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上海中医类灵异故事》
第5节

作者: 天和余韵
收藏本书TXT下载
  寒证的虚实,比较好判断,在没有出现外感情况下,病家又不发热,只是怕冷的人,是因为体表阳气亏虚。以此类推病家无外感,不发热,而体内寒凉者,是因为阳气在体内出现了衰弱。另外必须注意的是,外寒者,需是内部不热,才算阳气虚弱,内寒者纵使外部有热像,亦属内部阳虚。
  以上诸条,需要仔细阅读,反复推敲,才能明了。总之是需要结合起来阅读的。一般情况下,发热多为外邪入侵,但虚热的情况必须要考虑到,因为这种情况最为复杂难治。而发寒则多为体虚,但也需要注意是外邪引起的发寒,这种情况一旦出现也很是危险。所以寒热的表里,必须要记得,否则就会出现判断失误。
  学习感悟:
  今日习读"寒热篇",对问诊十法的首问之"问寒热"有了一个初步的轮廓认识.综合而言有以下几个要点:身体内外寒热的有无,寒热出现的形式及时间长短及其它伴随且可能出现的症状.
  也对如何询问病患的方法,该怎么问,具体问哪些问题可以帮助医者快速而准确地理清思路有了新的认知,这感觉就象侦探在深刻地剖析案情,寻着蛛丝马迹一点一点地接近事物的本质,对医者来说,也就是疾病的根源所在.

  只有熟悉了身体表里的寒热变化,才能准确无误地从病患对自身病情的描述中获取与病情有关的重要信息,了解病患的身体正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境地及以后还会有可能出现的症状,做到对病理的变化了然于胸!

日期:2009-9-3 14:53:00

  摘录一段护理婴儿应该注意的文章给大家看:
  红臀:儿科病名,指发生于婴儿尿布包囊部位的局限性片状红斑或生水泡的病症。为新生婴儿多见的皮肤炎症,多因小儿血热之体,皮肉娇嫩,尿布潮湿浸渍过久,湿热之气交蒸,致皮肤湮尻而成,本病多见于婴儿。在尿布覆盖部位,如会阴、阴囊、大腿内侧、臀部等处。出生可见片状红斑,与尿布覆盖面积相吻合,边缘清楚,因尿液浸渍,红斑上亦可生小水泡,或糜烂、渗液,日久红斑干燥,脱皮,皮肤粗糙,婴儿因患部常潮湿不舒,故易啼哭吵闹,一般无需服药,只做局部治疗,加强护理即可。若见皮损潮红,渗液时,可以马齿苋,车前草、蒲公英煎水清洗。或用黄柏、滑石、甘草等分,晒干研碎,筛细末,麻油调敷。若见红肿干燥时,可用黄连膏,紫药油外涂,然后再扑松花粉,应该注意尿布经常换,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和干燥,尿布应该以细软白布为宜,勿用橡皮布和塑料尿布。


日期:2009-9-4 0:13:00

  我所知道的上海中医类灵异故事之第八段【尸媚】
  若非我亲眼所见,必然不能相信,楼道里走出的那人居然与鬼胎少女长得一模一样,只是她的腹部平坦,人的气色也好的多。
  李梦然显然也被眼前的事情惊呆了,站在原地,竟忘了说话。
  那女孩道:“你们不必惊慌,我是这丫头的姐姐,几年前就死了,机缘巧合,化成了尸媚,现在知道妹妹有难,特来帮忙的。对了,我叫柳丹萍,叫我刘姐姐就成了。”
  我舒了口气,道:“女尸变化后,以色勾引男人,才算尸媚。姐姐虽然邪气甚重,然则言语颇有条理,怎么会是尸媚呢?何况我这荡鬼汤若是被鬼物喝了,那么喝的鬼物纵然有千百年的修行,也好化为乌有的,姐姐恐怕也不能例外吧?”

