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
第55节

作者: 关河五十州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支来自朝鲜的日军临时混合部队,成了压倒三间房守军的最后一根稻草。

  中国守军的最高指挥官马占山此时就在战场上。
  他看到,日军已完全占据了主动,正排山倒海般地冲杀过来。
  胜负已定,不可避免。
  江桥,是马占山梦想起飞的地方,是他荣誉的最顶点,只要还有一点坚持的可能,这个坚强的男人都不会选择主动放弃。
  但现在连这一点可能也没有了。
  马占山并不是一个喜欢蛮干的人。他清楚地知道,勇敢和颟顸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此时,主帅的决心相当重要。稍有犹豫,将会导致全军覆灭的后果。
  马占山下令:撤出三间房,沿最后一道防线蘑菇溪退却。
  但是撤退,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就犹如下山往往比上山难一样,撤退的难度常常远超进攻。
  这是因为一般而言,这时的部队士气最为低落,尤其害怕自己在撤退时落于人后,以歼被歼或被俘,所以特别容易陷入慌乱,一乱则溃不成军,反而为追兵所乘。
  后来的第二次淞沪抗战,也是撤退的时候一溃千里,结果弄得不可收拾,以致酿成极大损失。
  所以一个军事主官高不高明,攻城拔寨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会不会撤退才是一个真正的大考验。
  事实证明,在这方面,马占山是完全合格的。
  面对日军全面开花式的进攻,马占山仍然退得定定心心,有条不紊。各部队交替掩护,逐次撤出三间房,且并未受到重大损失,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奇迹。

  不仅如此,马占山还创造了另一个奇迹,那就是在撤退的同时,派出轻骑兵迂回袭击了多门的临时指挥部!
  敌方大举进攻,己方大踏步撤退,这往往正是敌方大本营兵力最空虚、防卫最松懈的时刻。
  走都走了,还要回头咬你一口。厉害吧。
  和马占山的预料差不多,大兴站的日军能派上场的,都到三间房前线去捞战功了,剩下来的兵少得可怜,且对中国守军反戈一击毫无心理准备。
  这支小型骑兵部队杀入日军临时指挥部,如同风卷残云一般把守敌消灭精光,临走时还捎带走了十几万日元作军费。

  作为日军最高指挥官的多门幸亏是到前线督战去了,这才侥幸逃过一劫,但得知消息,也已经够他惊出一身冷汗了。
  不过多门并非善茬,这个人的谋略和智商丝毫不低于他的死敌。在某种程度上,两人甚至可以说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几乎就在马占山派骑兵偷袭他的老巢的同时,一队日本骑兵也进行了精心伪装,然后悄悄出发,扮成东北守军的模样,一路快马加鞭奔来。
  一路上,面对近在咫尺的中国士兵,他们始终保持着高度忍耐和刻意低调,像一群忍者神龟,只顾低着头装熊,埋着头赶路,而周围的守军因为都处于紧张撤退之中,竟然没有人注意到危险就在身边。
  这伙骑兵跑得飞快,他们超越了所有能超越的掩护和后撤部队。
  终于,让他们追上了马占山本人!

  (147)

日期:2009-11-01 22:00:01

  遇到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是不声不响靠过去,然后掏刀,杀人。但是日军骑兵没有这个心理素质,见好不容易追到了目标,一个个原形毕露,争着抢着往前冲。
  此时,载着马占山的吉普车正在路上急驰。负责沿途保卫的少校副官忽然发现后面烟尘滚滚,扭头一看,一队骑兵正飞奔而来。
  这是一个异常的举动。副官感到情况不妙,命令停车,并立刻率领卫队保护着马占山冲上高地。
  只要仔细观察,日本人还是日本人,那一双双贼溜溜的眼睛,怎么扮中国人都不像。
  既然已识破真相,狭路相逢,先下手者为强。马占山的卫队都是从部队里挑选出来的神枪手,居高临下,一顿排子枪打过去,顿时把这支兴冲冲的敌骑兵打得人仰马翻。

  自己偷袭变成了被人家伏击。日军傻了眼,又听见周围枪声大作,害怕被撤退部队围拢过来遭到歼灭,仗着座下马比较快,赶紧的溜的溜地跑了。
  马占山撤出了所有防线,退入省城。
  他并不打算坚守这座城池。齐市并无高大城垣可以让他凭险据守,马占山准备率部向海伦一带转移,那里是产粮区,能够解决部队粮饷问题,可以让他东山再起。
  在撤退前,他遇到了一个难题,那就是手下还有500名日俘。
  马占山考虑了一下,将日俘全部释放,并留给即将进城的日军将领一份声明,言明自己遵守国际公法,未杀战俘一人,请对方也照此办理,宽待俘虏及城内未及撤出的伤病员。

