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世世未了缘》
第3节

作者: 刘墉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爸爸也一样。”一位老朋友颇有同感,“以前提到我爷爷,他都好像要立正似的,说‘我的父亲’,里面还加上日文的‘敬语’。可是这两年不同了,他会说‘我阿爸带我去抓鱼,我阿爸教我游泳’。当你看他说话的样子,他不再是我的爸爸,倒成为了一个孩子。”
  老人家确实愈来愈像个孩子。过去她很不喜欢小孩,后来只爱自己的孙子、孙女,现在则只要是孩子,她就喜欢。
  有一天妻带她从外面回来,看她提个重重的塑胶口袋,我问她买了什么。
  “买什么?你不会感兴趣的!全是糖,给小孩吃的。”
  每次有小孩来玩,不论是亲戚的小孩,还是邻居的洋孩子,都往她的房里钻。每个人出来,都鬼鬼祟祟地,捂着口袋。说老奶奶叫他们别说,把糖偷偷吃掉,或藏起来。

  只是老人也像孩子般,愈来愈跟人分你我。好比爱藏玩具的孩子,什么东西都要是自己的。
  原来几大瓶维他命,放在厨房,一家人吃,只要去拿就成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老人自己各存了一瓶。吃完饭,一定要回房,吃自己的。
  原来一家人围着看电视,现在老人也叫我又为她买了一台,放在她的房间,常躲在屋里自己看。还把小孙女找进去,看她电视里的卡通。
  她真成了个孩子,使我想起儿子小时候,喜欢用纸盒子和脚踏车围成一圈,然后躲在里面,说那是他的家。过去年轻时,她喜欢串门聊天,现在还喜欢,只是不再出去串门,而希望别人来我们家。又最好是能进她的房间,坐在她的床边,跟她讲悄悄话。
  有一天,我在花园工作,老母迈着解放小脚,一步步凑过来,又拉着我的袖口,走到院子一角,神秘兮兮地说:“来!妈问你,你赚的钱,够不够下辈子花?人都曾老,别一天到晚买花,存着点儿,等老了用!”

  我笑了起来:“原来是这事,干吗神秘兮兮的?”
  “当然了!咱们娘儿俩,总也有点悄悄话吧?”老人家居然转过脸去,有点激动,“你知道吗?咱们好久没说说亲昵话了。”
  突然发现老人的寂寞。一家七口,虽然热热闹闹,在她的心底,由于身体的衰退,愈来愈失去安全感,也愈来愈怕寂寞了。
  或许人的一生,就像日出与日落吧!似乎回到同样的位置,只是方向不同。
  由出生时的啼哭,需要抚爱,需要怀抱,到开始学走路,开始抓取自己的东西;到“扮家家酒”,假设有个自己的小家;到愈长愈壮,觉得天地之间,可以处处为家。
  然后,过了中午,太阳西落。我们随着身体的衰老,逐渐收回遥远的步子,躲回家、躲回自己的房间,抓紧自己的东西,也抓紧自己的亲人。

  我们又像儿时一样,需要亲人的拥抱和呢喃。
  母亲老了!
  我常得听她进浴室的时间是不是太长,也在每晚就寝之前,先推开她的房门瞧瞧。
  看她一个人睡着,昏昏的夜灯,映着墙上父亲年轻时的照片,我有着一种莫名的感伤。突然觉得这老人家,跨过八十七年的岁月,此刻,却缩在床上,如同我五岁的小女儿,需要关爱和保护。
  “去买一张轻便折叠的轮椅。”我对妻说,“明年春天,带着她一块儿,去迪斯尼乐园。”

总在缘里面

  缘来缘往,缘起缘灭,其实从大处看,缘是不来不往,不起不灭。缘总在我们的四周,我们总在缘的里面。
  早上拿到报纸,似乎比平常厚,原来是多了两张“大学联考”的榜单。
  密密麻麻的名字,塞满一版又一版。这画面很熟悉,也很惊心,让我想起三十年前的惊心岁月。
  大概因为父母受的教育高,现在这些孩子的名字,跟以前是大不同了。有琼瑶小说里梦一般的“主角”,也有唐诗宋词里的“灵感”。相信他们的生活也一样,每个人都是王子公主,被呵护着长大。
  当然,这些孩子的辛苦,恐怕不下于他们的父兄。不苦读,怎能有金榜题名的一刻呢?
  举起榜单,最先看到的是台大中文系,我当年最向往的地方。

