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别了高房价(人皆富翁到三成负翁)》
第34节

作者: aaffjj1234
收藏本书TXT下载
  麻烦终于来了,司马“官”要不要“砸缸”,进退两难,进退维谷。如果不“砸缸”,大家疯狂不已,最终会淹死很多人;如果“砸缸”,像西方各国那样永远禁止炒房子,那么源源不断增多的几十万亿国内热钱何处去?除了股市,没有其他“大众牌的大水缸”,大家已经被股市亏怕了,不敢进,岂不是把富人和高知青年往美国欧洲澳洲赶?

  5、哄抢股票的故事。
  “抢买”是开发商制造的假象。股市在6124点时,股民也在哄抢股票,几年后,肠子都悔青了。“人取我弃,人弃我取”才是王道。
  6、花冤枉钱的故事
  20年前,一部不能发短信的手机(大哥大)3万元,相当于当时二线城市一套80平米的二手房的价钱,一对技术员夫妇30年剩余的钱还买不起。现在,一对技术员夫妇1年剩余的工资可以买150部。那钱花得真是冤啊。
  日期:2011-12-30 07:34:42

  第六章第11节 在高位当房奴,按揭还清之后,就是垂头丧气之时。
  1、“老太太房”的故事。
  有几个“白领”住在房龄超过20年的“老太太房”里?
  一部手机的寿命是6年,实际使用3年就弃之不用了。一套住房的寿命是30年,实际使用20年就有许多人弃之不住了。超过20年房龄的住房,只有穷人、老人和租户在居住了。
  外墙老态,材料破旧,户型过时,电线经常短路断路,水管到处漏水,电梯经常坏,却因为几十家意见难统一而难以更新。房子成了旧房后,有钱人争先恐后搬到四面八方的地方去住了。

  物业管理越来越松弛,甚至撤走了。越住越没档次,越住越没面子,越住越不舒适,越住越没有安全感。可是,房产税仍然要交。
  20年后,随着建筑材料的更新升级,随着智能化推广,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房子的生命周期将越来越短,那时,二十年房龄的“老太太房”,将会象奔二电脑一样,像已经使用5年的手机被淘汰出局。
  2、土地会老、会死的故事。
  房龄20年的“老太太房”,已经快要拆迁了。2009年,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在一国际会议上说:中国“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而只能持续25-30年。”2010年8月,住建部陈淮说:“未来15-20年中国一半以上住宅得拆了重建。”。如果是正俯不来拆迁怎么办?
  3 、谢绝客人拜访的故事。

  20年后,人口减少,闲置房随处可见,加上银行对房龄超过20年的不给办理抵押按揭,那么,房龄20年的“半老徐娘房”,难以租出去,难以卖出去,成了“弃之不舍,食之无味”的鸡肋。
  你只有3个选择,一是,超低价出租,连房产税都不够。二是,闲置10年 * 2%的房产税 = 亏钱20%。三是,你在城东买房,那时工作地点可能在城西,47岁了,还每天奔波来回40公里,疲惫不堪地回到家,见到“破窝”就一肚子窝囊气。每天怕亲友来家,因为太寒碜了。
  日期:2011-12-30 07:38:57
  4、户口本贬值的故事。
  房龄20年的“老太太房”,所有的价值几乎丧失殆尽了。环境污染、水源污染、空气污染、核污染、沙尘暴、下酸雨、海平面上升、地震、海啸、交通拥堵、地下水过采导致地面下沉等,导致住房的价值下降。城市化已经基本完成,户口一体化已经实现,学校生源少。为了孩子读书的户籍价值基本丧失了。
  5、爽歪歪的故事。
  看看餐桌上,有几样是吃了能够放心的?现在的商人,唯利是图,金钱第一,有什么黑心肝、昧良心的事干不出来?看看有权的官员,有几个不是官商勾结的?所以,20年里,可能让你后悔的房事太多了:

