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史上最牛的官二代(大隋唐第一卷连载)》
第3节

作者: 老肃2009
收藏本书TXT下载
  516年,胡太后造永宁寺,又增筑伊阙石窟,为后人增添旅游景点。这般大兴土木岂不扰民?

  523年,六镇起义大爆发。两年后,朔州平民鲜于阿胡揭竿造反,攻破北方重镇平城。为了镇压造反派,朝廷花光了国库里的银子,财政出现赤字,胡太后便下旨一次性征收国民六年的租税。
  可怜元诩到了十八岁依然没有一点话语权,放眼满朝文武都是母后的粉丝,于是他写密信给驻守太原的大将军尔朱荣,让他带兵勤王。
  日期:2012-01-07 08:00:02
  歹毒莫过妇人心。胡充华闻讯后下毒杀死亲生儿子元诩,另立皇侄元钊当皇帝,这个元钊生下来才三个月。
  尔朱荣挥兵直指洛阳。胡充华派出去御敌的士兵高呼着“受蒙蔽无罪,倒戈一击有功!”转头带着尔朱荣杀进京城。

  胡充华逃走不及,连同婴儿皇帝被尔朱荣装在竹笼里投进黄河淹死了。
  北魏的一个鲜卑化的汉人高欢击败尔朱荣家族,迁都於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另立孝武帝元修,把持朝纲。
  孝武帝不想作傀儡,就联络据有关陇的权臣宇文泰打算消灭高欢,结果事情败露,不得不逃奔长安,找宇文泰当靠山。
  可此番元修算是才逃“狼窝”,又入“虎口”。
  那边高欢在洛阳立孝静帝元善见,史称东魏。这边,元修就被宇文泰毒酒鸩杀,立孝文帝的孙子元宝炬为帝,是为西魏。
  高欢死后,次子高洋嫌孝静帝元善见这个牌位碍手碍脚,索性一脚踢开,自己披上龙袍,改国号为“齐”,史称北齐。高洋是个“内虽明敏、貌若不足”的狠主,几年间就把北齐治理得铁桶一般。而西魏地窄人稀,面对强势的北齐只有招架之功,每到冬天不得不发动人民群众捣碎冰封的黄河,生怕北齐大兵踏冰犯境。
  日期:2012-01-07 08:02:15
  西魏王朝的建立者和实际统治者的宇文泰,被视为北周奠基第一人。他是鲜卑化的匈奴人,身长八尺,垂手过膝,相貌非常。趁着北魏末年天下混乱的局势,宇文泰凭借高超的政治手腕和过硬的军事本领在西部迅速崛起,并以少胜多,屡屡击败高欢大军的征伐。

  公元556年,宇文泰卒于云阳(今陕西泾阳西北),时年五十岁。宇文泰的第三子宇文觉子承父业,并在叔父宇文护的拥戴下于次年称天王,改国号为北周,是为孝闵帝。
  后三国时代由此鼎足形成,北周、北齐与南朝梁国之间的征战杀戮累年不绝。
  北方动荡频频,南方也一直没消停过,每隔几十年就上演一出改朝换代的大戏。公元557年,南梁大将陈霸先取代前朝,旧瓶换新酒,改国号为陈。虽说南朝陈家的版图对比梁国有所缩水,但依然与北方隔江而峙,保持着三足鼎立的态势。
  到了公元560年,宇文泰的第四子宇文邕登基为帝,是为北周武帝。
  宇文邕神武过人,高深莫测,宇文泰非常喜欢自家老四,常对人这样夸耀说:“成吾志者,此儿也。”宇文邕韬光养晦,一举族灭权臣“屠龙高手”宇文护,除去了心头之患后,便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终于使原来弱于北齐的北周日趋变强。

  日期:2012-01-07 08:03:38
  处理朝政,宇文邕不辞劳苦;行军打仗,他也与士兵一样,步行行走在山谷危涧之间,患难与共。见到有兵士光脚走路,宇文邕就脱下自己的靴子给小兵穿上。每次与敌对垒交锋,都亲冒矢石,“登城搏战”。每宴会将士,他必自执杯酒或手付赐物,奖励有功人员。追随这样的君主征战,自然军心大振,士兵莫不以一当十,玩命般地冲锋陷阵。