  显然他大大高估了日军的文明程度。
  日军对自己的士兵尚且苛刻无比,哪里肯掏粮食来给你养战俘,更何况江桥一战,他们刚刚吃过大亏,报复还来不及。
  马占山前脚刚走,日军进城部队就把伤病员搜出来杀了个精光。
  这是一支骑兵部队。领头的叫多门。
  此多门非彼多门,他实际上是小多门,仙台师团师团长多门的亲弟弟。
  可这位要说了,三间房一战,蹦哒得最欢的人里面,没这位仁兄啊。
  这就得看老多门的功劳了。

  眼看省城倾刻可下,大功将成,老多门并不是一个圣人,一捉摸,肥水不流外人田,便宜事不给弟弟还给谁。
  于是第一个进入黑龙江省城的便成了小多门。
  要不是老多门开了后门,日军里面,天野、长谷,还有那个朝鲜军,哪个是省油的灯,可以说排队都轮不上他。
  正所谓朝中有人好做官,军中有兄好为将。小多门当然能够体察兄长的一片苦心,所以抓住机会,一心要多拿人头回去请功。马占山跑了,他就砍了那些来不及撤走的伤病员。
  杀完了人,他率骑兵继续出城追赶马占山,想把这颗最值钱的脑袋也收入自己囊中。

  可是要追的话,总得有个目标,在城里搞杀人比赛耽误了时间,一出城都不知道马占山跑哪个方向去了。
  不用急。在这方面,马占山是很善解人意的。
  你不是不认道吗,来来来,我给你指,连服务费都不用付。
  日军前哨在路上捡到了一些可疑物品。
  既然是可疑物品,那就是与普通军人平常所用之物不一样的。

  只见里面有手杖,有大烟枪,有各种各样的烟具,把个小多门看得眼花缭乱。
  随队汉奸认得,说这可能就是马占山的私人物品。
  和很多东北军将领一样,马占山虽称英雄,也离不开抽赌二字。
  很显然,逃命之人不可能带很多东西。烟枪再好,也没有性命来得重要,所以马占山沿路把它们给抛弃了。
  一切都很清楚了,马占山究竟在往哪个方向逃命。

  沿着这条路追嘛。
  不幸的是——上当了。
  (148)

日期:2009-11-02 09:28:14

  我说过,马占山的撤军是有很多道道的。
  除了爱掏人老窝外,他还喜欢布疑阵,留伏兵。
  扔大烟枪的那个方向,与他撤退的方向正好相反,而且早已撒下大网。
  可惜小多门并不清楚这一点。他倒是知道临时指挥所被马占山端掉的事,不过他机械地认为,这应该与他毫不相干。
  我是兵强马壮的前锋,不是兵力空虚的大本营,怕什么呀。
  考虑到马占山的脑袋只有一颗,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他甚至拒绝了其他联队的配合,自己带着骑兵就撵了上去。

  话说小多门带着骑兵紧赶慢赶,总算追上了,不过不是马占山本人,而是他麾下的步兵第三旅徐景德团。
  徐景德的部队走得很慢,而且似乎还带着辎重,怎么看都不像一支担任殿后任务的轻装部队。
  小多门感到很意外。
  都说马占山的部队厉害,我看也就这样吧。要是大哥早点重用我,小小江桥哪用得着打到现在。
  小多门的参谋长显然要更机警一些,立即提醒他,路边有很多又深又密的芦苇丛——听说马占山极善用兵,要是在这里藏一支伏兵的话,我们就麻烦了。
  小多门深以为然,命令部队停止前进,指挥机枪手对芦苇丛进行密集扫射。

  打了一会,里面什么动静也没有。
  真是多虑了。此时小多门倒真有些瞧不起那个把自己老哥弄得一筹莫展的马占山了。
  他的心情仿佛当年华容道上的曹丞相——吾不笑别人,单笑周瑜无谋,诸葛亮少智。若是吾用兵之时,预先在这里伏下一军,如之奈何?
  这个既无谋又少智的马占山,究竟有什么可怕的呢?
  小多门挥队继续向徐景德团杀去。这个刚刚在省城里过足瘾的杀人狂,准备再次完成对中国军队的屠杀。

  徐景德很满意地注视着小多门进入了自己的圈套,随即传令吹冲锋号。
  小多门没有想到徐景德敢反包围自己,更想不到从两边的芦苇丛里一下子冒出来那么多人——一个个赤膊上阵,怒目而视。
  不是已经火力侦察过了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