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80后女生看房地产那些事儿》
第10节

作者: 千岛之滨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里普及一下,我再三反复的一件事——儒教还没有统一天下。这是刘彻文治中被最最称颂的地方,虽然那时候殉葬是很普遍的事,但是改嫁也很普遍。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刘彻他妈姓王,他舅舅姓田,这原因其实就是他外婆改嫁了,同样他妈的第一个男人也不是他皇帝老爸(虽然汉书和野史记载,但我还是谨慎一点),他姨和他老妈被他外婆强行送到宫里。当时他妈在民间还有女儿,金某某还去他外婆地方讨要,结果谁叫他老婆是给皇帝了呢,试问谁敢和皇帝争女人?所以那时候,女性还是没有被封建教条所束缚的,天性自然。想想卫青最后位极人臣还不是和寡妇公主结婚了,对不对,从这一点上说,汉朝还是比较人性化的。

  自古有明君就一定有名臣,这就是为什么后来很多臣子争着想劝谏一个明君出来的原因。因为明君记入史册的同时,也会把自己万古流芳(其实人爱名,这个是天性,咱不能说什么)。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身边有很多人,唯独缺一个经济学家。汉武帝比他幸福很多,第一他爷爷和他爸伟大的“文景之治”休养生息,给他建立了很好的经济基础,第二他姐姐和亲给他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第三就是上天赐给他一个绝对优秀的经济学家——桑弘羊。在这三个完美条件的配合下,小猪同志他不想富是很难的。但是有一天他发现了,不但他富了,而且有比他更富的,那就是他的宗室兄弟叔伯们,“朕富有天下”这不是随便乱说的,所以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抢!说好听叫做推恩令。

  其实刘彻是真没办法,为什么!你看看诸侯竟然可以造钱,用现在的话来说,这叫伪钞,全国的经济总量竟然皇帝不知道,动不动诸侯自己造点钱搞点小金库,积少成多爆发通货膨胀,你就是想抑制也没个办法。还有就是那些蠢蠢欲动的诸侯,在家里搞点什么类似现在日本的自卫队,也不想想这不是明摆的地方正规军,你说刘彻的眼睛里岂能容下你这颗大沙子。最最让刘彻上火的就是盐铁,铁咱很明白可以造兵器,盐在当时可以最富的象征。回忆一下《红河谷》,里面那个壮汉用了多少条毛皮换了那么一袋子盐,再回忆一下《李卫当官》盐商富不富你就明白了,电视剧是可以参考的,但是戏说的咱可以不理,旁证是有一定道理的。于是刘彻同学有划时代的眼光,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告诉诸侯们,我们要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国有性质的企业体制——盐铁场和酒类专卖,第一个国资委主任就是小桑同学。原本这是一个可以令柏拉图同学叫做理想国的现实版,或许被马克思同学立为“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探索”的伟大国度,却在小刘同学的一大爱好之下渐渐走向了破灭——小刘同学爱打架。

  电视剧有个不太好的地方,就是总把小刘同学描绘成多么有恋姐倾向的小朋友,因为小时候他爸把姐姐给匈奴当老婆了,所以一心想报仇。其实小刘同学姐姐多的是,他亲妈一生就三个,还不包括他爸的其他老婆,所以不要太渲染悲情色彩(在下一篇文章里我会讲到,草原民族的悲哀,先透露一点,他们其实挺可怜的)。之所以说小刘同学天生爱打架,这是有迹可循的。先是和宗室打,打完了接着和匈奴打,最后没事找事和儿子打,他的一生就这么和女人斗,接着和别人打架度过的。所以幸好有桑弘羊这样的理财天才存在,加上他爷爷和他爸给他留点私房钱,你以为他还真有本事把匈奴打趴下?看看他重孙辈(我不太会派辈分,小猪是第七位,)汉元帝(第十一位)的时候还不是把王昭君给匈奴当老婆去了,所以小猪同学一生都在瞎忙活。电视剧有一点满写实,就是讲小猪同学打了那么多年终于明白自己不对了,弄了一个罪己诏,派了四个顾命大臣以为可以托孤,其实越托越乱,最后托的儿子都没有了。

  -------------------------------------------------------
  还有一部分续没写完

日期:2010-01-20 09:19:35

  第三个,唐太宗。估计这位是大家觉得名声最好的皇帝了,虽然他的花边新闻比较多,而且他手下的名臣都个个被后世称道,可是为什么他还是比较昏呢?原本我想写明孝宗,因为他也是一代明君,起码人家天生国号就是“大明”。他们两个的最大特点,就是比较不会养儿子,这一点连我后面要说的小玄子同学,以及无可奈何被天然舍掉的开国皇帝隋文帝也不例外。

