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东欧和前苏联国家的近十年磨砺》
第5节

作者: mr63698
收藏本书TXT下载
  刑侦队长李学刚,不愧是久负盛名的”神眼”,凭着他多年与犯罪分子周旋斗争的丰富擒贼经验,判定10天之内一定能拿下这起疑案.已经是第九天了,在站内外遛了不知多少趟,顺手抓了几个”小毛贼”,但都不是盗腰包的.李学刚暗自思忖,这个对手确实狡猾.他仍然冷静地仔细观察着攒动的人群中的每一个可疑的线索。
  8月8日清早7点多钟,头戴太阳帽,手提公文包的李学刚乔装打扮,俨然像一个外出的旅游者.北京开往长沙的1次特快列车检票放行了,一位肩挎旅行包的中年旅客在拥挤的人群中,紧紧依傍在一个缠着腰包的年轻人身旁.。        (1)
  李学刚的目光为之一亮,陡然来了精神,他紧紧盯着那个人的动态,只见中年人神态安然地往四周扫了一眼,接着,手出包落.就在这时,年轻的旅客猛地察觉了,但是为了赶车,顾不及追究,愤愤地瞪了中年人一眼,走了。

  李学刚认定,这个上身穿着白隐条短袖衫,下身穿深灰色短裤,背着一只灰色旅行包的中年男子就是他要寻找的目标。
  捉贼捉脏,为了抓现行的,李学刚瞟着那中年人从第2候车室,又转向第3候车室,继续混入第1次列车检票的队伍中.行窃的机会错过了,中年人很不甘心地转悠到了售票厅,佯装排队,瞄准一位排队购票的男青年身上的腰包.出手利索,腰包悄然滑落.男青年立时感觉到了这沉甸甸的腰包被人拽走,一回头看见那个中年人满脸堆笑地好似要帮他接住那个包,男青年将腰包提在手里,气呼呼地没有言声。

  中年人到窗口退了一张8日的331次开往天津的火车票,尔后离开北京站,沿着崇文门西大街往西走去。
  在一家小饭馆门前,中年人买了份煎饼边走边吃,径直进入东单公园.公园内,绿树如荫,鸟语花香,游人如织.角落处,传出一阵阵欢快的舞曲,几十名男女兴致浓浓,翩翩起舞.那中年人把旅行包放在附近的树枝上,然后凑了过去,似乎很熟悉地和几位女青年搭讪起来,也许是为了缓和和他刚才”练活”时的高度紧张,疲惫.中年人得意地搂着一位女青年跳起了”伦巴”舞。

  利用这时机,李学刚以极快的速度赶回公丨安丨段,报告情况.旋即,一个由段长段永吉,李学刚等四位干警组成的便衣跟踪小组出发了。
  (三)
  七月(注:应该是八月)流火,蝉声鼓噪.中午12点半,在公园内一处阴凉的长椅上,酣然入梦的中年人,一觉醒来,到街市上的小面馆,吃了碗面条,又啃了两块西瓜,填饱了肚子,返回东单公园,又躺在长椅上继续沉睡.一觉睡到日西斜,中年人揉了揉惺忪的眼睛,步出公园,穿夜市过大街。
  随后,他行至吉祥戏院买了张7点多钟的电影票,备有现代化空调设施的戏院是人们消夏纳凉的好地方.中年人进了戏院看完上下集的外国影片后,已是晚上22时20分了,夜幕下,中年人随着散场的人群在东华门夜市转来转去,眼神乜nie斜着他附近垮腰包的人们,贪婪狡诈妄为,他的盗窃欲望已经膨胀到了极点。
  “这家伙真刁钻,遛到什么时候算完!”一位民警瞄着不远处的目标,有些沉不住气。
  “别急,出不了24小时,他准得折在这儿.”李学刚胸有成竹地说。  (2)

  溽暑难耐的京城,没有一丝儿风,闷热压郁的气温,使人有些喘不过气来.天空上滚动的乌云,预示着一场大暴风雨的来临.中年人从王府井百货大楼站乘104路电车,到达崇文门站时,为了逃避一角钱的车票,他乘售票员不注意,从车后门跳了下去,李学刚一闪身从车中门也迈下了车。中年人径直奔向北京站的售票厅,一边窥测猎取着目标,一边排队买了一张第二天到天津的火车票。

