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犊不畏虎》
第27节

作者: 奋斗者再起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21-03-15 07:37:26
  第 35章 埃恩德塔山
  “吴伯伯,你放心,我这就回大陆,拿了要用的东西就马上回来汇合。”李医奇接过支票,望了一眼的数额,又是一阵头晕,钱果然是个好东西!

  “好的,医奇,我们一定能合作干一番事业。”
  回到村中,李医奇藏好支票,拿出全套茅山术行头,又各拿出一块阳起木和阴起木木板,连县城老家也没回,只是给吴卫红打了一通电话,便又坐车转回香港。李医奇把阳起木和阴起木木板都交给了吴天佑,让他找木匠把阳起木做成一把约50厘米的短剑,又亲自动手在木剑上刻上了茅山咒语和法印,同时又抹上了自己鲜血通了高压电。其实阳起木的阳气已经很足,不必再通电什么的,但李医奇还是按照上次的老经验一一做了,他这人有点胆小,总想着万无一失。其他多余的木料他让木匠车成珠子做成几副手链。

  接下来他和吴天佑商量行程,看地图的时候才知道要去的兰香寺是在蒙古国北部,在靠近贝加尔湖地区的附近的一座名叫埃恩德塔山的山峰上,进山只能靠马驮,甚至只能步行,他也只能苦笑了,还好,他学茅山术的时候练了很长时间的体能,对爬山涉水并不害怕。说起蒙古国,给李医奇的第一印象就是成片的草原,戈壁,人们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但听了吴天佑的介绍,才知道在蒙古国的北部还分布着大量的原始森林,当地的景观就如同我国的北疆一样,非常的美丽。埃恩德塔山在蒙古国并不出名,知道的人不多,只有道教深厚背景的人才知道。当年元朝正兴,蒙古铁骑纵横天下,元帝富有四海,礼敬全真大德,命全真大师李志常在埃恩德塔山修筑兰香寺给元帝制作三清安神香和养生丹药。道家崇尚清静无为,就把这兰香寺修筑在一个偏远渺无人烟的地方,在外围请了元兵把守,所以就算是本地人,也很少知道兰香寺这个名字。

  这次去兰香寺的行动,除了李医奇和吴天佑,还有两个身体壮实的年轻人,他们冷冷的眼神,灵活的身手,无不表明了他们保镖的身份,吴天佑介绍他们一人叫李义,一个叫张明理,都是大陆特种退伍兵。他注意到吴天佑、李义、张明理三人手腕上都有一副阳起木手链,他不禁暗暗点头,看来吴飞鸿父子为人还是很大气的。李医奇这次出行不但带了阳起木木剑,几副阳起木和阴起木手链,还有一个罗盘,几捆香,一打子黄纸、几扎画好的符箓等等。但上飞机检查行李时看到吴天佑他们除了一些旅游用品和日常衣物便无其他特殊之物,还是有些意外,但随即就被第一次坐飞机的兴奋给掩盖了。

  等他们一行人走出机场,便有人接机他们到了当地宾馆安顿下来,还拿来了一个大箱子,里面有几大扎蒙古货币图格里克,面值都是20000的。还有蒙古国官方颁发的勘探考察许可证,以及除了几排形状大小不一的手电、头灯、德国工兵铲、4支五四黑星手枪及弹药,4把匕首和五个丨炸丨药雷之管。李医奇看得傻了眼,不由得对吴家的能量有了更深的了解。
  他们第二天坐上一辆越野车出发了,开始李医奇还饶有兴致看着车外的景观,但看了半个小时左右就厌烦了,这里的街道和刚来的香港相比实在太过萧条荒凉,就算和内地相比也远远不及,等出了城镇,更是好像到了无人区,走了半天都不见一个人影。这算是块翠绿美丽的大地,但再好的东西如果总是大同小异,看多了总会疲劳。一开始道路也非常平整,然后,车子进入了林地,路况也越来越糟,不远处可以看见阴森森的山丘直直的伸向天际,上面长满了树木,有些山丘上还有看来十分邪异的怪石,彷佛是由邪恶的鬼怪变化而成。一切看来都十分阴郁,连天气都变得让人觉得不舒服。最后他们已经深入野地,车子到了一处地方停下了,这里有人给他们准备的八匹马,还有一个当地向导。这个向导颧骨突出,头发大多色黑且直有轻微的卷发;还有一脸毕恭毕敬的笑容。吴天佑用一种李医奇听不懂的语言和向导沟通,李医奇猜想到这应该是蒙古语。看来吴家对这次行动已准备了很久。但吴天佑的好意最终还是白费了,那个向导看了看他们,直接用汉语和他谈了起来。