  我一个名字、一个名字看下去,好像见到许多未来的文豪、学者和诗人。我想,那里面说不定有朋友的小孩。
  我看到一个名字,眼睛亮了,那是××帆,最后一个字跟我女儿的一样。她会不会也有个像我一般,希望女儿如一条小帆船,“乘长风,破万里浪”的父亲?
  她现在真是“乘长风”了,她和她的父母该有多高兴啊!
  我闭上眼睛想,那要是我女儿该多好!我多盼望她能把中文学好,将来进中文系,成为另一个李清照。如果,现在一下子跳到了十二年后,我正看着自己女儿的名字,进入老爸向往的科系,我会不会老泪纵横?
  这叫××帆的女生,此刻会不会正有个老泪纵横的父亲呢?还有,那旁边所有的人,这一整个榜单,每个名字,不都该是一阵欢呼,几行热泪吗?
  这密密麻麻,不是文章的榜单,突然变成一幅幅动人的画面,突然变得这么有情。每个人都是父母生养的、努力长大的,带着许多自我的期许和亲人的盼望,走进一个又一个考场,终于在今天,看到他的名字被印在这金榜之中。

  只是,我又突然有点黯然神伤。想到在金榜之外的许多孩子,他们会不会正在饮泣呢?听说有的父母因为子女考不上学校,而不好意思面对邻居,他们会不会把这怨气出在孩子的身上?
  抑或,他们是开明的父母,有着体贴的心,把孩子的伤心当自己的伤心,把自己的勇气灌输给孩子?
  使我想起有一回到个朋友家去。进门就见他上小学的女儿在哭,说是因为没考好。
  “我不要第二名!我不要第二名!”小女儿又哭又气地喊着,“我要第一,我从来都第一!”
  原来她只是为了没能考第一名而哭。

  女孩的祖母走了出来,把小丫头拉到一边,小声地对她说了些话,孩子居然不哭,眼睛转一转,笑了。
  “您对她说了什么,这样管用?”我问老太太。
  “我问她考第一名的感觉好不好?她说当然好。我又问如果她第一名,是不是别人就拿不到第一?她说对!我就说:‘考第一的感觉这么好,你已经连着拿三个第一,别人都没机会,何不让人家也能有一次这种感觉呢?’她想想有理,就笑了。”
  眼前的榜单,帆的名字又映入眼帘,那不是我的女儿,但我真为她高兴。我想,如果有一天,我女儿参加联考,即使没考上,我也会对她说:
  “只有这些名额,你没上,总有人上。让别人高兴高兴,不也挺好吗?世界这么大,念书的机会那么多,下次再考,说不定也有别人会让你,使你的名字能挤进去。”

  年岁愈大,愈觉得每个人的孩子都可以是我的。想想,在纽约为我磨墨的,不是从小在台湾跟我学画的男学生吗?他现在已经是著名的影评人。
  想想,在台北为我校稿印书的,不是我从小带大的女学生吗?以前她老跟家人吵架,一不高兴就住在我家。而今则连她母亲,都在我的公司上班。
  从前有个国君出去打猎的时候,遗失了最宝贝的弓。“人亡弓,人得之!”他居然一点也不急,“反正在我的国家里掉的,总有我的国人捡到,何必在意呢?”
  我常有同样的感觉,别人生的子女、别人培育的英才,都可以成为我的。我自己的孩子、学生,也可以成为别人的。
  缘来缘往,缘起缘灭,其实从大处看,缘是不来不往,不起不灭。缘总在我们的四周,我们总在缘的里面。

  多高兴啊!我又看看那份榜单,一群缘,东南西北、不相识的,就将要同窗四年。至于那落在榜外的,会有多少伟大的莫内、罗丹?虽然进不了法国官办的沙龙展,却在未来灿烂出更美的火花。
  那是另一种缘!

轻轻摘下那顶绿帽子

  她有外遇的消息,是她兄弟传达的;她的铁链是父亲铐上的。她的亲人把她看成猪狗,居然建议她的丈夫,回来把她处死。
  二月,回到台北,又湿又冷,居然比纽约还难过。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