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报小编的投资笔记》
第19节

作者: 柔柔面面
收藏本书TXT下载
  昨日上午10点30分,A股中的重庆路桥逆势拔高,其后,重庆港九(10.40,-0.12,-1.14%)、重庆百货(38.28,0.08,0.21%)、重庆啤酒(23.49,-0.10,-0.42%)、桐君阁(10.26,-0.02,-0.19%)、渝开发(12.90,-0.27,-2.05%)等股票纷纷出现逆势异动。本报记者在发现重庆板块异动后,紧急联系各方人士,本以为市场资金仅冲着个股而来,不想回答结果却让人震惊,重庆有史以来最高密度的各路资本运作机构近两日正大量云集山城。

  一位和公募基金十分熟悉的市场人士告诉记者,博时基金、嘉实基金、华夏基金等大机构已先后抵达重庆。同时,这次公募基金公司前来人员规格比较高,都是公募基金公司投资总监以上人员亲自带队。该人士还表示,这30多家公募基金公司并非像以前那样从上市公司调研开始,本次却是从重庆的各部门着手,专门针对有国企背景的企业进行深度调研。

  而另外一位私募人士告诉记者,来自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大量私募也正在赶往重庆,其意图和公募基金一样,十分看好2010年重庆资本市场的发展。
  IPO、借壳等
  重庆今年大戏多
  对于各路机构看好重庆的哪些股票优势,上面那位市场人士告诉记者,这次各路机构从重庆企业IPO、借壳、资源整合到整体上市都十分看好,可以说这么大规模的机构赴渝是官方、公募、私募三方面力量在里面推动。
  一位券商的汪姓投行人士告诉记者,重庆资本市场2010年将上演大戏,除了已过会的重庆水务集团外,重庆轻纺控股集团可能将跟进,而2009年市场早有传闻的诗仙太白借壳一事也可能将成行。另外,包括重庆登康也有IPO的可能。
  同时,他认为,昨日重庆路桥的大幅异动可能和央企在澳门的南光集团将花20亿间接控股重庆路桥的传闻有关。而重庆路桥又拥有重庆银行股权,这无疑给市场带来了较大的想象空间。
  渝股炒作
  或不逊于海南板块

  平安证券分析师曾庆认为,昨日重庆板块领涨沪指1.5个百分点,成为市场上热门的区域板块,说明市场资金有备而来。作为区域板块中最看好的板块,虽然2009年有过几波炒做,但其市场价值仍未充分挖掘,后势爆发力将不小于海南、新疆等区域板块。对于个股,曾庆十分看好重庆路桥、渝三峡、重庆港九、四维控股(8.29,-0.05,-0.60%)、涪陵电力(9.81,-0.21,-2.10%)、渝开发、中国嘉陵(8.10,-0.05,-0.61%)、重庆钢铁(5.76,-0.06,-1.03%)的后期走势,但短线要控制追高风险。记者 李晶


日期:2010-01-07 15:11:39

  中午和我们这里跑新疆上市公司的同事聊天,还是看好新疆股今年的机会。我们同事推荐的是600256、600721
  天使的090确实不错,002092也是好股,前期说的600506我同事说可能要置换的业务不如先前预期的好,大家就不用太关注了

日期:2010-1-8 10:06:00

  000567浙江小盘地产,这两天走的强啊,可以看高一线

日期:2010-01-08 10:31:08

  这个文章很不错,看完有些启发
  揭秘ST股重组操作内幕 暴富背后风险不可小觑
  2010年01月08日 02:26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年底的一场轰轰烈烈保壳运动随着2009年的落幕戛然而止。S*ST恒立、*ST铜城忙着转让债务,*ST欣龙完成债务协商, ST波导变卖家产……为保壳,各家公司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而一旦完成保壳、借壳的工作,这些个股都有可能一飞冲天:2009年,*ST九发(6.58,0.18,2.81%)以30个涨停成为“涨停王”;2008年,ST长运因西南证券(18.45,-0.13,-0.70%)借壳连续45个涨停成为当年之最;2007年,大名鼎鼎的*ST金泰(6.43,-0.05,-0.77%)涨停神话不仅至今让人难以忘怀,其负面影响也足以警示后人。2010年,“涨停王”会是谁?暴利诱惑背后又藏有多少风险?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种胜利者属于少数局内人的博弈。且让我们细解那些在公告中无法看到的ST公司借壳故事。