  明孝宗活地比较辛苦,因为他老爸被一个万贵妃守着,自己小命在多少人的庇佑之下才保住,所以估计是童年的阴影,长大之后和张皇后一直过着一夫一妻制的生活。这一点明孝宗可以教会很多成名的男人,“我只是犯了男人都会犯的错误”这句话是多么的不靠谱。同时他老爸真的把大明朝玩的够呛,留下一堆烂摊子,这位老兄前朝太幸苦,所以儿子的教育严重忽略。自古慈母多败儿,可别忘了,这位张皇后还是个醋坛子,严防死守不能有其他派系的皇子出现,所以太子同学的教育一直处在两位家长的盲点地区。长大后的朱厚照同学,没有了束缚,那叫一个玩,玩到最后连香火都没留下,更酷的是他的堂兄弟海选出来的嘉靖皇帝,“国本之争”那叫一个精彩,鼓掌,明朝就等着玩完。这是没儿子的悲剧,但有儿子、儿子很多,也会产生悲剧。

  回到唐太宗身上,其实他和康熙最相似的地方就是虎父无犬子。问题是他们不是普通的父子,首先他们是君臣。唐太宗和康熙难兄难弟的地方就在于两位的太子都是等不及要踩着老爸往上,结果自己都被圈了。姜还是老的辣,所以宝刀未老的老爸们一出手就把这个兔崽子收拾了,顺便拔出萝卜顺带泥,一竿子党争一起算了。穷凶极恶的儿子们真的很多,同时他们老娘后面的背景支撑着,什么叫嫡系,凡是敢闹事的基本都是皇后的儿子。康熙皇后的儿子只有一个,而且没有人说一定要皇后的儿子可以当皇帝,不然铁定轮不到他自己,所以他儿子的故事就精彩多了。太宗的儿子们就比较悲剧,遇上一个很恐怖的爹。

  太宗一辈子最大的阴影,估计就是杀兄弑弟上,他应该没少做噩梦。同时您还别忘了,这位老兄是把老爸“尊”起太上皇,才提前登基的,所以这位老兄一辈子就一股斗志——时刻准备着,防止被别人害死。现在的书都对李建成和李元吉两兄弟没好词,其实太宗兄弟干了一件全天下都不耻的事,改史书。看看人家汉武帝多狠都给司马迁腐刑了,人家司马迁照样也没好词,坚决不给看。曹操也不是好欺负的,但是史书照样没“篡”改。太宗这家伙不但看,而且还动手改,不但自己原创还兼任编剧,估计现在的电视连续剧编剧都要给他稿费。所以别管他是不是“天可汗“(这个花钱买“归顺”的事,请教南宋的皇帝,他最有经验了),和吐蕃是不是结亲(记住文成公主不是他亲生女,宗室女代替一下就意思意思,看看人家汉景帝多有诚意),有些事咱心里明镜似的。

  太宗很伟大,我知道,可是为什么在唐朝土地兼并这么厉害?而且唐朝的阶级制度很严重,虽然老百姓渐渐富裕起来,但是矛盾越来越多了。唐朝确实富,来留学的学生不少,文化交流如此昌盛,可是为什么衰落地越来越快?一个无法传承的皇帝,家教有问题的皇帝,内部斗争厉害的皇帝,他恰恰忘了“攘外必先安内”的问题。最后李大哥晕了,为了保住其他几个儿子,让羸弱的李治登位(其实原因很多,不只是李治为人比较平和),他忘了政治的毒害哪能放过如此脆弱的小儿子,人类的历史原本就是弱肉强食,可是他偏偏选择了走向弱势的李治。相反看看小玄子同学,选了多么彪悍的一个儿子。最后老李同志原本想万万岁吃了太多丹药,最后还是没顶住gameover了。总结他的一生,真的很辉煌,可是就是没选好接班人,让他抱憾终身。

  第四位,原本是宋太祖,但是他的“红烛斧影”的结局,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了。再说他原本就是开国皇帝,和秦始皇自家扩张有明显区别,所以这位老兄很自然的被Pass。那么最有实力的代表着就是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我一直在想是不是把他的孙子乾隆皇帝也列为明君,后来觉得彼是名君而非明。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