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细数三十年来国际足坛十大国家队及十大俱乐部队》
第27节

作者: 挂甲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对于荷兰来说,88年的意义不只是一场胜负,它是荷兰昂首回归的号角,而此刻的荷兰已经有资格以淡定的心态面对输赢,因为他们知道来日方长。
  只是——
  如果古力特和巴斯滕知道,这将是他们此生唯一的一次世界杯之旅,他们还会如此从容地走出梅阿查吗?
  路德古利特,进入90年代后他与米兰俱乐部的关系越来越差,在费拉里斯与圣西罗之间来来往往,但只有和曼奇尼、隆巴多、普拉特一起踢球的他才更快乐。而对于94世界杯前荷兰国家队的召唤,古力特先是答应,后来又翻悔拒绝,从此彻底告别橙色球衣。
  马尔科范巴斯滕, 92年拿到第三座金球奖比肩克鲁伊夫、普拉蒂尼,此时才28岁的他前程无比远大。
  但是,93年被一次凶狠的背后铲球踢断脚踝的他只能在病榻上辗转度日,直到95年8月,长时间与伤病斗争不见好转的巴斯滕宣布退役。
  1998世界杯前,为避免巴斯滕式悲剧的再次发生,国际足联修改规则,将背后铲球行为一概规定为应被红牌逐出的恶劣犯规。
  如果没有这次规则的修改,也许现在我们大家就无法看到梅西、C罗等人的表演,从青少年梯队开始他们就会被劝告改变踢法、甚至被好心的教练干脆淘汰掉,因为不忍看到他们将来成为终身残疾。
  但在1990年的夏日,巴斯滕和古力特不会知道这些,他们只是静静地走出这块再熟悉不过的场地……

  没有回头。
  (七) 七剑
  欧洲文明,起源于南端的地中海,热情浪漫、活力四射。
  而在最北端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毗邻极地、千里冰封,阴冷、诡异、奇幻的氛围令其颇具神秘色彩。
  大家都知道有个世界杯地域魔咒,也就是凡在欧洲举办的世界杯必然是欧洲队捧杯,在欧洲以外举行必定南美队夺魁,已经举办的18届世界杯有17届遵从了这个规律,只有1958年的瑞典世界杯打破了这个魔咒。

  以魔克魔乎?
  1992年夏天,欧洲杯在瑞典拉开大幕,它和58年的世界杯是目前仅有的两次在北欧举办的足球大赛,这次又将上演怎样的神话?
  我们的主角荷兰出场了,兵强马壮、士气爆棚。
  领衔主演的就是四大天王。
  大家现在都说三剑客,其实科曼在荷兰国家队的地位丝毫不低于他们,只不过88年之后荷兰国家队表现不佳,而三剑客在俱乐部里的神奇表演更惹人注目而已。
  不过此刻的科曼同样拥有了俱乐部的顶级荣誉,他在刚刚结束的欧冠决赛里一脚定乾坤,为巴萨赢得了历史上的第一座大耳杯。

  而除了名闻天下的四大天王,还有三名出自阿贾克斯的新锐力量惹人注目,那就是被称为新三剑客的博格坎普、维茨格、罗伊。
  这个维茨格是Rob Witschge,90世界杯那个Richard Witschge的哥哥,关于这两个维茨格谁才是新三剑客现在说法不一。
  记得第一次听到这个称谓就是来自92欧洲杯前夕媒体对荷兰队的介绍,貌似应该是哥哥,但从年龄结构来看,弟弟与博格坎普、罗伊相仿(三个人之间的年龄只差几个月),更像是同一期的学员,而哥哥则有些偏大,只比巴斯滕小不到两岁。
  我个人感觉弟弟才是新三剑客之一(也是最早成名打上世界杯主力的),只不过因为伤病和状态原因落选了92欧洲杯及94世界杯,由踢同一位置的哥哥代替。
  不管哥哥是正宗还是替身,总之四大天王加新三剑客,传说中的七剑合璧成为现实,再加上布鲁克伦、沃特斯、蒂格伦、阿尔勒这些后场大将,乃至替补席上的基夫特、温特、F德波尔等等,毫无疑问,92届的荷兰是我看到过的最强一届橙衣军团,甚至超过88届。
  觉得这届荷兰最强还有一个根本的原因——老帅米歇尔斯回归了。