  ⊙记者 应尤佳 ○编辑 全泽源
  借壳初衷 两种需求与“先打底仓”
  矿产主小莫手中有一个每年盈利数千万元的矿,虽然盈利稳定,但是他还是感到现金流紧张,于是便在各地四处搜寻壳公司以求借壳上市摆脱困局。在近一年时间内,他遍寻ST公司,却最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壳资源。然而令他意外的是,由于一年多来的找寻,他对国内的那些壳公司都有了不同的了解,使得他个人对ST股的投资精准无比。结果,虽然他的公司毫无收获,但是他本人却在二级市场上赚了一大笔。

  小莫是具有代表性的。虽然2009年IPO空前加速,创业板如期而至,数十家大盘的、小盘的公司先后上市,但是依然有许许多多像小莫这样的人在为自己旗下表现不错的资产寻找壳资源。
  “会通过借壳的途径上市的公司大多是些高不成低不就的公司。”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虽然也有不少例外,比如海通证券(18.56,-0.04,-0.22%)借壳都市股份可能主要是出于对上市速度的考虑,但是更多的公司选择借壳上市不仅是因为IPO的过程过于漫长,也是因为IPO的要求远高于资产重组的审批要求。”
  算上暂停上市的公司,两市ST公司超过百家,其中将重组定为公司战略的或将过半,这几十家公司的壳资源目前仍然是稀缺资源。因此,目前的事实是,几乎每个壳公司都能引来众多有意向的企业来洽谈。*ST九发在找到南山集团之前,谈了不下50家,而*ST华源在最终确定重组方之前也谈了二三十家。
  “借壳是有一整套玩法的。”这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他表示,一般来讲,借壳的目的是两种,一种是要真的把企业做大,一种就是为了套利。目的不同,操作手法也会完全不同。在定向增发制度实施之前,绝大多数的借壳上市出于后一种目的,因为当时无法再融资,难以通过资本市场的手段将公司做大,很多公司便沦为大股东的担保、借贷的工具。但是在定向增发制度实施之后,这一局面逐渐发生了变化,有不少公司借壳上市确实出于将企业做大的愿望,这对繁荣资本市场无疑有很大帮助。但由于上市的投资回报率太高,要杜绝纯粹为了套利而借壳是非常难的。

  “从操作上讲,如果重组方与上市公司大致确定了借壳的意向,便可先在二级市场上‘打个底仓’,收集到足够的筹码后,再开始推进重组工作,这样可以保证重组方在赚一笔借壳钱的同时,在二级市场上再赚一笔。”他向记者介绍。
  由于重组方和原实际控制人利益正好相左,所以谈判的过程往往非常艰难,这个时候就看双方的议价能力了。而这个议价能力一方面取决于重组方诚意,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上市公司壳资源本身的价值。
  买壳关键 债务重组与评壳标准
  “一个完全干净的壳,能值四五亿元甚至七八亿元。”一位长期从事ST股投资的市场人士向记者表示。但实际上,在现实案例中,很多壳资源无法卖到那么高的价格。
  小莫在寻找壳的过程中曾经碰到过一个各方面相对优质的“壳”,仅因为原股东无心恋战资本市场而匆匆出让,因此最后折算下来,壳资源也就以几千万元成交,原股东提出的条件就是要重组方将此前公司的一切“小尾巴”给收拾妥当。

  而这一点正是壳资源交易中非常重要的一点。*ST三联在易主之后,原东家三联集团过去的旧账不断翻查出来。实际上,对于一家绩“忧”公司而言,其中隐情不足为外人道,因此,遮“阴”挡雨有的时候会成为旧东家对新东家提出的重要要求,而对于新东家来说,若无需增加太多重组成本,那么何乐而不为?
  无论是对于买壳者还是投资者来说,对于ST公司的取舍,在业内都有一套完整的评价模式。壳资源好坏的首要评价标准就是债务水平。“债务越小,壳就越好,这是毋庸置疑的。”前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ST公司借壳上市无外乎债务重组、资产重组两个部分,债务重组是一切的前提。”他告诉记者,“在ST公司借壳过程中,债务多是件非常麻烦的事情,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债主,有时需要一个个谈,有时需要集体开会谈,开会的时候有一个债主不答应后面的事情就会很难办。”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