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报小编的投资笔记》
第6节

作者: 柔柔面面
收藏本书TXT下载
  通化东宝现金流情况良好,重组人胰岛素及制剂项目还获得贴息补助2000万元。据悉,胰岛素二期7000万支制剂生产线GMP认证将在年底前完成,有利于提高产能。招商证券(32.31,-0.30,-0.92%)分析师张明芳表示,“医保付费谈判机制的建立,将推动公司胰岛素国内市场实现向中心城市大医院突破”。
  医疗器械:鱼跃医疗六产品国内第一
  我国的医疗器械市场增长势头迅猛,2000年至2008年医疗器械行业年均增长率达到13%-15%。国家新医改和医疗器械产业政策扶持,以及医疗技术的进步等,预计2010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总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行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主板上市公司包括万东医疗(10.62,-0.11,-1.03%)(600055.SH)、新华医疗(16.16,-0.21,-1.28%)(600587.SH)、鱼跃医疗(002223.SZ)、科华生物(21.54,-0.29,-1.33%)(002022.SZ)等将受益于中低端医疗器械市场的扩容。而乐普医疗(57.580,0.70,1.23%)(300003.SZ)跟爱尔眼科(55.100,0.87,1.60%)(300015.SZ)这两个新登陆创业板的企业也颇具实力。

  众多券商把鱼跃医疗作为当之无愧的龙头。鱼跃医疗是国内最大的康复护理和医用供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2009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7219万元,同比增长71.61%,成长速度很快,毛利率也持续提升。目前产品43个品种、300多个规格,主要包括康复护理系列、医用供氧和医用影像系列三大类,是我国医疗器械品种最多的生产企业。其中制氧机、超轻微氧气阀、雾化器、血压计、听诊器、轮椅6个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国内第一。

  其他上市公司也将得益于医疗器械技术政策的推动。乐普医疗所处的医药器械门槛较高,其主导业务包括冠脉支架产品和封堵器,其中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系统是国内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所使用的主流支架系统,市占率约25%。而新华医疗作为消毒灭菌设备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在医改的大背景下公司面临较广阔的发展机遇和成长空间。

  疫苗类:华北制药(11.21,0.31,2.84%)引领血源白蛋白产业革命
  中国调研报告网的《2009年中国疫苗市场研究报告》显示,疫苗行业的增长速度有望加快,过去几年疫苗行业的增长速度在15%左右,预计未来几年增速有望达到25%,预计到2012年中国疫苗市场规模接近80亿元。国内众多上市公司,如华神集团(9.60,0.16,1.69%)(000790.SZ)、华北制药(600812.SH)、哈药集团(600664.SH)、天士力(24.02,-0.13,-0.54%)(600535.SH)等都先后通过不同的方式介入了疫苗领域。

  对疫苗技术方面,朱振宇表示:“国内的甲流、乙肝疫苗方面最高技术与国外差别不大,只有半年的技术差距;而在其他生物医药方面,大概有10年至15年的技术差距。”
  华北制药和华东医药(18.19,-0.49,-2.62%)是中国仅有的两家生产国产免疫抑制剂的药企。随着我国基础计划免疫项目扩大和预防疾病的观念增强,疫苗的需求量将逐年上升,从而也增大了培养基级白蛋白的需求。
  以华北制药为例,目前华北制药的“基因重组人血白蛋白”正在引领血源白蛋白产业革命。培养基级别白蛋白项目明年将投产,首期15吨产能将贡献利润1亿元至2亿元。
  由于华北制药重组预期正逐渐明朗化,再加上当前所处行业被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其生物医药战略发展未来一两年将有所见效。招商证券分析师张明芳认为,“向生物制药战略转型,逐步实现华药集团整体上市,走过当前低点,公司明后年将顺利实现盈利大幅增长。”
  在二级市场表现来看,最近海王生物(18.29,-0.04,-0.22%)、华兰生物(58.23,-0.27,-0.46%)等“甲流疫苗”股票都限期上涨狂潮,白云山(13.75,-0.14,-1.01%)“防甲流”概念股狂飙,继以美罗药业(9.68,-0.11,-1.12%)、迪康药业(11.45,0.02,0.17%)、通化金马(8.70,0.01,0.12%)、恩华药业(20.32,-0.38,-1.84%)、独一味(26.57,-0.18,-0.67%)、丰原药业(7.73,-0.03,-0.39%)、利尔化学(25.72,-0.55,-2.09%)等相关品种接力涨停。

