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大宰相的丰功伟绩,传奇人生:山人宰相李泌传奇》
第35节

作者: 星之何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不久,李将军又秘密派人使用诈降之计,谎称我们城中已经弹尽粮绝,借以引诱叛军,使其毫无防备。然后,我军秘密挖掘地道,一直通到到燕军营地之下。

  受降那天,燕军喜气洋洋,纷纷结队,观看投降仪式。
  突然之间,一声巨响,山崩地裂,叛贼营地突然塌陷,压死一千多人。我军乘机进击,大获全胜。凡此种种,难以言尽。
  正月以后,安禄山叛贼暴死,安庆绪僭位。史思明奉命回范阳镇守,太原之围才放松了一些。”监军兴致勃勃地讲道。
  “朕真是热血澎湃,也想上阵杀敌了!河东方面呢?”李亨也听得十分兴奋,高兴得拍着大腿。
  “陛下,河东方面,郭子仪将军大军也大获全胜。

  在内应帮助下,郭将军向叛贼崔乾祐发动攻击。城中居民群起响应。燕军招架不住,只好仓皇撤军。详细战况,奴才慢慢为皇上道之。”
  好消息接连不断,李亨的眉头舒展了开来,他激动得彻夜难眠。不久,江淮赋税物质等也陆续运到,长安居民也纷纷背离燕军,日夜不绝。
  因此,李亨心中又有了更大的打算。
  日期:2011-01-24 18:14:30
  第九回 李泌良策安天下 李亨急谋收二京(1)

  1
  757年,唐政府军终于集结完毕,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
  当安禄山被杀的消息传来,皇帝李亨的心情尤为迫切,他恨不得一口气就能够消灭叛贼,夺回二京。所以,李亨急急忙忙召集文武百官举行御前军事会议,商讨下一步的具体的进军方略。
  群臣们的意见与都与皇帝李亨的意见是出乎意料的一致,他们都赞同首先攻击二京,然后扫清残敌的谋略,几乎没有一点反对的声音。李亨对此极为欣慰,不免有些洋洋自得,沾沾自喜。
  可是,李泌发言,却重提了从前在彭原的战略,令李亨深感意外:

  “陛下啊,现在朝廷的大军云集,我军准备非常充分。
  微臣建议,我们应当派遣安西大军及西域各国蛮族部众武装,依照当初微臣与陛下制定的彭原对策,沿着西北边塞,向东北方向进击。自妫川郡,密云郡出发,南下夺取范阳,首先使叛贼的老巢覆灭。此为上策。”
  李亨见李泌当众反对自己的意见,立时有些不高兴。
  他晴朗的脸色一下布上阴云。他反驳道:“先生的计策的确很好,运用于当初的实际很是恰当。但此一时,彼一时也。
  现在,天下的局势已经大大有利于我军,因而我们的策略也应该因时而改变。

  而今,朝廷各路勤王大军已经到齐,我军斗志昂扬,士气旺盛,兵强马壮。进军所需的捐税物质,马匹辎重也都运来。我们正应该趁着锐利的士气,直捣盗贼的心脏二京。
  这样做,就可以大大激发人民士气,狠狠打击叛贼气焰。
  如果不这么做,反而行军数千里,远到东北边塞,先去夺取范阳,岂不是绕得太远,与胜利的战略南辕北辙吗?
  先生啊,朕以为,你的战略,放在如今,显然已经有些过时,恐怕不行啊!”
  群臣也大声呼好,李亨更感得意:“皇上英明,好计!好计!我军军势强大,叛贼根本就无法招架,只会一败涂地。皇上深谋远虑的战略切中安禄山叛贼的要害,实在高明至极!”
  李泌的脸上掠过一丝阴影。但为了国家大局,他又不得不据理力争。
  他不顾皇上的不快的脸色,继续说道:
  “陛下,请原谅微臣的固执!微臣并不是想一意孤行。陛下的战略,的确目光远大,很有道理!