  刘丹萍笑了笑道:“我只是开个玩笑罢了,这荡鬼汤的用处,我倒是没有听过,不过之前我抓了很多名医过来诊病,都没有结果,小哥你纵然很有手段,也未必能救得了妹妹的。”
  我听了她的话,颇为无奈,这刘丹萍显然不知道荡鬼汤的妙用,一般处丨女丨怀孕之人,大多是被邪物**所致的,这样邪气就会存留在女孩的腹部,化为鬼胎。
  有了鬼胎的女孩,必然会腹部胀大,而且不想饮食,还会一天天的被邪气夺取精血,人会瘦的像竹竿一样。
  此时如果想除去鬼胎,就必须要用荡鬼汤了,荡鬼汤组方比较简单,首先是人参五十克,这主要是为了让人恢复元气的,其次是当归五十克,主要是破去淤血,引血归于血脉,滋养血液的。这两味药加在一起,主要是起到个气血双补的作用。
  然后是大黄五十克,这个主要是泻下的,就是泄去你腹中的邪气和污秽的,大黄用到五十克,一般人都会在厕所住上半天的。

  另外还得加上雷丸十五克,这个主要是祛除秽气的,一些妖物之气,不用雷丸的话,大黄是不能祛除干净的。
  随后跟进川牛膝、红花、丹皮各十五克,枳壳、小桃仁、厚朴各五克,主要起到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等作用的,主要还是要辅助大黄祛除邪气。
  这服药用后,身上有邪气的人,大多会在肚子叫了几声后,冲向厕所,然后腹泻。
  邪气便会消失了。
  我见刘丹萍并不阻拦,便将手上的药物给鬼胎少女喝了,那女孩喝了后肚子马上便鸣叫不知了起来,我见这情形,以为那女孩要上厕所,便想上前扶她。

  不想她居然突然叫了一声,便昏了过去。
  我见了这情景,不仅冷汗开始往下流了。
  这荡鬼汤那是通下的大剂量汤剂,若是不将邪气泻出,任由它和荡鬼汤搏斗,人是会死的。可是显然鬼胎女孩已经受不了药剂的力量了。
  我正焦急间,李梦然却轻松的拍了拍我的肩膀道:“荡鬼汤可杀天下鬼物,只是鬼物若全力与荡鬼汤搏斗,就会造成现在的局面,本来是没有救的。”
  她故意顿了顿道:“幸好你遇到了我,易水派最有前途的李大神医,就让我来帮帮你吧。”言罢,她将袖子一免,从衣袋中取出了个极为精致的针灸包。
  我看了心下一动,想到,她要施针了么?

日期:2009-9-4 23:56:00

  我所知道的上海中医类灵异故事之第九段【艾灸之道】
  李梦然将针灸包打开,从中竟拿了根艾条出来。
  艾条是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病保健工具,主要成分是艾草,艾草为医家草药中的纯阳之物,其通经活络之力甚大,而且阳气极强,若是运用得当,可以起死回生。
  艾草的主要用法就是灸。古人所谓针灸,针就是我们平时说的金针刺穴,而灸就是以艾草制成的工具在病家身上烘烤。
  南宋医家窦材便是用艾草的高手,其一生治病,用药极少,专用艾条治病,其效果惊人的好,后人称之为扁鹊转世。
  只是早期的艾草用法比较直接,是在病家身上直接点燃烘烤,虽然其所留疤痕极容易消退,然则亦不被寻常人所喜欢,故此艾灸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

  近些年医学流派中的几位大家共同努力之下,开创了悬灸之法,即将艾叶制成香烟似的条状物,点燃后在病家经络上烘烤。
  这种方法虽是比不过直接在人身上点燃艾草那般威力,却也减轻了不少病家的痛苦,其疗效却也是不错的。
  故此各地针灸大家开始了一场研究悬灸的热潮。
  我之前虽也知道悬灸,然则其方式方法由于见效过慢,却是让我兴趣不大,故而一直不曾深入学习。现在李梦然将艾条拿出,倒是令我颇为惊讶。
  我愣了愣道:“现在如何用灸?”
  李梦然道:“现代人脾胃大多寒凉,服药之后效果往往不佳,我师父说,用艾灸的办法,不但可以将脾胃寒凉之气化去,还能令人对药物吸收的更好。”
  她说罢,将鬼胎女孩的上衣掀起了一点,在女孩脐下三寸的地方以艾条烘烤了起来,我则在一边凝视着效果。
  脐下三寸,为关元穴所在,关元穴为任脉重穴之一,其所在位置,不但连接着任脉之气,还连接着身体内少阴、太阴、厥阴三股阴气。
  故此古代医家常称关元穴为固本培元、恢复阳气,维护阴气,治病救急的重穴。而且关元穴为小肠精气聚集的地方,又可以帮人消化食物。
  李梦然选取关元穴来灸,实在是极为高明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