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中未曾低头——一个混在社会底层的大学毕业生之殊死生存》
第2节

作者: 咬牙不哭
收藏本书TXT下载
  7
  这是一个现代化的公司,具有现代化的经营理念和管理制度。穿上公司特意为我量身定做的工作制服之后,我无比自豪。我每天努力工作,认真学习公司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生怕自己失去了这次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
  即便这样,在我工作了一个星期之后,公司领导还是找到了我,说我上楼梯的时候,咳嗽了一声,违反了公司制定的“不允许在公司内大声喧哗”这条管理条例。按照公司的相关规定,应该开除。
  在申辩无效之后,我表示,接受公司对我的处罚。但我问,公司能否把我当初做工作制服时交的六百元钱还给我?这套衣服我留着也没用。公司负责人说,不行,公司留着也没用。
  我还是苦苦哀求。公司见我不明事理,就叫来了四个身穿保安制服的谈判专业。我一见到这四个膀大腰圆的谈判专家,马上表示,我想通了。

日期:2009-12-27 20:43:59

  8
  我在这家公司的楼下,见到了一个哭泣的女孩。我问她你怎么了?她说她被公司开除了。我问她你是不是上楼时大声喧哗了?她说是。她问我你怎么知道的?我说我也大声喧哗了。我问她你是不是也买了套新衣服?她说是。她问我你的衣服退了吗?我说他们刚才找谈判专家和我谈过了,我不想退了。最后,她告诉我一件事情,让我的情绪变得很差。她说,那套衣服是一次性的,千万不能洗,不管水洗还是干洗,都不行。

  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在学校里要知晓礼义廉耻,要懂得诚实守信,而在接触社会以后,却还有另一门需要你自修的相反功课在等着你。一个人被偷了钱包,小偷自然是要受到谴责的。但为何丢钱包的人竟也会无脸见人且饱受讥讽?——谁让你上车时不捂紧你的钱包?我和那个女孩从一系列“相关部门”走出来之后,感觉那个已经人去楼空的皮包公司似乎比我们还要理直气壮。


日期:2009-12-28 23:16:08

  9
  随着一个人戒备心理的加重,自我封闭的心理也就会随之加重。而在如今的社会,若不想徒增无谓的伤痕,又必须要具有足够的戒备。我经常会在这种矛盾的心态中交织,但内心深处,还是渴望着信任与被信任。
  如今,我身边只有一个朋友。他的名字叫宋大壮,是我现在的合租室友。他在给一个医药公司打工,每天都去一些小医院推销一些不知名的药品。我们租住的地方在这个城市郊区的一个小杂院里面。尽管有些偏远,但却挺适合我——租金比较便宜,另外,还可以在小杂院里停放我的三轮车。这个小杂院有一排正房,还有面对面的两排厢房。正房住着房东,我和宋大壮住一排厢房,另一个租户住我们对面的一排厢房。

  房子最早是我先租的。每侧的厢房本来只有两间屋子,可后来房东为了增加租住面积,就把两侧厢房都扩建了一下,虽然院子变得窄了些,但两侧的厢房却各多出了一个小厨房。房东在完成这项内部改建工程之后,颇为得意,为了表示庆贺,他通知两侧厢房的租户,房租自即日起,上调百分之二十。这次突如其来的内部通货膨胀,让两侧厢房的租户都很不满,我就萌生了找人合租的念头,在征得房东的同意后,我张贴了合租广告。

  记得第一次在电话里听到宋大壮的名字后,我很排斥,差点就不同意让他来看房。毕竟是独自出门在外,安全总是放在第一位的,何况又是选择与你朝夕相处的陌生人。但在我见到他之后,我就基本同意让他做我的室友了。尽管终日为了生计忙碌,我显得颇为消瘦,但在他面前,我简直就是个彪形大汉。我曾问过大壮,你爹为啥给你起这么铺张浪费的名字?大壮也挺郁闷,说他每次出去跑业务,最搞笑的段子就是报上名号,屡试不爽。大壮虽然每天也是早出晚归,但事业却几乎没有任何进展。彼此相同的压力和现状,让我们从室友迅速成为了朋友。


日期:2009-12-29 22:27:37

  10
  “我当谁呢,原来是王风回来了。”王风是我的大名。我推着三轮车走到杂院门口的时候,正赶上房东出门,两人打了个照面,房东和我打着招呼。房东姓马,今年五十多岁,是这里的坐地户。他除了偶尔喜欢对房客发动通货膨胀之外,人其实还不错,挺热心。他有一个最大的特点——话多。我曾仔细观察过,这周围好多坐地户都有这特点。

  “哎,马叔,您出门啊?”我无精打采地应付着。
  “王风,怎么这么早就收摊了?看来今儿生意不错啊,不对啊,怎么连桌椅板凳锅碗瓢盆都让人抢购了?”房东拽了我一把,悄声问,“又让官兵给扫荡了?”我叹了口气,点了点头。
  “我不和你说过吗,别光低着头就顾着赚钱,”房东颇有恨铁不成钢之感,对我谆谆教导,“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风声稍有不对——左手在收拾碗筷的时候,右手就已经把凳子码到桌子上了,二十秒之内就得做好撤退准备,六十秒以后——咱爷们已经远离现场二百米看热闹了。你这孩子,还是欠缺生活经验啊。我当年摆地摊的时候,那可是远近闻名的草上飞。等哪天我有空,咱爷俩找块空地,实战操练一番,我好好指导指导你。保准你以后撤得神龙见首不见尾。”


日期:2009-12-29 22:35:19

  11
  “谢谢了,马叔,我哪有你那道行啊。我这一见官兵腿就哆嗦,今天就算发挥不错了,才舍命保下一个大海碗。您忙吧,我今天累晕了,得赶快进屋了。”说完,我赶紧赶着三轮车进了杂院。不然,他能一直和我说到明天天亮。
  我进到杂院的时候,发现我们那屋灯已经亮了,看来宋大壮已经回来了。我锁上三轮车,推开房门走了进去。里面俩房间,我住里屋,大壮住外屋。
  大壮又在研究他那一大堆药品宣传资料,见我进来,问我:“今天又一身轻了?”
  “你听见了?”

  “马叔那嗓门,在屋里就一字不落。”大壮笑了笑。
  “唉,时运不济啊,”我走进里屋,往床上一躺,郁闷道,“混到现在,居然混了个游击队员,这买卖真是不想做了。”
  “你也别太看轻自己了。人刘备还卖过草鞋呢,关公还卖过大枣呢,张飞还卖过猪肉呢——你卖凉皮,算起点高的了。朱元璋还讨过饭呢,他得奋斗多少年才混到你这水平?”大壮一边安慰我,一边给他自己鼓劲。其实,他的心里也很没底。这些鼓励的话,我也曾对他说过。虽然这些话对帮助对方走出目前的困境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作用,但在现在,却是我们为彼此驱赶内心恐惧的唯一解药。


日期:2009-12-31 00:54:37

  12
  我从里屋走出来,问大壮:“咱俩晚上这顿怎么对付?一碗阳春面?励志加解馋。”
  “你甭天天提那《一碗阳春面》了,人那娘仨是一年来一碗。咱俩可倒好,连轴转了一个礼拜,听见就饱了。再说了,你那是阳春面吗?唉,我现在都混到靠挂面解馋了。”大壮悲愤不已。
  “再不,咱俩今天腐败点,下面的时候,加点儿海鲜?”
  “你买海鲜了?”大壮眼睛一亮。
  我朝碗柜的方向指了一下:“那儿不是还有半包虾米皮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