  此时,已是轮到北齐在冬天捣碎黄河的冻冰防备北周大军入侵了!
  而此刻北齐的后主高纬可谓是昏君之典范,这家伙对理政全无兴致,整天和一些宠臣、美姬鬼混,自弹琵琶,唱无愁之曲。他随意封官,连他宠爱的狗、马、鹰、鸡都被封为仪同、郡官、开府等政府高官,还杀戮能征惯战,屡立战功的大将功臣“落雕都督”斛律光和“兰陵王”高长恭,闹得朝野怨声载道。
  北齐的政治及民心士气已是一团糟了!
  公元577年正月,宇文邕看准机会,亲率大军东征,经过血战,终于攻破北齐首都邺城,活捉高纬,短命的北齐帝国就这样断气了。
  宇文邕不愧为南北朝时期的雄才大略人物,从当时北周的气势来看,三五年时间内,天下一统很可能就要成为事实。正当宇文邕打算“平突厥,定江南”,实现统一全国的理想时,不幸于出征前夕染病身亡。
  宇文邕壮志未酬,现在统一乱世的希望只能寄托在他的长子宇文赟身上了!

  这位北周的宣帝宇文赟能担此大任吗?
  日期:2012-01-07 10:42:37
  ● 新皇帝的上任三把火
  孟子有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宇文邕是一代英主,为了让儿子能接好自己的班,也没少下功夫。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位北周勇武皇帝崇尚节俭,平时身穿布袍,盖布被,全身上下没有半点金银宝玉装饰,后宫的嫔妃不过十余人。连此前权臣宇文护掌权时所建恢宏华绮的宫室,他都严命重新装修,改为土阶数尺,以俭朴为要。“雕斲之物,并赐贫民”。

  对此,《资治通鉴》一书的作者司马光不住口地谈到称赞宇文邕“性节俭”的美德,并说:“周高祖可谓善处胜矣!他人胜则益奢,高祖胜而愈俭”。
  周武帝做出节俭的表率,对几个儿子也约束很严,尤其对贪杯好色的太子宇文赟,一旦有小的过错,动不动就大棍子狂揍一顿,告诉他:“自古至今被废的太子数目不少,难道我的其他儿子就不堪继任大统吗?”他严令太子东宫官属每月交一份总结报告,详细禀明太子一个月的所作所为。
  日期:2012-01-07 10:44:03
  在老爸的雷霆手段之下,这位太子爷成了乖儿子,和众多臣下一样在北方冬天的大清早就冒严寒伫立于殿门外等待早朝,看来宇文邕对接班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教育目的是达到了。
  别忙,事情没有到最后一幕是无法盖棺定论的。
  周武帝尸骨未寒,巨大的棺材还摆放于宫中,宇文赟一边抚着脚上的杖痕,一边冲对着武帝的棺材大骂:“老东西,死得太晚了!”接着这位新皇转身传出第一道口谕:把先皇的嫔妃宫女都叫到面前排队!
  宇文赟按模样俊俏的程度,将这些嫔妃宫女一一点了鸳鸯谱。肥水不流外人田,这小子居然把年轻的后妈们全部纳为自己的后宫,共赴巫山云雨!所有的皇族、大臣不由跌破眼镜。新皇随即颁布第一号国家元首令,破格提升他当太子时就一直为他出谋划策的吏部下大夫郑译为开府仪同大将军、内史中大夫,打点朝政。
  人生在世须尽欢,宇文赟要放心、纵情地去玩去狂欢,把被老爸损失的青春和光阴夺回来!

  宇文赟并没有玩得有多么开心,屁股下的龙椅能够坐稳的前提就是要把所有可能将拉下马的潜在对手干掉啊!当年孝闵帝宇文觉不就是因为年幼,大权为堂兄宇文护独揽,以致被杀,接着宇文护立宇文泰的长子宇文毓为帝,随后又把他毒死,改立宇文泰的第四子宇文邕为帝。倒是宇文邕会韬光养晦,一直忍隐了十三年才将权臣宇文护灭族。呵呵,那么眼下谁会是当朝的宇文护呢?

  日期:2012-01-07 10:45:30
  宇文赟高唱着借我一双慧眼的《雾里看花》,打量着满朝诸文武大臣。
  在众臣中,唯有齐王宇文宪位高望重,是宇文赟的五叔,当年北齐的首都邺城就是他带兵攻破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