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老兵回忆录--森金千秋 华中战记》
第40节

作者: banduck
收藏本书TXT下载
  命令受领班占据的房屋是风台最大的一户人家,床、桌子等家具都很漂亮,客厅里还摆着书架,我和绫园兵长(鹿儿岛人,小学教师)两人在书架上找到一本春宫书,看得还挺带劲。这里交通闭塞,电灯、报刊、学校、邮局全无,也没有收音机、电影等娱乐设施,这种书算是他们的“精神食粮”了吧。
  村子里一开始只有老人和病人,其他人似乎都躲了出去。因为队部驻扎进来后并未发生抢掠行为,村民渐渐都回来了,看来日军烧杀抢掠的行为是“出了名”的啊。

  里屋回来了一位穿着黑色衣服的二十五六岁的年轻女性,长得有点像云梦时期的叶夫人,她对日本兵很警戒,当然也成为了命令受领班的话题。一天下午两点多,我到村外的一个台坡上散步,正好碰到她洗衣服回来,她见到我吓了一跳,手上的笸箩掉落到地上,衣服堆里露出了一个油纸包,是把手枪。我安慰面色苍白的她不要惊慌,并捡起手枪交还给她,告诫她不要被别人发现,她很感激,和我聊了一会。她说她叫王淑贞,丈夫是国府军的军官,我则告诉她战争快结束了,她和丈夫就快团圆了。

  这次作战预定时间是一周,29日回到原驻地。27日下午三点命令发出,28日上午九点开拔返回沙市。
  我这两年似乎有点桃花运,和不少姑娘有过或深或浅的交往,不过最后总是突然分别。本想在离开前再和王淑贞见上一面,但是村里却看不见人影了,他们似乎害怕日军临走之际会采取些什么手段吧。
  出发没多久,我发现装有命令文件的挎包遗忘在了屋里,绫园兵长陪我回到村口,我独自前往大屋取挎包。此时,村民们已经返回了村子,一些人甚至拿着菜刀对我表露出了敌意,好在王淑贞突然出现为了解了围,还把挎包带给了我,在她的帮助下我得以安然地出了村子和绫园兵长汇合。

  日期:2022-01-11 09:59:26
  64.再见沙市
  说起桃花运,我还记得沙市的一位叫张庆兰的女子。
  1月末,第5中队接替了十里铺的警备,我们中队撤回到沙市大队部,我和张庆兰第一次相遇是在2月的一个下午。
  枯水期的扬子江边有大片裸露的江滩,成了绝好的洗涤场,天好的时候,那里会聚集不少洗衣服的女人。那天,作为服装主任,我正带着中队的几个士兵在江边洗涤仓库里的脏衣服,突然一件蓝色的衣服漂了过来,随后一位脸色有点苍白、楚楚动人的姑娘也跑了过来,卫生兵出口上等兵追出一段距离把衣服捞起来并交给了我。这是我们第一次见面,当时没想到后来还会和她相遇呢。
  过了几天,我独自到华人街散步。当时部队有规定,日本兵不得进入华人街,不过我为了了解中国人和中国文化,还是要去走走的,虽说是禁止,但有人引领或带着袖章是可以踏入的,华人街就在警备队边上,要进去太容易了,所谓规定也是名存实亡的。
  路过一家酒庄,我看到店里挂着好些书法,便进去观摩。一位50多岁的老板从里屋出来和我攀谈起来,这些书法都出自他的手,我们谈起书法里的唐诗、谈起李白、谈起地理典故,还涉及到了日军里的教育情况,我告诉他部队里有一名专攻东亚史的学士兵,能懂唐诗,我的许多知识都来自于他,老板听了十分惊叹。闲谈之间,一位姑娘端了茶水出来,居然就是上次江边洗衣服时碰到的姑娘。从老板的谈话中得知,姑娘叫张庆兰,22岁,已经嫁了出去,因为得了结核病暂时住在娘家。

  老板叫恒崇仁,庆兰是他的独生女儿,我就这样和恒氏父女成了朋友,我们的话题也从文学、历史涉及到了国际情势和战争,不过关于战争的话题都是我单方面的判断,他虽很感兴趣,但却并不多言。出口上等兵也跟我去过几次,给姑娘注射了维他命补充些营养,希望帮助她恢复身体。
  日期:2022-01-11 10:09:14

  三月下旬,我所在中队纳入了第39师团的指挥之下并赶往了北方200公里之外的襄阳地区。
  这次行动是为了配合进攻老河口米国飞机场而牵制第5战区的行动,第39师团抽出了4个大队,加上调来的4个大队,共计8个大队4000人,目的是深入国军地域、展开进攻。
  我又作为留守人员与相田准尉等20人留在了沙市,在中队出击期间,自由时间更多了,去恒氏家里也更勤了。
  日期:2022-01-11 10:11:05

  四月上旬,第39师团在襄阳地区完成作战任务,回到警备区域后方的荆门地区集结。我所属的第1小队也没有返回沙市,而是在荆州集结,似乎是准备随第39师团再次行动。
  日期:2022-01-11 10:15:14
  但是,第11军军部依然要确保襄西地区,为了接替第39师团,自然又是从其他地方抽调转调兵了,第132师团由此诞生,第1小队留守人员也被分配了五个名额,我便是其中之一。
  和我关系不佳的相田准尉已经接替了回国的饭野准尉负责人事,我就这样又成了转调兵,出口卫生兵也和我一起。我和出口临行前最后拜访了一次恒氏,随后便告别了沙市,前往新战场——西北40公里的紫金岭。
  (第八章完)
  日期:2022-01-12 09:04:25
  第九章 败战(1945年4月)
  65.终战前后

  我们最后在华中前线宜都县紫金岭迎来终战,45年9月后撤到天门县集结,在那里缴械投降。
  调去满州的第39师团长期在襄西地区警备,42年10月又从第13师团接手了宜昌、当阳、荆门地区,兵力却只有第13师团的一半,在华中西部最前线抵抗了数十倍国府军的多次反攻。
  在第11军于1944年5月发动的湘桂作战中第39师团并未出动,其原因是没有合适的部队来接手宜昌、当阳地区的警备,中国派遣军握有这么多部队,现在也捉襟见肘了,为此不少警备地域只得放弃。
  由于形势告急,为了补强薄弱的苏满边境防御,大本营只能临时抱佛脚要求中国派遣军调出四个师团派往满州。当时中国派遣军的主要力量都归在第11军指挥下,湘桂作战后,战线延伸到了湖南和广西,而填补空缺的第34军麾下全是独立混成旅团,能调动的师团只有第39师团一个。冈村宁次大将为了响应大本营的要求,决定从麾下27个师团中抽调包括第39师团在内的兵力送往满州。
  不过,宜昌、当阳是武汉防卫的重要据点,因此第39师团留下了近三分之一的兵员作为新编成的第132师团的基干。我转去的第602大队有大量广岛、山口、岛根出身的士兵,让人产生了时隔四年之久回到家乡部队的错觉。
  新师团基本由转调兵组成,相当于丙种师团,连炮都很少,如果遭遇中国军队的反攻,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结果。我离开沙市的时候就已经做好战死紫金岭的准备了。从整个战局形势看,这个判断并不算夸张。
  第39师团最早据说是准备开赴上海方面,作为抗击美军登陆中国大陆的核心力量的,后来考虑到美军登陆的可能性不大,所以调往了满州。相比之下,第132师团算是“幸运”部队了,12000官兵所日夜担心的中国军队总反攻直到终战也没有发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