  沉闷的雷声隆隆阵响,噼噼啪啪的暴雨顷刻间盖地而来,车站广场上候车的人们慌乱失态地向候车室大门厅涌去,中年人似乎十分惬qie意地溜到进站口,他一眼就黑上了那个缠腰包的外国人,贴了上去,老练地伸出了手,没想到老外的腰包上也许另有装置,卡了几下,包没到手,中年人抓耳挠腮地随着人流拥进站内.不肯错过时机的中年人又折身出站,然后再次混入进站的队伍中.他又贴近了新的目标,用旅行包作掩护,右手飞快地悄悄的捏开那人的腰包卡子,拽出腰包,转身挤向出站口.那人很快发现腰包掉了,一边慌乱地喊着:”我的包,我的包掉了!”一边往地上寻找.说时迟那时快,就在中年人仓皇逃出车站大门时,李学刚向一只离弦的响箭,”唰”的一声出脚猛地扫了过去,将中年人绊倒在地,摔了个狗啃泥,白光一闪,”咔嚓”锃亮的手铐紧紧锁住了那双作恶多端的双手。把案犯押到公丨安丨段,已是深夜11点半了,段永吉,李学刚等四位便衣干警这时才感到又渴又饿,饥肠辘辘,他们在食堂里找了些剩烙饼,咬着充饥。

  (四)
  铁窗内,那中年案犯沮丧地低着头,还在后悔不迭道:”早知道,我把那包一扔,不就没事了。”在强大的政策攻势下,他终于落下了几滴悲哀浑浊懊悔的泪水,交代了他那扭曲变态灰暗丑恶的生活经历。
  他叫刘维千,今年43岁,家住吉林省长春市,是个三进宫的无业人员.从8岁(56年)开始,仅上了3年小学的刘维千,就开始盗窃生涯,先后在沈阳,北京等地流浪扒窃。
  1962年(14岁),他因流氓,盗窃被吉林省少管所教养3年,1978年(30岁)又因盗窃被判刑4年,这期间,妻子和他离了婚,带着孩子离他而去。
  1986年(38岁)他第3次放出后,形影相吊,举步艰难,已经步入中年的他,打算自谋生路重新作人了。他在家开了个美发店,专门从事烫发,不想经营无方,赚钱有限.这时他见别人在广州倒卖走私外贸香烟发了财,便眼红了起来,跃跃欲试地约了两个同伴一起乘火车直下广州。

    (3)        
  外面的世界真精彩!来到广州后,刘维千只觉得眼花缭乱,那么多西装革履的大款们,满身珠光宝气的阔少们,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大干一番,只要敢干,就有发财的机会。”没想到,”老广”们赚钱心黑,客客气气就卖给了几箱”西尔顿”,”万宝路”,一算价格这笔买卖能净挣几千块钱,他得意地不知所措.几天后回到长春,当他把烟准备分批倒给烟摊时,立即傻了眼,精美的包装内全是发霉变质的烟,这下子他赔了一笔钱.他不甘心地再次到了广州,靠倒卖火车票赚点饭钱.后来,他结识了几个颇通贩烟的”哥儿们”,又开始了广州到北京,再到长春的倒烟生意.一个偶然机会,他一顺手就卡下了自己身上的腰包,于是便萌生了一个新的犯罪念头。

  第一次,他在北京开往南宁的5次列车放行前,趁着人多拥挤,试探地靠近一位挎腰包的目标,用手轻轻一捏,腰包便神不知鬼不觉地到手了.轻而易举地得到了5900元.第二次,又得到了2000元.刘维千得意地盘算着,倒几张车票才赚几百元,偷什么也不如这个来钱快,而且不冒大的风险.他自认为掌握了阿里巴巴咒符似的,不费吹灰之力即能成为”万元户”.屡屡得手使刘维千越发得意忘形,一个金色的梦魇yan在他心头闪光。

  
  为了躲避公丨安丨人员的盘查,刘维千除了早晚在北京站作案,一般都是白天到东单,什刹海公园睡觉.晚上不住旅馆,只住过两次浴池.平时,他在北京站买一张到天津的车票,然后进站寻机行窃过夜,第二天早晨,再将车票退掉.他将偷来的腰包内的钱拿出,随身带在身上,其余全存在北京站附近的小件寄存处.他自认为这大半辈子都没有过啥正当职业,现在混了一天算一天,等偷上一大笔钱,在北京租上间房子再成个家。

  仅仅两个多月,他就作案10余起,在他落网后,从他身上和存放赃物的小件寄存处,共缴获盗窃来的腰包17个,人民币2万余元,美金1096元,港币1590元,外汇券544元,照相机2架以及失主的信用卡,旅行支票,护照,身份证等.
  北京站的钟声响了,在悦耳的乐曲中,一列列满载着旅客的列车向着祖国的四面八方飞奔,一列列风尘仆仆的列车驶进北京站。当您出门旅行,踏进人群拥挤之处时,我们友善地道一声:朋友,要警惕那罪恶的黑手,祝您旅行平安!        (完)
      以上摘自《北京晚报》1991年9月5日- 8日第三版
  (括号内的内容是笔者加注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