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史上最牛的官二代(大隋唐第一卷连载)》
第20节

作者: 老肃2009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1-29 08:02:21

  ● “书生”怎能指点江山
  ——大隋能臣录之一:李德林
  在杨坚的眼里,没来得及穿上黄袍的前朝皇族也要灭门。
  这会北周静帝宇文衍已降为介公,原北周宗室诸王也一律降爵改封为公。不过不管是什么名称的公都是寓公,大门不得乱出。
  内史监虞庆则是个心狠手辣的人,力劝隋文帝将北周帝室宇文氏斩尽杀绝。
  对于这个建议,尚书左仆射高颎、邗公杨惠都举手投赞成票,理由是先下手为强,彻底断了宇文氏复国的念想。只有饱读儒家书的李德林苦苦争辩,认为不能那样做。杨坚的脸色立刻阴沉下来:“你只是一介书生,不值得和你讨论此事!”
  于是,北周文帝宇文泰的孙子、孝闵帝宇文觉的儿子、明帝宇文毓的儿子、武帝宇文邕的儿子以及宣帝宇文赟的儿子,全部被杨坚下令处死。
  三个月后,隋文帝又暗害了北周静帝,一面假惺惺地鳄鱼抹眼泪为小外孙举行隆重的葬礼,一面又找来静帝的远支族人宇文洛充当他的后代。
  看来,杨坚是个心里记仇很深的人,就因为屠杀北周帝室这件事,李德林的官品职位此后再也没有升迁过。
日期:2012-01-29 08:03:11

  李德林是博陵安平人,安平在今天的山东淄博市东。出身于书香门第的李德林聪明伶俐,小时侯即通翰墨,被人们称为“神童”!当时东魏有个叫高隆之的大名人,他看过李德林写的文章叹为观止,评价说:“如果再给他几年时间,必为天下伟器。”高隆之这句话具有超强的广告效应,放到今天能抵CCTV的黄金时段三十秒广告联播,于是在东魏的京都邺城立刻刮起“李德林旋风”,邺地名流人士像看火星人一样纷纷赶往安平,一睹“天下伟器”的童年风采,车轮滚滚,人马喧哗,月余不绝,把邺城通向安平的大路都碾得坚硬如铁。

  李德林到了十五岁,五经文典,无不通晓,而且仪容秀美,谈吐风雅,加上写得一手好文章,成为士大夫与知识分子文学社团的骨干人物。以一部《魏书》传世的史学家魏收时任朝廷常侍,他通过高隆之捎话给李德林的老爸:“贤子文笔,终当继温子升。”魏收与当时一级作家温子升、邢子才并称为世间“三才”。
日期:2012-01-29 08:04:23

  魏收曾为北魏节闵帝元恭写过《封禅书》,挥笔便就,不打草稿。当时人惊奇地说:“魏收的文才,虽曹子建的七步之才,也超不过。”可魏收并非德艺双馨,他还干过这样一件事,他要去南朝搞文化交流,有人托他带一些文章到江南给传传名。结果走到长江中间,他把人家的文章全投入江水之中,并振振有词地说:“吾为其藏拙。”魏收最恶心人的事情是在奉旨编《魏书》时就扬言说:“看看谁敢跟俺魏收作对?我抬举他可以让他上天,按压他可使他入地狱!”结果,魏收的亲朋好友一概青史美名扬,仇家则要么不载入史传,要么就是不加褒美。待到北齐灭亡后,魏收的仇家立马便把他的坟茔给刨了,尸骨抛于荒野。

