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东欧和前苏联国家的近十年磨砺》
第44节

作者: mr63698
收藏本书TXT下载
  由于《工作纸》是匈牙利文字,具体内容我也无从详述。现在我只能依稀从中辨认出我姓名的字母拼音,J J Z;和kinai(中国);以及两个日子的起止:1991.11.15…tol  1992.03.31…ig;magyarország(匈牙利),意思大概是:允许中国人的我,在这段时间内在匈牙利停留、工作。
  续第 1532楼:(更新)

  这是我的第一份匈牙利《工作纸》的复印件,原文到哪里去了,我已经记不得了,《工作纸》的正面中下方是匈牙利外交部的公章,从这《工作纸》的复印件还隐约可以看到渗透过来的背面两个直径较大的公章印痕,那是那个时期的中国人为能出国而特有的产物和事物,即中国人在国外办理的《工作纸》,还必须要经过驻那个国家的中国使馆领事部确认和加盖公章后,中国人再次出境时,中国边防方才会对于中国人在国外办理的《工作纸》等身份,予以认可、放行。

  我的匈牙利第二份《工作纸》的原件,我现在还保留着,正面格式、内容与第一份《工作纸》基本相同,仅其中两个日子的起止期改为:1992.01.03…tol  1993.01.03…ig;(有效期为1年了。)背面是的中国驻匈牙利国的使馆领事部加盖公章后,由驻匈牙利使馆官员签署意见予以确认的。
  (见附图,官员签名经过隐化处理。)
  正是源于当时中国当时执行的是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护照管理和出入境管理办法,因此使不论是半合法的“人贩子”,还是完全违法的“蛇头”,他们从想出国的国人那里攫取了大量的“买路条”钱,同时也使国内外倒卖火车票、倒汇的“黄牛”,也都发了横财,另外同时也使我国驻东欧、俄罗斯等国的使馆、领事馆官员在那段时间创收,这些管办机构官员一反他们往常的高傲、怠惰、冷漠,而是积极、热情的投身于通过:在为回国后能顺利办理新护照或领取再次出境卡同胞的《通知书》、《邀请信》、《国外临时居住证——打工卡、纸》上面盖章、签字,进行认证的工作,并收取不菲的费用。

  据我的记录:两份《工作纸》均没有办理时的费用,(也可能是周伟给予我优惠而减免了?!)而仅有中国驻匈牙利国的使馆领事部确认费用(我称之为《认证费》。)第一次工作纸认证费用是600福林,第二次工作纸认证收费提高为1500福林(按当时平均80福林/1美元汇率计算,等于18.75美元)
  两份《打工纸》右下角的手写的:5444和0046(及我的姓名),就是为提高效率,在取单凭证上标注的序号,一般是上午递送进去,吃完午饭就可以取到经使馆领事部签章后,予以认证完的“国外身份”证明,可谓是高效率。
  在电脑尚不普及仅凭手工盖章、签字,又不给可追查、统计(发票)凭证的情况下,(不象俄罗斯或蒙古国领事馆的专用签证纸,发放、使用一张,就少一张)我不是认定他们一定会贪腐,但起码那些收费可以作为集体(增)发福利的一部分吧,当然这也雷同售买《入学通知》,是双方愿打、愿挨的事情,是当时出现的出国潮给这些外 交 官制造了增收的机会,不必过多指摘。

  说到关于中国人在国外办理外国的身份这个话题,我想给大家说说周伟为不虚此行(两次到匈牙利),而在匈牙利办理长期居留的“蓝卡”时被其匈牙利的合作伙伴骗走数千美元的事情。
  对第 1515 楼内容加以补充
  我接受了第一天没吃早点而受罪难熬的教训,在后来的出摊的日子里,夜里由于心里老惦记着别再起晚了,所以睡得比较警醒,几天后加上自体生物钟的作用生成,每天早上4:00保证准时就醒了,起来洗把脸后就在厨房弄点昨天的剩饭、剩菜好歹得吃点,4:20左右出门下楼,这样我就可以轻松应付一整天繁重的练摊活动,而不必非得在外面吃中午饭了,开始王明月、房宝昆因为年轻宁愿多睡那15分钟的早觉,而顾不上吃点饭,很快他们也逐渐体会到吃早点的优越性了,后来也跟着我早晨一起起床,吃完东西才出去工作了。

