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眼看日本(一个中日混血80后的在日生活以及所见所想)》
第24节

作者: 七小少
收藏本书TXT下载
  英国的每个人都爱玫瑰么?中国的每个人都爱牡丹么?英国不很了解(哪位涯友交流一下噢),但是至少中国一定不是。每个人喜欢什么事物,根据性格,经历接受的教育都会产生很多的不同,我们喜欢不同的明星,喜欢不同的游戏,喜欢不同的花卉,只有萝卜芹菜各有所爱才说明大家个性迥异,社会多彩多样~巴特!日本人居然全民爱樱花!!囧zr`~这说明了神马?我觉得,是不是可以说日本人内心深处有某种情结,某种性情是惊人的一致呢?正是这个整个民族每一个个体都具有的相同点让他们都一样爱上了樱花?我想,喜欢这种发自内心的情感是不能通过教育来实现的,就像教育可以让我们热爱国旗,发自内心的热爱,但平心而论,每个人都觉得国旗漂亮么?(涯友不要拍我~拍我不要拍脸~)这个也不能通过习俗去解释,就像每个美国人都习惯吃汉堡,喜欢汉堡,但平心而论,每个人都觉得汉堡最好吃?日本人却是每个人都从心底觉得樱花是最美丽的,樱花胜过任何其他。也许只能用民族的纯粹性来解释?我不知道。但是想象一下这种整个民族的某种共同的情感如果被激发后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我想那将是相当可畏的可以让整个民族行动思维一致的可怖精神力量。什么可怖精神力量?我来妄加分析~囧

  记得看过台湾侯孝贤导演拍的一部电影叫《悲情时代》,电影里用闽南语说过一个关于日本樱花的故事。说的是明治维新时代一位花季少女投瀑布自尽,在她的遗书里没有绝望与悲伤,只是觉得生命应该像樱花一样,在最绚烂的时候离枝而去,保全风华。据说这位少女的遗书点燃了当时整个日本校园。没有人为少女悲伤,都为她绚烂的逝去赞美。平民如此,那么贵族呢?我想日本的统治者可能是全世界最对生命看的开一群权力者了。他们没有人会像中国的皇帝那样去寻求长生不死,延年益寿。这里来说两个例子。也许有些涯友看客同学们对织田信长的辞世歌(其实应该是平郭盛所作)都知道,大致意思是“人间五十年,与天地相比,不过渺小一物。看世事,梦幻似水。任人生一度,入灭随即当前”,相当的看淡生死,淡定!囧。再说一个关于富士山的传说。富士山原叫不死山,富士音近不死,所以后来就叫了富士山。为什么叫不死呢?传说仙女和天皇相恋,要返天宫的时候,给了天皇一颗不死仙丹来报答他的相知之情。若是中国的历代皇帝,如果要有仙丹,那是一万个仙女也是舍得的,可是这位天皇却说,没有你,不死对我岂不是最大的折磨?(靠!有情有义好男人啊~)于是把仙丹随手丢入山中,这座山就成了不死山,就是今天的富士山。可见不管是平民还是贵族,求的都是生命的灿烂而不是不朽。樱花正是如此,她从花开到花落,短短一周。尤其花谢之时骤然如雨下,正是灿烂而没有眷恋。

  这么看来,日本人该是觉得樱花就是自己的写照一样,所以才如此爱着樱花吧。恩!恩?等等~~我万万不同意!!!~~人会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东西么?我可以很腹黑的说,人都是讨厌和自己相似的东西的!囧~就像软蛋讨厌软蛋,美女挤兑美女一样。日本人把自己比作樱花你就相信他们人生很绚烂了?天大谎言,巨型yy!事实是,日本人的性格是很自我压抑的。在日本人完全剖析手册——《菊与刀》中,本尼迪克阿姨把欧美人的人生自由度曲线比喻为n,就是越活越自由,而日本人的曲线却是u,自由的高点在童年与老年,可以说是越活越不自由。也就是说,日本人的成年,精力最旺盛的阶段是最受压抑的时候,好比你终于长大了可以x起了,却发现丨内丨裤却是最小号的,外面还穿了条超紧身无弹力牛仔裤(悲剧啊,囧)。他们顶着最华丽的岁月却被社会的责任,家庭的责任(这个日后再说啦)日复一日的磨灭在半**状态,没有高丨潮丨,人生慢慢走向阳痿。他们是多么的想完全的挺起一次阿~哪怕就是过把瘾就死也好。人哪~那是最没有什么最宝贝什么。越是得不到的越羡慕,越要去yy。所以我要说,日本人其实是菊花!(这点本尼迪克阿姨早看出来了)囧~广大涯友看客同学们不要想歪~是花中的菊花。平平稳稳,规规矩矩,花开花谢都没人问津,淹没在集体的菊花地里。他们是极度羡慕樱花同学的壮丽人生(花生)的,正因为他们不能像樱花一样开得盛大,谢得壮丽。他们是那么的希望可以像樱花一样为了一瞬的耀眼而放纵挥霍,可是他们不能。慢慢的樱花成了他们的只能去憧憬的人生理想,又慢慢的把这种不能实现的人生理想溶化在人格中,不断自我暗示,最终久y成事实,成樱花了。有点精神妄想成分。所以大和族不是樱花,是永远梦想樱花。

  回过头来再来看上面说的可怖精神力量,也许就好理解了。因为整个民族都是被严谨的社会极度地束缚着,所以潜意识里都有哪怕一次也好,让我绽放吧~的想法。为了那一次的绚丽,哪怕死去也好,因为死在他们看来已经变成了人生绚烂的最高点,或者说死才是他们唯一可以绽放的方式,就像那位投瀑布的少女一样。这样是不是就能理解为什么日本的自杀率那么高了呢? 日本人不是沉默就是爆发,而死,在他们看来就是一种爆发。当然这不是可怖的,那可怖的是沃特?如果这个全民族的共同情感,或者说集体潜意识追求被激发了话,那就是可怖的了吧。也许我们也能理解为什么在战争中这个民族会如此的轻视自己的生命,为了天皇~bong~了吧。他们死去,是在释放心里的那份压抑,满足那份隐秘的欲望——像樱花一样壮丽的逝去。我想,在那个残酷的年代,他们的统治者就是利用了整个民族的心理诉求,让他们决绝地挥霍了自己的生命,却把这份挥霍赞颂为美丽的樱花舞。

  (我想,所有的宣传教育都是要建立在民族性格之上的。要是法国人意大利人,那是你怎么教育鼓舞他们都不会去为了上帝~bong~的)
  我考!!写到这里气愤鸟!!太狠了!我诅咒这帮统治者~~
  赏花篇结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