不得贵妃,又着人去接,贵妃便性子,定是不回来,玄宗只好再着人去,如此三次,方将她接回来。又做了许多保证,发下许多誓,方将她哄好。
自此梅妃便再也不曾得到召幸,她本喜安静,但真的如此的安静时,却又觉得太过于安静,重楼寂寂,花鸟不言,如要疯了一般。
她写了一首《楼东赋》,诉说思念之情,颇有哀怨之意,请高力士呈给玄宗。玄宗瞧了,觉得有些儿对她不起,但要说再去看她或召了她来,又觉得没有必要,便着高力士送她一斛珍珠。梅妃以为玄宗要回心转意,便写了一首七绝,叫《谢一斛珠》:“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大略意思是,您送我珍珠,又有什么意义,我要的,是您亲自来瞧我啊。
玄宗颇有些感动,但这一些感动,想来不足以让他去得罪他心尖儿上的美人,便只着人做了曲子,就叫一斛珠,来略赶去自己心中的歉意。偏这事情还是让贵妃知道了,她又生了一番气,玄宗又哄上许久,便再不和梅妃有什么瓜葛。
但再得宠的妃子,也比不过江山来得重要,男人的关键的时候,总是忽然间由昏君变成明君,马嵬之变的杨贵妃,也不曾逃过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命运,她死的时候,一定眼睛睁得很大的看着玄宗,想不明白这个对她百依百顺的男人会对她做出这样残酷的事情。
玄宗回宫以后,方知道梅妃也死于乱军之中。据说他找到了一具尸体,以为是梅妃,甚是伤感,却在晚上做梦,梦见梅妃道:“我的尸骨,在某某梅树下啊!”他又去挖,果然挖了出来,又感伤了一番,才将她给葬了。
再后来的玄宗,过着他的太上皇的生活时,因为不时的思念着杨贵妃,终成痴情男人的表率。
因为天下,放弃了最爱的女人,这是何等的英雄坚忍;而郁郁余生之中,却永不放弃对她的思念,这又是何等的情深意重?多情才子们揾一把英雄泪,吟唱着缠绵绯恻的长恨歌。
哆嗦几句:
1:梅妃的故事,比较早记载的应该是《梅妃传》,后来又有《惊鸿记》,结局各不相同,完美主义者们总觉得她死得不该,死于乱军之中,是多么的可惜,因些说她其实没有死,后来又在庵中过活,再后来又和玄宗相见云云。
2:关于一宿缠绵,醒时天已大亮,想起以前看过的一个日本小故事,里面有两句是“三千世界鸦杀尽,与君共寝到天明。”当时感动得我一塌糊涂,我果然有着小言的内心ORZ。
3:再次对大家的祝福表示感谢,我这个月就要领证啦,虽然还是有一点点莫名其妙的恐婚,但我还是要很十三的说一句,我会努力克服的。
4:最后对淇岳MM说,你实在实在是太幸福啦,你再晒下去,我就要妒忌啦哈哈哈哈
日期:2010-01-27 13:54:45
弄璋
有一个姓王的少年,就叫他王生罢,他家境贫寒,因此他加倍的努力读书。子云学而优则仕,这个道理,他是记得很清楚的。那时候理学是主流,他自然也奉之为真理。
后来他考中进士,依附权贵,做了一个小京官,但朝中斗争激烈,他依附的那位大人被贬了,他自然也就地位不保,被派到南方去做一个可有可无的小官。
王生是北方人,从没有见过南方的柔软,北方就连草,也是刚烈的,而江南, 就算是一颗松树,也脉脉含情。
这天他刚到任,瞧着那遍青山啼红了杜鹃, 荼蘼外烟丝醉软的春色,正自沉醉,不想却下起雨来,如丝线一般,细细的,却又缠缠绵绵的不愿意断,他用袖子遮了头,便要回去。
走过一处巷子,青石板的路,水蓝的墙根,在雨里一阵迷蒙,却见一顶轿子,从对面的巷口转进来,平平稳稳的落在一个朱漆大门前面,一边的婆子掀了帘子,里面是一张美丽而又苍白的脸,她款款的从轿子里出来,竟是赤着脚,双足趾甲上涂着红红的蔻丹,踩了一双厚木屐,青石板路上薄薄的积水在她足下溅起来,落下成了一圈一圈的水纹,那婆子撑了伞,和她一同进了朱漆大门。
王生站在那里,一头一脸的雨,心想,这样的排场,必然是官宦人家的女儿,他心高气傲,且对自己甚有信心,总觉得自己是要一展抱负,出将入相的,因想着将来发达了,将那女子收了房中,岂不是佳话一段?
过了几日,是一个大晴天,几个江南仕子邀他一同出游,去了山上的一个所在,谈论诗文,其中有一人道:“闲坐无趣,不如差人去瞧瞧,弄璋姑娘有没有空,若有空,邀了一处玩。”
不一会儿,便有几个轿夫,抬了一顶小轿过来,王生看了觉得眼熟,待得那婆子去掀帘子时,只觉得心被揪住,使了劲去绞一般。
那张美丽的脸似乎红润了好些,她低了眼眉,唱了一支凉州词。仕子们都深有兴趣,同她说笑,也猜谜取乐。王生也不说笑,也不凑热闹,只是呆呆得盯着她看,他不能抵御她的美丽,却又不能接受她的低贱,他深深的为自己感到耻辱,痛恨着自己竟被如此地位低贱的女子被迷惑。到她离去时,他似乎下定了决心一般,狠狠的闭了眼睛,将她的样子,声音,全部都隔离开去,他猛的摇了摇头,再睁眼时,已是心中一片清明。
后来王生娶了宣正郎庶出的女儿,结婚的大礼办得甚是热闹,他的妻子却直抱怨简陋:“父亲只顾得娶新姨娘,对我的事情一点也不上心。”他顺口问新姨娘是谁,他的妻子说是个叫弄璋的歌伎,因凉州词唱得好,被她父亲很隆重的聘了回去。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