  自由市场一般到下午两点半左右,逛市场的顾客就逐渐开始“撤退”减少了,路远或不屑挣小钱的外国摊主也就陆续收摊跟着走了,但是市场上摆摊售货的中国人一般都坚持到最后实在没有顾客了才恋恋不舍的收摊回去,体现了中国人能够吃苦耐劳敬业的特点。
  记得见过有段文字是这样写的:我们大致可以这样归纳海外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勤劳、勇敢、(按实际情况来看,应该略去原文的:团结)、忘我”,这些都是我们喜欢的用词,但在当地人看来,中国人则变成了“贪婪、无知、闭塞和缺乏爱”,甚至不少外国人称中国人不是人,因为人是需要生活的,是需要有家庭的爱以及女人的爱的,但中国人只认钱!同样的生存态度在国内和异乡呈现了巨大的反差,这就是文化反差!

  是坚持我们固有的文化,还是迎合异域文化?这是个问题!
  如果从包容共生的角度理解,或许不难!我们为什么非得劳碌一辈子期待最后所谓的辉煌而不去平时就享受生活的乐趣?哪怕试试呢?
  我坚信:有钱“慢慢挣”、有钱“大家挣”和“有钱快挣,有钱不挣是傻子”最后的结局是一样的!
  因为宗教告诉我们:上天是公平的!
  因为自然定律告诉我们:能量守恒!

  因为现实告诉我们:忙碌的人一定收入少!会生活的人一定不差钱儿!
  为感谢读友的关爱,这次更新一段长的(近3千字)
  续第 1534楼:(更新)
  首先援引一段斜日寒林君的长篇纪实文学《欲望列车》中的文章:
  ……

  如果有了外国的身份会怎么样?会大不一样!除非你是上了黑名单的“分子”,只要有了这个身份,祖国的大门就对你礼貌有加,给你落实“来去自由”的政策。所以出国的中国人中的绝大多数到达异邦的第一位的任务是获得国外身份,没有这个身份,没有来去自由这个基本条件,挣钱发财就纯属痴人说梦。其中有些已经在国内挣了大钱的个体户之类的人物,出来的唯一目的是买个身份以应对国内的政策变化。

  不拿到身份之前撤回去,等于是用巨额硬通货买了一张双程旅游机票。……
  所谓国外的身份,也相当可怜,一张“黄卡”足矣!匈牙利的黄卡不是意味着持卡人已经加入了匈牙利籍,也不是国人比较熟悉的美国绿卡那种东西,匈牙利发给外国人的黄卡是“工作卡”,持此卡可以在匈牙利合法地短期居留,若要想长期居留,则必须获得“蓝卡”。蓝卡仍然不是国籍,不过已经属于“旅匈华侨”之类,之类的华侨使用的仍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

  获得蓝卡,是涌入东欧的现代淘金人的梦想。
  其时究竟有多少中国人滞留在匈牙利,又有多少人拿到了蓝卡?
  据法新社记者报道,在匈牙利的中国人有九万之巨;匈通社的列奥•法尔什卡则认为只有大约三万人;而布达佩斯市政厅透露的数字更保守些,只有一万七千人左右。我们不知道应该相信谁的,但有一点确信无疑,匈牙利官方数字:获得蓝卡(即长期居住权)的中国人仅止区区137人。
  至于持有黄卡的中国人的数量就很难统计了。
  按照匈牙利方面的要求,中国人办理工作卡必须具备四个基本的公证材料:出生公证、学历公证、婚姻公证和无犯罪公证。……

  周伟,是年30岁出头,他赶上了好时代,靠其父周君(即我的同事,忘年交,在我单位被众人尊称:老干部,其实周君级别、职务并不高,但他是正规的干部级,有别于公交系统众多的握有实权的“以工代干”的“干部”)在北京公交系统多年的人脉,文丨革丨后进入到北京当时最大的出租公司从事人人羡慕的出租司机工作,加之他有语言天赋,经过单位培训后,成为该公司改革开放后首批英文导游兼司机,轻松挣了不少钱,他一直向往西方式的新型生活,几次尝试直接腾飞西方世界未果,遂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以短期出国进修语言为名,(也是在原单位办理了停薪留职手续后,)搞到《邀请信》,随出国大军来到匈牙利。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