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国有银行基层经营,管窥中国金融乱象》
第17节

作者: 螺蛳及顶伟大少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1-10 10:25:34

  今年春节早,物价可控股市上涨实体开张房地产未倒平台依旧挥洒自如,上上下下欢欢喜喜过大年迎换届。
  此刻,狼真的来了。还记得幼稚园小朋友玩狗屎的故事吗,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如零八年那般侥幸。
  龙抬头前后,先看钢贸市场贷款的连环坍塌。钢贸市场贷款连环坍塌将会是从某媒体的深度采访报道开始的,经济史会把该媒体敲响中国泡沫经济的丧钟记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打倒蛀虫是国民的梦想,而钢贸市场金融蛀虫草根发家虽奢富非权贵,纸老虎一打便倒。当然钢贸市场贷款的连环坍塌,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崩盘,这头经济的巨象、生产的怪物仍将蹒跚前行。

日期:2012-01-11 10:41:14

  说狼来了,翘首盼望危机到来,说身在危机中,翘首盼望危机的加剧,大少以为也不能算是健康的心态。危机是人祸的报应,巨灾面前将不分富贵与贫贱,危机会把人祸的恶果分配到每一个平民头上去承担。
日期:2012-01-11 11:29:10

  钢贸市场贷款,赞同黑背以前的分析。
  呵呵,这里主要谈钢贸市场贷款模式,不是钢贸企业流通模式。钢贸市场贷款的不一样,确实是肉没能烂在权贵的大锅里,也不象小微企业贷款假若是真实的即便以后烂了但收了税平民工人也拿了工资属于普洒甘露。以前的媒体对钢贸仅是对其经营模式的探讨,对其融资模式以及此种融资模式对宏观经济的危害浅尝辄止揭示不足,而且都知道钢贸市场连环贷款风险极大却不知为何钢贸总是商业银行的坐上宾不知为何贷款总是在账面表现为优质资产。中国财经媒体对商业银行这一中国经济的血液病视而不见,是无良知良心还是专业经验不足,皆为遗憾。毒瘤如此,不停不增缓退的缩头政策还在继续,再不割除毒瘤,终成大患,就钢贸贷款总额、钢贸信贷持续政策、风险缓释措施等,累积平台及壳平台等应将影响各大行自身信用评级,当然大公国际的评级除外。

日期:2012-01-12 10:18:36

  有朋友站短讨论降准和春节前暂停央票发行问题。大少没记错的话,去年春节期间曾有过资金利率飙升的情况,今年央行会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逆回购操作,节前释放节后回笼,可以使资金面相对平稳熨平波动。老潘预测元旦前后降准,从纯技术上讲,降准概率确实很大,但名义上定调为稳健货币,开年即降准放松信号过于明显,免得红口白牙连屁民都看得清楚。和面术先加水还是先加面如今运用起来炉火纯青了,先加水挨砖挨骂,先加面利于舆论。

日期:2012-01-12 22:36:12

  小贷公司,热衷者众,黑背讲的很透彻了。
  去年也曾有同学朋友相邀入股,大少以为人生苦短朝九晚五再搭上晚五朝九不如喝茶读书,好事便也作罢,前面帖中好像提到过同学相聚,那时小贷公司已经拿到牌照了。朋友们做小贷公司理由很简单,任何实体产业包括房地产都有没落时候,小贷公司属于坐北朝南收租子,旱涝基本保收,属于养老产业,于是筹点钱拿了牌照。
  小贷公司归口地方金融办管理,以后发展之路就如黑背所说村镇银行。由于小贷公司治理架构先天不足,估计几年后绝大部分未等来国有控股就会自生自灭了。大少所见,小贷公司基本上实际控制人开发商或者开发商关联人居多,也有做制造业实体起家多元化经营的。前者贷款一般都投向自己开发楼盘的建筑承包项目部工头,最近年利率大约20%;后者似乎要么手握现金找不到合适投向,要么也如银行信贷业务本金被套住了利息没问题。

  小贷公司偷偷吸收存款的欲望尽管被压抑着,红杏出墙也是迟早的事,吸收存款会在关联公司账面上被掩护起来,这顶绿帽子是地方上抢着给自己戴起来的。理论上说特色国情小微企业贷款是所有贷款中风险较大的,其他更大的是个人助学贷款。想当然的把风险较大的贷款交由更不专业的民间小贷公司去承担主渠道的补充,岂不荒唐?于是小贷公司的生命力与发展在于信贷风险的转移,这需要更专业的人员去设计去融合。目前小贷公司聘请银行退休人员居多,优势在于挖掘相对优质信贷小微客户资源,同时及时获得内部信息放款用于商业银行已审批回收再贷的小微企业等等。商业银行也热衷对小贷公司评级并授信,无当地分支机构的也有委托小贷公司做贷前尽职调查和贷后管理等等,小贷公司自身的融资渠道多样化改革实践也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