  现在,排队买房,先签合同再验房,建起就被抢买走了,质量问题容易被忽视。现在买房爽歪歪,可是在20年后,可能提前成为“楼歪歪”、“楼脆脆”、“楼倒倒”。
  6、鸵鸟的故事。
  20年里,要面临许多正策风险,例如房产税、房屋空置税、遗产税。谁敢保证20年里不会发生金融危机、经济衰退和大的房熊市?可能遇到城建需要提前拆迁。大多数人对待未来的问题都像鸵鸟,遇到危险就将头钻进沙里。
  7、农民卖余粮的故事。
  以一个种粮食的农民家庭,每年需要口粮1吨,每年只能自己生产1吨粮食,不管粮价是2元/斤还是200元/斤,对于他来说都是一样的,都是自己吃掉了。只有他生产的粮食2吨时,粮价的上涨对他才是有利可图的。

  只买一套房自住,含辛茹苦20年,埋头苦干20年,你得到了什么?房价上涨就像潮起潮落,上涨10年,下跌10年,最终只是一场戏。你从房价上涨中只是满足了几年虚荣心,最终什么物质也没有得到。可是,房价上涨导致物价上涨,20年里你口袋因此少掉许多钱。
  8、吃后悔药的故事。
  20年后,还有什么东西能够值得你骄傲? 20年后,还有什么东西能够支撑高昂的房价呢?
  不是说不要买,而是要平常心,才能辩清现在大家是不是已经疯狂了。潮水涨得再高也会慢慢退去。
  网友老雪豹说:“我认识一个日本人,80年代末泡沫期用2500万日圆买了一套东京的公寓投资。2007年时市值是500万日圆。如果算上利息损失,现价大约时购入时的1/10(他本人原话)。”
  日期:2011-12-30 08:28:09
  第七章 房市定价是高级的秘密,降价普及是上帝的旨意
  第七章第1节 顾客是商家的上帝和衣食父母,房价的最终否决权在顾客帝
  一、顾客帝的故事。

  第一章说到“房市的最终定价权在华尔街”。第七章将说到“房价的最终否决权在顾客帝”。
  从宏观上说,房市的最终定价权在华尔街,但是从微观上说,房价的最终否决权在顾客帝。
  为什么在宏观上房市的最终定价权在美丽帝?因为从宏观上看,美国是中国的顾客帝。中国政俯压倒一切的事情是稳定,说白了就是坐稳金交椅。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带动充分就业,经济发展需要“引进外资”和“世界工厂”,美国是“引进外资”和“世界工厂”的顾客帝。顾客帝只要部分撤资,只要减少订单,“GDP”就会变成鸡的屁,城市化就会倒回去。

  为什么在微观上顾客帝拥有房价最终否决权?各行各业都在高喊:顾客是商家的上帝和衣食父母,但是,从表面上看,房地产是例外。经济规律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牛市可以扭曲一时,熊市就原形毕露。在联合国,只有5个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在房市拥有房价最终否决权的顾客,其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所以,从长远看,在房市,顾客必然是开发商的上帝。

  二、乘客拥有票价否决权的故事
  李老板承包了县城到赵家镇的公交车线路。开头的票价是3元,乘坐率150%,人满为患。于是,借口汽油涨价,使票价呈现3元......5元......8元......12元......的不断上涨的态势。
  导致乘坐率呈现150%......90%......40%......10%......的不断降低的态势。
  3个月后,面对12元的票价,顾客赵老农在老婆面前发牢骚说:“看来我们家近几年买不起车票了。”老婆满不在乎地说:“不坐公交车你会死吗?”说完,二人若无其事,呼呼大睡去了。
  面对连续3个月10%的乘坐率,李老板在老婆面前垂头丧气地说:“再这样下去,生意要完蛋了。”老婆唠唠叨叨说了一大堆:“我多少次劝你不要涨价,你就是不听,要死你一人去死。”吵完,二人分床而睡,彻夜难眠。
  第二天,司机安慰老板说:“没关系,坐汽车是刚需,随着乡民的收入水平提高,乘坐率会越来越高。”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