  干细胞:ST中源(7.45,0.06,0.81%)有望凭干细胞翻身
  对技术难度更高的干细胞医疗的研究近况,朱振宇表示,“早在10年前,各大高校都在研究干细胞,潜能很大,投资规模上亿,属生物科学较大的工程。”
  ST中源(600645.SH)是唯一一家干细胞工程的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干细胞基因工程产业化、生物医药和基因制药等业务。
  干细胞技术属高新科技产业,若产品成功上市,盈利能力巨大。报告期内,ST中源利润总额4880万元,同比下降25.88%,但毛利率为62.15%,同比上升5.78%,主要原因是高毛利的干细胞收入占比增加。

日期:2009-12-07 12:15:10

  物联网:15公司分食三大环 远望谷新大陆第一热门
  2009年12月07日 06:10理财周报
  目前市场的炒作只是停留在RFID、二维码、传感技术智能卡设备信息识别层上,尚未传导到其他环节
  此前被爆炒的物联网,由于温家宝总理上月底的讲话中将其列入七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再次撩起市场热情,物联网能否再次成为引爆市场的热点?
  物联网概念早在1999年提出,也被称作智能地球,它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把物物相连。在这个网络中,物品(商品)能够进行“感应”,而无需人的干预。

  物联网产业链很大,包含了信息识别层(感知层)、终端处理层(网络层)及传输网络(应用层)三大部分。通过传感器等方式获取信息,经由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进行传输,最后是由智能计算技术对信息进行分析,以此达到智能化控制。因为目前很多环节尚处概念阶段,目前市场的炒作只是停留在RFID、二维码、传感技术智能卡设备(即感知层)上,热量尚未传导到其他环节。

  传感层里孕育龙头
  RFID电子标签技术是可以快速读写,长期跟踪管理的射频标签技术。一条完整的RFID产业链包括很多环节,其中最关键的技术是芯片的设计与制造。目前,主营RFID(电子标签)技术产业的有远望谷(22.78,0.57,2.57%)(002161.SZ)、上海贝岭(7.17,0.22,3.17%)(600171.SH)和厦门信达(10.93,0.31,2.92%)(000701.SZ)。

  “RFID这个东西很早就有了,还是处在初级的阶段,怎么运用还是个问题。RFID高端芯片等核心领域无法产业化,国内RFID以低频为主”,某知名券商分析师透露。
  在RFID领域行进十年的远望谷是最纯粹的RFID公司。远望谷在铁路RFID市场份额过半,寡头垄断的优势使其有开拓RFID的资本。目前,远望谷进入烟草RFID产业、军事运用和图书馆技术及物流供应链。从二级市场来看,远望谷量价配合较好,它出资2000万元成立张家界(7.19,0.02,0.28%)市远望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将使张家界RFID项目的收益全部进入股份公司,如果能够出现利好,可能受益。

  二维码是运用于识别的纸质条码。具有二维码核心技术的制造商只有新大陆(14.23,0.32,2.30%)一家。新大陆主要是提供数据采集器整机及二维码采集装置,此外,新大陆还在农业部授权下进行动物溯源的封闭应用。
  新大陆(000997.SZ)是国内唯一掌握二维码核心技术的厂商、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作为行业老大,其POS业务、税控机业务潜力巨大。新大陆独家拥有“3G瓶颈技术”的二维码自动识别核心技术,独家为烟草零售提供终端系统试点。其控股子公司上海翼码信息与中国移动是排他性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开发与推广基于二维码的移动通讯电子回执增值业务。

  物联网目前在国内的发展主要还在智能手机方面。国内智能卡领域有大唐电信(13.98,1.27,9.99%)(600198.SH)、东信和平(21.60,0.00,0.00%)(002017.SZ)、恒宝股份(20.05,1.05,5.53%)(002104.SZ)。东信和平为中国移动最大的智能卡供应商;恒宝股份的智能卡供应给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6.68,-0.06,-0.89%)。大唐电信除了为中移动供应上网卡和智能卡,还进行芯片设计。三家公司在智能识别领域均有一定技术储备,一旦RFID市场打开,将是强有力的潜在进入者。

  三大通讯运营商掘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