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有点乱-西风残照建康城》
第29节

作者: 神剑君
收藏本书TXT下载
  愤怒中的拓跋焘保持着一份清醒,玩命之前心理战还是要打打的,毕竟攻坚战不是骑兵的强项。于是写信给臧质,并附上一把锋利的刀。信的内容是:我的人你随便杀,反正这些人都不是鲜卑人,有丁零人、匈奴人、氐人、羌人,冲在最前面的是我刚抓来的汉人,你杀的越多我越开心。臧质只是淡淡的回了一句:我成全你。人狠话不多,双方开战不必多言。
  攻城攻城攻城,魏军一波又一波的涌向盱眙城,但每一次进攻都是徒劳,城内全民皆兵,万众一心。拓跋焘又急又躁,亲临一线督战,魏军如同蚂蚁一般轮番向城头爬上去,掉下来,继续前进,死伤者数以万计。
  不管是何种方式,盱眙城墙坚固,岿然不动,猛攻三十天都没有任何的突破,魏军将士精神开始崩溃,每个人都不知道能不能活到明天。军营里谣言四起,宋兵增援部队要来了,大家都开始急着回老家。
  刘义隆听到魏军受阻于盱眙城,急令彭城及周边的军队伺机而动。拓跋焘明白,再不走不是被宋兵弄死就要被自己人弄死,只能抛下数万具尸体,以极不情愿的心情离开。拓跋焘至领军以来,第一次尝到了惨败的滋味,这种心情让他原本狂燥的心变得更加神经质起来。
  为了报复盱眙惨败,魏军变本加利的屠杀百姓,就连婴儿都不放过,用长矛刺穿舞动,让婴儿的惨叫来麻痹失落的灵魂,战争是心灵的魔鬼释放后出来惩罚世人的。魏军所过之处,赤地千里,江淮地区一片萧条,一夜之间回到原生态。
  二次北伐是淝水之战后南北双方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一百多万军队在黄淮流域展开厮杀,数百万人因战乱而死,刘宋不仅没有收复失地,反而让魏军长驱直入,帝国的颜面尽失,也让三十年的家底全部赔光。综观其原因:一是南北方经济实力有所相差,刘宋虽为盛世,只是跟以前相比经济有所好转,是相对盛世而非绝对盛世,经济重心还是在北方;二是领导人水平,刘宋之前的东晋虚君意识形态还存在,权臣专制朝政的局面随时会出现,刘义隆不放心臣子,担心武将专权,因此权力没有完全下放,采用遥控指挥或越级指挥,使得一些有才能的将领发挥不出真正的作用,反之拓跋焘英明神武,军事奇才;三军事实力上,北方多骑兵,而且精骑射,士兵的军事素养、作战能力与机动性强于南方,所以失败也是合情合理之中。

  仅仅过了两年,当刘义隆听说自己的死对头拓跋焘死了后,立刻发动第三次北伐,结果屡败屡战,屡战屡败,同样以失败告终。可见刘义隆书生意气,左倾激进主义思想严重,过于理想化,脱离实际,对马背上的民族不了解,或者说没有体验过战争而在指挥战争,以外行领导内行,岂有不败之理。

  拓跋焘据说是被一个太监害死的,怎么死法史书没有明确的记载,通常这种事也不方便记,为尊者讳,为贤者隐是史记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一代英雄没能马革裹尸,战死疆场,却窝囊的死在一个阉人手里,确实不光彩。
  拓跋焘长期生活在焦点中,自我无限膨胀,在他眼里,别人的生命如同草芥,想杀谁就杀谁。又加上南征北战,公务繁忙与工作压力大,性情发生大变,喜怒无常,戾气越来越重,连太子也被杀了。所以身边的人伴君如伴虎,每天提心吊胆的生活着,生怕哪天做错事脑袋搬家。拓跋焘边上有个贴身太监叫宗爱,为人机灵,得到拓跋焘的信任,升为中常侍,相当于皇帝秘书。宗爱曾跟太子有矛盾,在诛杀太子事件上也是起到推波助澜作用,面对神经质的皇帝,深怕他为子报仇,越想越后怕,干脆先下手。

  杀人后的宗爱也开始变的神经质起来,总是疑神疑鬼,对任何人都不相信,即然不相信就继续杀,把新皇帝又杀了,顺便把那些大臣一起干掉,靠暴力来统治的结果都不会长久,你会杀人别人也会杀你,宗爱不得人心,很快就被人反水干掉。拓跋濬登上帝位,是为北魏文成皇帝,鲜卑民族的小孩喝牛奶吃牛肉,都具有早熟特征,少年天子拓跋濬表现出与他年龄不相符的睿智与成熟,平定叛乱,赏罚分明,刘宋的第三次北伐也很快解决,南北方进入了和平时代。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待续精品推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