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别了高房价(人皆富翁到三成负翁)》
第47节

作者: aaffjj1234
收藏本书TXT下载
  1、老一代人里,"50后"是比较穷的一代。他们的儿女是“80后”,是新一代人里是比较穷的一代。经济差距就体现在住房上。在聊天必问“买房了吗”的压力下,在恐慌蔓延的情况下,在丈母娘天堑前,钱够的谁会不买房?你见过几个“80后”是买得起却死了也不买的?

  2、许多"60后 ""70后"是“多房族”,无房户的很少。他们的下一代主要是“90后”“00后”。他们不“愁房”,他们不是自住刚需。
  3、城市里,最普遍的家庭结构是“124”,7个人。1个“10后”,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住在3套房里。20年后,一对门当户对的“10后”结婚,共有6套房。因为房产税不堪重负,留下2套都很困难。于是,这一家最终将为城市腾出4套的住房用地。小家庭有2套住房的很普遍,一对“10后”是门当户对的就有12套。这一家最终将为城市腾出10套的住房用地。

  20年后,物极必反,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最典型的情况是:1个小孩,二十七岁左右的“10后”夫妻2人,面对4个五十四岁左右的父母辈老人,8个八十岁左右的祖父母辈老人。2个年轻人,在最多的时候,面对12个老年人。
  必然无力照顾,必然烦不胜烦,必然有大量老年人要住进养老院,导致住房大量空置。有12套房子的,每年需要24万元的房产税。因为劳动市场最紧缺的是护理老人的保姆,保姆工资可能高得烫手。于是,被房产税、物业管理费、保姆费、医药费、住院费压得资金链紧绷,不得不卖房解困。
  却发现许多人在三五套、七八套地挂牌和你竞相杀价,却发现非自住房有60%在闲置,却发现100套闲置房对应10家有效自住刚需,却发现100套住房只有70套会获得被拆迁的好下场,却发现脱手不了的“蚊房”仍然要交纳房产税和物业费,却发现住房严重过剩时老态龙钟的房子不值钱。
  4、城市里,家庭结构是“224”的,不多。因为对老居民的计划生育管理很严格。农村来的,大多数收入不高,敢生育2个就难以供房,最终可能退到小城镇。敢生育2个,而且最终在城里能够扎根的,不是穷人,城市不需要再为这一家增加住房用地。
  日期:2011-12-30 20:50:02
  二、住房将“拆多盖少”“拆高盖低”,因为高层楼房打过桩的地基已经百孔千疮,已经遍体鳞伤,原来盖20层的,就盖不起那么高的了。

  三、住房将“拆多盖少”“拆高盖低”,因为在环境污染、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住在10层以上,对身体健康不利。
  四、住房将“拆多盖少”“拆高盖低”,因为人们将厌倦高层楼房。
  目前,快速城市化导致住房用地紧张,加上中国人没有住过高层楼房而产生新鲜感,所以高楼林立。
  美国的有钱人都往郊区、乡下分流。20年后,城市化基本完成导致住房用地过剩,加上人人们已经厌倦高层楼房,所以会向发达国家看齐,喜欢矮层楼房。
  五、20年后,石油接近枯竭,能源危机将困扰人类。 中东石油枯竭之时太阳能是现今可以找到最优的选择。家庭太阳能自给自足型供电模式具有很大的生活优越性,太阳能屋顶计划将大面积推广,所以“拆多盖少”“拆高盖低”是必然的趋势。
  日期:2011-12-30 20:51:38

  20年后,最典型的情况是:1个小孩,二十七岁左右的“10后”夫妻2人,面对4个五十四岁左右的父母辈老人,8个八十岁左右的祖父母辈老人。2个年轻人,在最多的时候,面对12个老年人。
  日期:2011-12-30 21:05:09
  第十章第5节 拆迁补偿将越来越少,买房将亏大钱。
   一、拆迁补偿面积将越来越少,因为城市化的速度越来越慢。
  不要与现在比较,目前高额补偿是:

  因为,目前土地使用权何时到期,连正俯都说不清。今后的拆迁,土地使用权剩下30+年是白纸黑字。
  因为,现在加快城市化,导致人多房少,但是老房子里都有人住着,正俯急于用地,有求于你,不得不给你高额拆迁补偿。今后,城市化基本完成,变成人少房多,情况不一样。
  因为,【快速城市化时土地会多子多孙】。快速城市化,房价奇高,拆低盖高,拆10套盖15套,“肥肉”堆积如山,怕你当钉子户,所以大手大脚地分给你拆迁户一大块肉。今后,拆10套盖9套,政俯难以赚钱。
  二、拆迁补偿面积将越来越少,因为市场对“土地折旧”已经约定俗成。
  1995年施行的《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经批准准予续期的,重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就是说,70年后必须再交70年的土地使用费。
  同一地段相同面积的两套住房。一手房装修并且有家具电后花费70万元,而房龄10年的二手房的土地以外的只折旧6万元,如果没有“土地折旧”问题,理论价应该是64万元,实际成交价却是54万元。相差10万元是70万元的7分之一,相差10年是土地使用权70年的7分之一。

  这说明买家不肯为“70年以后的土地价值”买单,说明在交易中“土地折旧”已经被市场约定俗成了。 事实胜于雄辩。
  三、拆迁补偿面积将越来越少,因为银行、保险、典当行、评估等机构只认同“70年后必须再交70年的土地使用费”。
  银行为什么对房龄20年以上的二手房一般都不给办理抵押按揭?
  因为《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已经明确规定:“经批准准予续期的,重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即70年后必须再交70年的土地使用费。
  因为银行的抵押品要经过评估,而评估师根据必须再一次交70年的土地使用费的文件规定,对土地使用权年限的减少20年就按照“土地折旧”20年来处理。

  因为缺乏安全边际。住房的平均寿命只有30年,第21年起就是老太太,哪天就可能有大问题,比如楼歪歪,比如提前拆迁。
  日期:2011-12-30 21:11:11
  四、拆迁补偿面积将越来越少,因为今后住房和用地过剩,土地含金量将降低。
  现在都说土地会越来越金贵。十五年后发现,大陆一个200万人口城市,可以扩大10倍,只要往郊区四个方向一直扩展就是了,所以城市土地不可能像“永远那么大的”香港那样寸土寸金,越来越金贵。
  “拆迁城市民房”,费时费事赚钱难。“征收农地”,一二十万元拿地,拍卖达到几百万元,本小利大,更加合算,动力日增。于是,征用土地舍近取远、喜新厌旧,于是“征收农地”较多,“拆迁城市民房”较慢。

  2011年,住房用地就已经过剩,20年后住房用地必然严重过剩→导致越来越多的待拆房在望穿秋水,苦苦等待→导致拆迁补偿减少→导致住房价格下跌→导致土地价值降低→导致拆迁补偿更少。
  五、拆迁补偿面积将越来越少,这是“中国特色的住房制度”的必然结果。
  不能“自拆自建”,“被以旧换新”,于是,房龄“30+年”后拆迁时倌商赚钱1次,2个“30+年”的拆迁中倌商赚钱2次。
  六、拆迁补偿面积将越来越少,因为房产税、遗产税将压垮房价。
  20年后,越来越像美国:买房容易养房难。物业税高导致房价低迷,房产多的成为“光荣的雷锋”。房产税肯定喂不饱财政,遗产税会紧随其后而来,结果是“被请君入瓮”。导致没有人在囤房,导致住房和土地的价值降低,导致拆迁补偿减少。

  日期:2011-12-30 21:16:41
  七、拆迁补偿面积将越来越少,因为地价和房价将大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