  从克鲁伊夫时代开始,荷兰足球从来不缺乏天才球员,但只有一个米歇尔斯才能驾驭这些恃才傲物的巨星们,这一点哈佩尔、本哈克、艾德沃卡特、希丁克、范加尔等人哪怕拥有多高的战术造诣最终也会望尘莫及。
  92年的夏天,手中拥有如此多好牌的米歇尔斯雄心勃勃,在打法上更是重拾经典343,高举攻势足球大旗。
  88年的欧洲杯上,荷兰在中场的控制上其实不算出色,相比于拥有马特乌斯、托恩、利特巴尔斯基的西德中场,拥有扎瓦罗夫和两个琴科的苏联中场,拥有贾尼尼、多纳多尼、安切洛蒂的意大利中场,以及拥有霍德尔、巴恩斯、罗布森的英格兰中场来说,荷兰队最强大的地方在于两个前锋和两个中卫个人能力的出类拔萃。
  因此那届的荷兰队并未演绎出太多全攻全守的味道,更多的时候是大脚通过中场加定位球战术,凭借巴斯滕、古力特的神奇表演终结对手。
  再有就是88年时,在长期卧薪尝胆之后,每一位穿上橙色战袍的球员都有对于荣誉的渴望,同仇敌忾、殊死一搏。而88年之后的荷兰队在球员实力乃至战术上都日趋进步,不过比赛态度却开始云淡风轻。

  说回92年,老帅米歇尔斯由于有了更多的好球员,并且可以凭借其威望震慑更衣室,所有的大牌都严格执行其场上战术,因此其全攻全守战术的体现也更鲜明了。
  说一下当时的343。
  门将还是布鲁克伦,后防上的三位大将还是科曼、阿尔勒、蒂格伦,科曼居中,阿尔勒在右、蒂格伦在左,与88年和90年相比,只是少了里杰卡尔德,因为他被提到了中场。
  中场的另外三人是沃特斯、博格坎普、维茨格,其中沃特斯值得一提,从88到90到92,荷兰的中场四人组每届大赛其他三人必换,只有后腰沃特斯屹立不动,也充分证明了他的价值。
  维茨格在左路,和他弟弟一样;中路则是博格坎普。

  而里杰卡尔德则非常灵活,在防守时他注重右路,一旦投入进攻就来到中路,与博格坎普形成巴斯滕身后的两把利刃。
  而他空出来的右边路则由阿尔勒频频插上,在这届荷兰队的战术里,左中卫配合清道夫主要负责防守,右中卫则还需承担助攻责任。
  三个前锋是则是箭头巴斯滕、右路古力特、左路罗伊。
  首战就是面对苏格兰,面对又一支来自英伦的彪悍之旅,荷兰同样打得不轻松,直到77分钟时,古力特右路传中。

日期:2010-01-11 19:37:17

  巴斯滕先进入禁区内点球点附近,然后突然回撤到禁区弧摆脱防守头球后蹭。

日期:2010-01-11 19:39:01

  里杰卡尔德高高跳起力压苏格兰后卫再次头球摆渡到门前。

日期:2010-01-11 19:41:35

  后插上的博格坎普倒地卧射入网。
  凭此1球,荷兰小胜苏格兰取得开门红。

日期:2010-01-11 19:43:10

  同组的另一场比赛比分打成1-1。他们是哪两支队伍呢?
  不是别人,两个都是近年来荷兰队的老朋友、老对手,一个是上届欧洲杯两度相遇的苏联,一个是接连在欧洲杯、世界杯相遇的西德。
  更确切地说,应该是独联体和德国(“还有个事呀更新鲜,现在的独联体原来是苏联”,这是92年大陆最火的一曲RAP,作者和演唱者是……)
  短短几年时间,绿茵场上的风云变幻与这个世界的翻天覆地相比简直就是九牛一毛。
  冷战结束,东欧剧变,两德统一,苏联解体。

  但无论如何,球还是要踢。
  独联体的主帅换做了贝绍维茨,他同样是一位来自乌克兰的名帅,曾率领苏联拿到了88奥运会的冠军。球队也实现了换血,坎切尔斯基斯、多布罗沃尔斯基、谢尔盖尤兰等新人入选。
  在与德国队的比赛里,多布罗沃尔斯基罚入了自己创造的点球,独联体一度领先到将近90分钟,完场前,哈斯勒一记直挂死角的任意球才帮世界杯冠军惊险追平。
  该说说德国队了,90捧杯之后,凯撒大帝功成名就告退,福格茨接过教鞭。
  除了利特巴尔斯基、奥根塔勒、贝特霍尔德等少数几人,球队的整体骨干都得以保存。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