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梁山的目的是什么?最根本的原因是无路可走和改善生活,而戴宗这两样都不沾,第一,戴宗要不是给宋江送信,是不会惹火上身的,第二,戴宗在江州做节级的日子比日后在梁山活的要快活的多,有钱有地位还有灰色收入,可他为什么要上梁山呢?归期原因,可能还是义气作怪,戴宗,属于典型的入错行的,不好好的做自己的节级,非要去做强盗,悲哀!
戴宗其实并不是做强盗的料,他给梁山送信,结果因为自己大意,差点被朱贵在酒店剥了皮,回来面对黄文炳的追问,又漏洞百出,强盗哪有这样的,后来宋江被人追,遇到九天神女那段,戴宗却以最快的速度跑回梁山喊人,而没有去搭救,这点和石秀比不了,和李逵比不了,戴宗不是那种天生做强盗的人,后天努力也不行,所以啊,戴宗算不上是宋江的亲信,宋江信不过他,这里面有智力的原因,也有为人的问题!
戴宗和宋江寒暄了一番之后,给他介绍了自己的一个手下,日后为梁山立下赫赫战功,宋江最得力的助手----黑旋风李逵,要说戴宗确实挺失败的,自己和李逵相处了这么久,又帮了李逵这么多,居然没有宋江几天功夫处的好,这第一是为人的问题,第二就是方法的问题!宋江善于雪中送炭,又善于揣摩对方心理,知道对方最需要的是什么,这点,估计最后戴宗在泰安庙陪堂的时候,他都没想明白!
自此,宋江的班子基本组建完毕,加上几天之后的张顺,宋江可以正式和晁盖掰手腕了,浔阳楼提反诗只是一个引子,宋江告诉梁山----哥来了!
日期:2011-02-25 22:22:07
(31)白龙庙小聚义
宋江认识了李逵之后没多久,就认识了张顺这个在水浒里赫赫有名的人物,我一直认为,张顺这个人集合了梁山好汉的所有优点,仗义,胆大,心细,手黑,但惟独运气不好,最后挂的很惨!看来,事情做绝了也不好,终究是要还的!
事实证明,戴宗和吴用这对老相识的智商实在不高,估计以前在一起玩的最多也就是跳棋之类的娱乐性游戏,否则绝对不会在如此重要的事件中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先说戴宗,送这么重要的信,居然很轻松的被朱贵麻翻在酒店里,要不是那个腰牌救命,恐怕早就成了包子了!吴用这个人的智力就更不高了,这么大的事情居然犯了常识性的错误,看来,这个时候的吴用是不喜欢宋江的,很明显,他这不是要救宋江,而是要害宋江!
白龙庙小聚义这一回,小时候很喜欢读,因为这回里面是水浒的中心思想体现的最直接的一回,各路好汉为了一个目标而战斗,什么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就是!大家的目标就是一个,搭救宋江,没别的,作者很巧妙的利用宋江把晁盖集团和宋江集团结合在了一起,从这一回到晁盖死,梁山好汉是空前团结的,没有丝毫的做作和不合,最后的结局当然是皆大欢喜!这一回里很明显分成了宋江集团和晁盖集团,这两个方阵表面上是一起搭救宋江,但其实已经很明显的分开了,晁盖身后孤零零的那几个人,宋江身边却是里三圈外三圈,而且不停的有好汉来投入,这个时候的宋江是最得意的,这个时候,人们已经只知道宋江而不知道晁盖了!
宋江在手段上是最强的,但却是个天生的软骨头,白胜能做到的,宋江也能做得到,二人都在酷刑面前招认的很快,这点和武松简直没法比,人家武二郎宁可被打死,也绝不范一点怂,这种人放在解放年代,是要挨枪子的,当然,我们可以把宋江归集于文人的方阵,但文人里也有屈原这样宁死不屈的人啊,宋江啊,你完全可以以死证明自己的清白啊,可最后还是招了,看来,宋江还是怕死!还是不想死!