  我们的军力强大,的的确确,正如陛下分析的那样,用我们现有的军队,直接攻击叛贼盘踞的二京,当然可以轻而易举地攻克。
  但问题是,这样做,必将遗留重大的难以彻底解决的后遗症:大批盗贼见势不妙,他们就会慌忙撤退。他们退回自己的老巢范阳,各股盗贼势必聚合在一起,盗贼的力量势必转弱为强,我们反而会陷入困境。这不是谋求和平安宁的长远之策!”
  李亨的脸色更加阴沉下来,他感到有些诧异。他没有想到李泌居然会在朝堂御前会议之上不顾自己的面子公开反对自己,而这并不是李泌平时为人处世的风格。
  平心而论,李亨在私下也承认李泌的计策的确是最好的,可以达到一劳永逸制敌的目的。但他为什么那么急于攻占二京,这点自己的心中的秘密却无法对人公开说明。
  自己虽接受群臣的拥戴,登极称帝,但如果没有为朝廷建立盖世奇功,就像父亲当年那样,也难以服众,就是登极的合法性与登极合理性也会受到天下人质疑。这点是李亨私底下最为担心的。

  自己的兄弟——太上皇的儿子是那么多,谁知道会不会再次出现一个如李璘一样的兄弟与自己争权夺利呢?这就是李亨决心一意孤行的内在原因。
  李亨忍住心中的怒火。他耐住性子,缓缓地问道:“既然先生这么说,就一定有先生的道理。请先生细细为朕以及爱卿们剖析之,以释朕与众位爱卿的疑虑。”
  李泌从李亨的语言和神色中,已隐隐嗅出了一点火药味。
  但他仍耐心地向皇上及众臣解释自己的主张,希望皇上不要急于求成,能够深刻领会自己一力坚持的原因:
  “陛下啊,微臣并非固持己见,刚愎自用,非要强词夺理地认为自己是对的,而是微臣有充分的理由和根据啊。

  陛下,你知道,我们讨伐安禄山叛贼所仗恃的大军主力,都是西北边防军和各蛮族部落的军队。
  他们军队的共同特点是:能够忍受寒冷,却难以忍受炎热。如果我们趁着他们刚来的一股锐气,直接攻击安禄山已经疲惫的军队,当然可以轻而易举地战胜,夺回二京。
  然而,摆在我们面前的实际情况是,现在春季已经来临,两京的气候,已经逐渐转暖。
  如果战事稍稍不利,盗贼们受挫,他们就一定会收拾自己的残兵败将,逃回他们的北方巢穴去。这样,就会使叛贼的力量重新集中到一起,使我军的攻击不利。
  另外,关东地区更是渐渐炎热,西北边防军和各蛮族部落军因不能适应炎热的气候,必定会发生瘟疫和疾病。他们行军作战就会遭受到疾病困扰等无法克服的困难,而影响大军的士气。他们必然会不去追击叛贼,而是渴望早日班师,退回他们各自的后方基地。大军归心一动,势必难以挽留。

  这样,西北边防军和各蛮族部落军的力量就难以充分运用。
  盗贼呢,却恰好相反。
  他们回到自己熟悉的老巢,就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他们休养补足士卒,喂饱战马,做好各项战斗准备。
  等到攻击的政府军撤退,他们定会再度南下。
  最终造成的局势就只能是:敌我拉锯,战争没完没了,人民始终不得安宁。

  所以,微臣坚持认为,我们不如先派西北边防军和各蛮族部落军到寒冷地带作战,先行扫荡盗贼的巢穴。这样,就可以使盗贼进无可进,退又无家可回。
  最后,他们势必只有投降归顺或被彻底消灭,此为上策。请皇上三思!”
  “先生,朕的计策,大臣们和西北边防军以及各蛮族部落军都很支持,朕意已决!”李亨依然固执己见,拒不采纳。
  “陛下,”李泌还想坚持自己的意见,“大臣们赞同,是因为他们畏惧陛下的威严,不敢冒犯龙威。西北边防军和各蛮族部落军都很支持,是因为他们贪图掠夺二京的财物和皇上的赏赐。
  我们与其那样长期地与叛贼作战,不如直端敌军的老巢,一战解决,一劳永逸。”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