  高隆之大笑说:“魏常侍是嫉贤妒能啊!”有这么多大腕文人捧着,李德林的老爸也极为得意。可他并没有看到望子成龙的那一天,第二年就呜呼哀哉了。
  李德林亲自驾车拉着灵椁回故乡葬父。时正严冬时节,河北的大地上天天刮着白毛风,李德林穿的是单薄的麻衣,足不御袜,在刺骨的寒风中为父守墓。村里人人都对李德林十分钦敬,逢人便讲孝子故事,从此他的孝子大名传遍天下。
  老爸去世后,老妈也病倒了,李德林遂留家侍母,不再远游。后来及至母病渐愈,李德林才改变初衷,要到官场潇洒走一回。
日期:2012-01-29 08:05:33

  北齐任城王高湝素慕李德林的才俊大名,保举他为秀才,还特别写信给尚书令也就是国家组织部部长杨遵彦,向他极力推荐李德林,信中说:
  “燕赵固多奇士,此言诚为不谬。今岁所贡秀才李德林者,文章学识,固不待言,观其风神器宇,终为栋梁之用。至于经国大体,是贾生、晁错之俦,雕虫小技,殆如相如、子云之辈。今虽唐虞世,俊义盈朝,然修大厦者,岂厌夫良材之积也。”
  任城王高湝把李德林同志把比作西汉时期有治世方略的贾生、晁错,文笔又不逊于西汉的大文豪司马相如和杨雄,这么高的评价定语十分罕见,可见他对李德林的推许之重。

  有了这封介绍信,李德林轻松步入北齐国的政坛,先进入丞相府,被授以行参军之职。后授给事中,直中书省,参掌诏诰。齐后主时期,李德林的官运也可谓是一路亨通,与黄门侍郎颜之推共判文林馆事,兼中书侍郎,文化教育及国策宣传一把抓,没过多久又授仪同三司。
日期:2012-01-29 08:06:24

  周武帝宇文邕率大军攻破邺城灭掉齐国后,点名道姓要找李德林,特令小司马唐道和到李德林的寓所,宣旨慰问,告诉他:“平齐之役,就是为了你一个人!”
  这般盛誉怕是只有与当年秦王赢政派大兵攻打韩国讨要韩非相媲美。
  就这样,周武帝把李德林带回长安,让他做自己的大秘。宇文邕一次高兴地对文武群臣讲:“我久闻李德林的大名,一直把他当成是天上人,谁知今日竟能网罗在手下,为我作文书,太不敢想象了!”神武郡公窦毅那会儿还叫纥豆陵毅,他凑趣地说:“臣闻一些明王圣主,以得凤凰麒麟为瑞兆。瑞物虽来,不能使用;像李德林这样的,既是祥瑞而且有用!胜过凤凰麒麟远矣。”周武帝大笑说:“确实如你所说的一样。”

  李德林自归周后,仕途仍然非常顺利,受到的待遇胜于在齐之时。
日期:2012-01-29 08:07:23

  按理说,李德林是个文化人,应该有知识分子的傲骨,不侍二主才对。其实不然,战乱时期,天下纷崩,那些有抱负的读书人都想施展才能,建立其不世的勋业,留名后世。
  估计在李德林看来,不管是胡人还是汉人,只有选择有作为的国君去踏踏实实地干点实事才是他最大的愿望。
  新主子杨坚是汉人,李德林不免要更加卖命地干活了。
  在杨坚登基前,李德林为他出了两个至关重要的主意。没有第一个主意,杨坚不可能将北周的朝政大权独揽在手;没有后一个点子,攻打尉迟迥的前线则会乱成一锅粥,后果更不堪想象。
日期:2012-01-29 08:08:13

  李德林成全了隋文帝的帝业,可杨坚骨子里就是个过河拆桥的家伙,对于李德林的直言不讳,他反感至极。
  显而易见,李德林想的是新朝国策宜采取王道政策,而杨坚想推行的是霸道路线,即法家韩非那一套。
  所以,李德林与杨坚的关系不拧把才怪!
  如果说,李德林未来的仕途变得暗淡,也只能怪他个人书生意气,心太软了!
  搞政治的不心狠哪成!
  试问一下,古今中外的政治家有几个不狠心?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