  “他说车子在下面的路途再也不能通行了,只能骑马。他问我们是不是都会骑马。”
  当然会。吴天佑他们上马动作非常娴熟。李医奇也在香港马场刻苦训练了差不多一周时间,足够他在马上不会跌下,还能徐徐慢行。开始他们刚穿行森林的时候觉得很新奇,他们不断的交谈,说笑着。骑累了就下马走走,还会偶尔停下来用餐,这让李医奇想起了学校的秋游,让他觉得冒险其实没有那么坏。

  但当遇到了一场大雨后,那可一切都变了样。他们踏着满是泥浆的道路前进,滂沱大雨下个不停,雨衣帽子湿答答地贴在眼睛上,雨衣被雨水击打粘着身子,又湿又冷。马匹在雨中也显得非常疲倦,脚步相当蹒跚。人人都闷闷不乐,都懒得说话。这种情绪直到后来雨慢慢变小也没得到缓解。直到那个向导突然宣布前面有个小村子可以让大家歇脚才让大家精神一振,李医奇甚至欢呼出声。“真是够了,如果还要在雨中再多泡一会,我真的要发霉了。”他说道:“现在我是多少怀念一杯热水和一套干净衣服啊。”这话让大家露出微笑,这可不是他一个人的愿望。

  最终他们一行人在一个小村庄停了下来的时候,天已全黑了,山风吹散了乌云,露出在云间掩映着的一弯新月。向导带他们走到一所大木屋前敲起了门。出来的是一个满脸阴沉,干巴瘦小的老头。老实说,招待得很不周到,那只鸡一定是老死的,骨头让李医奇咯了牙。大家虽然面面相窥,但被大雨耗尽精力的他们还是决定忍气吞声。
  日期:2021-03-15 07:37:53
  第 36章 中蛊毒的人
  第二天一大早,他们便起床洗漱后就着热水吃了点压缩干粮后便要出发,这时突然旁边屋里传来一阵老年妇女的嚎哭声,李医奇不由得脚步一顿,不由得走了进去。只见到一个脸色发青,眼睛上翻的年青人正在一张木床上抽搐,一个老妇女正抚在他身上痛哭,那个干巴老头站在他们身边默默流泪。
  李医奇连忙走到那个年青人身边,转头对跟进来的向导说道:“我是医生……中国的医生……会一点中医,让他帮他看看。”那向导连忙上前叽里咕噜说了起来,不一会儿,那对夫妇都抬起头,怔怔地看着他。李医奇顾不得多说,上前翻看他的双眼一看,眼白上有一条明显的红线,再看看他发青的脸色,李医奇大吃一惊,没错了,这是中了蛊毒。
  也难怪李医奇吃惊,养蛊之术现在应该已经失传,很多在乡间盛传的中蛊,大都是误服毒蘑菇、木薯等有毒植物中毒罢了。真正的中蛊症状连李医奇也是因为《巫蛊术秘笈》才略知一二。养蛊之人一般炼蛊都会选在阴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因为五月为一年中阳刚之气最盛的一个月,而五月初五则是刚阳过剩,容易极阳产生极阴,是炼蛊的最佳时刻。炼蛊的人需要将各式各样的毒虫,大到毒蛇,小到跳蚤,还有经典的蛤蟆、蜈蚣、蝎子、蜘蛛、蜥蜴等通通的放到一个密封的坛器之内,让这上百种毒物之间不停的争斗撕咬,最后一个活下来的的就可以被称之为“蛊虫”。如果活下来的是蛤蟆,就称为“蛤蟆蛊”,如果活下来的是跳蚤,那么就称之为“跳蚤蛊”。一旦培育出这种蛊虫,养蛊的人会用精血或贴身衣物烧制成灰喂养蛊虫,来培养蛊虫对主人的认同感,并配合咒法仪式来对蛊虫进行训练。要培养一只蛊虫最少也要一年时间,而且蛊虫养成后每隔7天就要放出来害人噬其精血,不然蛊虫就要反噬主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