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1-31 08:39:20
在云定兴手下实习的半年多时间里,李世民算是看透了,隋王朝的腐朽已经无药可救。尤其是在听说隋炀帝因为执意要去江都而杀了好几个忠直的大臣之后,他对大隋、对炀帝彻底绝望了:“当今圣上居然昏庸到这种地步!我待在这里还有什么意义呢?”于是,他辞别云定兴,回到了河东的家中。不久之后,李渊职务调整,李世民就来到了晋阳。
李世民少年老成,虽然年纪不大,但是想得比他爹还要远。他断定,隋朝不久必亡,天下不久必乱。面对艰难的时局,李世民在担忧之中竟含着几分喜悦。乱世马上就要降临了,现有的一切都将被打乱,重新洗牌。而这次重新洗牌或许就是老李家和他本人命运发生质的飞跃的不二良机。李世民觉得,应该尽快举义,再晚了,胜利果实就要被别人抢走了,一步差的结果,很有可能就是步步差。
可问题是,他这么想完全没用,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他老爹那里。李世民可不知道老李已经动了造反的念头,还以为老爹仍要做大隋的忠臣呢。他很着急,却不知道该怎么办。
就在他着急上火的这段日子里,刘文静却出事儿了。说实话,老刘挺冤的,但谁让他摊上了李密这么个亲家呢。隋炀帝从江都给李渊发来一道敕书,大意是说:刘文静和李密是亲家,应该连坐,你接到敕书后要立即将他革职下狱。李渊不敢怠慢,当即将刘文静关入大牢。
这下,李世民就更坐不住了,赶忙跑到大牢里面探视刘文静。刘文静见李世民来了,当时就乐了,因为他知道李世民为什么会来,索性开门见山:“天下已经大乱,除非有商汤、周武王、汉高祖、光武帝这样的人,否则是无法平定的。”
李世民也笑了:“你怎么知道现在没有这样的人呢?恐怕是常人看不出来吧?明说吧,我是来与你商量大事的,请你为我出出点子。”
刘文静等的就是这一刻,他拊掌大笑道:“好!好!好!我果然没有看错人。”其实,刘文静童鞋心中早有丘壑了,他侃侃而谈:“现在,李密正在围攻洛阳,皇帝被困于江都,大大小小的各路人马不可胜数。各地的百姓为了躲避战乱,纷纷逃入太原,只要你们父子能够应天顺人,登高一呼,马上就可以招来大批的英雄。再加上你父亲本身就有的精兵强将,咱们乘虚入关,直捣大兴,用不了半年,就可以成就帝业了。”
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此言不虚也。刘文静蛰伏晋阳,却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瞅瞅这阵势,整个一唐朝版的隆中对。不,确切地说,应该是牢中对。
李世民听了,茅塞顿开,欣然表示同意:“君言正合人意。”但紧接着,他又犯了愁:“想法倒是不错。只是,我担心我爹不同意,这该怎么办啊?”
刘文静微微一笑:“这有何难?你去找他啊!”
“谁啊?”
刘文静一字一顿:“裴-寂-裴-玄-真!”
刘文静为什么如此推重裴寂呢?因为裴寂和李渊的关系非常好,好得不得了。
小玉在前文中说了,李渊除了太原留守的职务外,还有一个兼职——晋阳宫宫监。他的副手,也就是副宫监,正是这位裴寂裴大人。两人处得非常和谐,官方的表述是这样的:“延之宴语,间以博奕,至于通宵连日,情忘厌倦。”乍听乍看之下,“情忘厌倦”,似乎好像仿佛很高雅似的。其实,如果翻译成白话文的话,你就会发现这俩家伙儿待在一起根本就没干什么正事儿:在酒席上侃大山,侃累了就开始赌钱,赌累了之后,接着再侃大山,一玩起来就没个正形,通宵达旦,连着好几天。名副其实的酒肉朋友!但话也说回来了,酒肉朋友未必就不是真朋友。老李和裴寂虽然没干什么正事儿,但他们的确结下了深厚而真挚的友谊。
当此关键时刻,为了增加说服李渊的成功几率,刘文静就想到了裴寂这层关系。李世民从自己的小金库里拿出数百万钱,交给马仔高斌廉,让他当陪赌员,专门负责输钱给裴寂。裴寂回回赢钱,心情大好,还真以为自己赌技出众呢!他每天都像个跟屁虫一样黏着李世民。如是几次,李世民看火候差不多了,就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裴寂略一沉吟,便一口答应了下来。毕竟是造反这样的大事儿,裴寂也不敢直接和李渊明说,他灵机一动,想了一个损招……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