大宋宣和遗事里记载宋江上山的时候晁盖已经死了,三十六天罡也和现在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宋江的手下从人数上已经完全盖过了晁盖,此时的晁盖,只是一个名义上的老大了,江湖上的人已经把宋江当成了老大!而晁盖也已经知道了这一点,但他没办法,历史证明,少数必须服从多数,王伦就是因为人少才被他们火并的,他晁盖不想成为王伦二世,所以才对宋江的要求全部答应,其实也就是表个态,无论他答不答应,宋江所提的要求他自己都可以做的到,宋江是想让江湖人知道,他宋江的为人是好的,是忠义两全的,而你晁盖若不答应,就等于坏了兄弟情义,不可原谅!所以,宋江的这招棋很刁,他逼得晁盖没有选择,只能按照他的意志行事,于是,活捉黄文炳这么难的事就得冒死去做!宋江报了仇,而朝廷的人则知道:搭救提反诗宋江的带头人是晁盖,所以,宋江这个买卖是无本万利的!而晁盖则输得精光!
自此,宋江正式成为了梁山的一员,无可争议的坐到了第二把交椅,晁盖本来是想让出第一的,但宋江死都不会答应,这很简单,坏情义的事宋江不会做,况且晁盖方阵里还有吴用,林冲,公孙胜这样厉害的人物,要做老大,得具备两个条件,第一:现在的老大不在!第二:争取到他的人!事后证明,宋江坐到了这两点,晁盖莫名其妙的死了,吴用和公孙胜投入了他的方阵并且担任旗手,林冲既然争取不了,就架空你,反正你一个林冲也兴不起大的风浪!这就是宋江,一个每走一步棋都深思熟虑的人,这样的人,晁盖如何对付的了?
官场是一场博弈,并非最有能力的人官职最高,能力只是一方面,智商和技巧也是关键,业务能力强只能证明你是个出色的士兵,但不代表你是个牛逼的领导,一个牛逼的领导除了要让手下人心服口服外,还得对竞争对手给予不动声色的打击,打得对方奄奄一息还得让对方念叨你的好,这就是领导,所以,领导,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当的!只有那些拥有足够智商并且心狠手辣的人才有资格成为领导!才能改变历史!
日期:2011-02-26 01:05:19
(32)番外一篇
水浒传的故事蓝本是《大宋宣和遗事》里记载的宋江起义!里面的人物以及故事情节和水浒有着一些不同,三十六天罡是宋江及三十五员战将,里面也确实记载了九天玄女一段,但这三十六天罡却与水浒里的三十六天罡不尽相同,里面并无解珍解宝,而是杜千和孙立,混江龙叫李海,船火儿是船火工,叫张岑,一丈青叫张横,短命二郎叫阮进,是阮小五和阮小七的堂弟,没遮拦叫穆横等等等等!
至于后来施耐庵为何在水浒传里把杜千和孙立拿下,一直有着很大的争议,首先说说杜千,在水浒传里杜千是个很不起眼的角色,他和宋万是王伦的人,是最早上梁上的老人,二人合起来谐音可以读做渡迁送万,这里面有层意思应该是这二人是梁山的传送者,引荐人,江湖人是从这里入的梁山,只是一对看门人,所以把杜千拿到地煞里也是可以理解的,至于孙立,我想主要的原因是施耐庵更喜欢忠义两全之人,这点从他在水浒全书里写武松用了七分之一就可以看出来,所以杀了师兄的孙立肯定是要排斥的,但历史上孙立又却是天罡之一,并且出于义气搭救了失了生辰纲的杨志,所以也不好太明显的改编,就加进了并无大功劳的登州系的解珍解宝!平衡一下,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至于七十二地煞,多数应该是虚构的,在古本水浒传里的后五十回,都是描写三十六天罡如何仗义的,却恰恰很少有关于七十二地煞的英雄气概的描写,所以,三十六天罡是主角,七十二地煞只能是搭班子的人物,是可有可无的!
水浒传的前七十回并无太大争议,关键是后五十回,历史上的宋江起义显然不如方腊那么大的动静,最多只能算是强盗,因为是流窜作案的,又没有根据地,属于典型的流寇性质,但却很难对付,最后失败的原因是实力悬殊,至于有没有征过方腊,我想应该是没有的,即使有,宋江也多数是附庸品,而不是主帅!但宋江能被写进宋史,说明历史上的宋江还是比较有名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