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经济分析 – 11大难题主导的经济方向》
第51节

作者: 生于0715
收藏本书TXT下载
  当人们竭泽而渔、“穷得只剩下钱”的时候,才会拼命地节约和储蓄。 我看到很多人富了之后,还在冷酷地积攒金钱。 为什么?他们没有朋友,没有家庭的温暖,没有忠诚的员工,没有社会的认可(因为他们通过危害社会福利而致富)。他们只剩下了金钱,除了金钱一无所有,所以他们更加在乎金钱,更需要积攒金钱。 在不少农村,亲兄弟可以为了一个房梁的问题,大打出手,甚至打出人命。 而在农村,很多老人得不到赡养,即使有几个儿子,也无处可去,只能在那里自生自灭。 这些事实直接证明,“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是谎言。 而且,他们这样对待老人,孩子将来也会这样对待他们,一报还一报,所以他们需要攒钱。 还有,一个朋友曾经对我说,不论对大家庭、婚姻、还是孩子,他都付出了太多太多,但是除了孩子还好一点,其它的他没有得到任何亲情的回报。 所以,他努力赚钱,看着银行里持续增长的数字,他感觉到踏实,因为钱是可靠、忠实于他的。也就是说,当社会都在“竭泽而渔”的氛围之中的时候,人们也就拼命地储蓄。 当然,我的观察可能有些偏颇,但是相信方向上正确。

  而这种文化的结果是,人们随时准备“竭泽而渔”,这也让政策有了操纵空间。所有能够实施的政策,都必然有其社会经济文化基础做支撑。 不少人早在几年前,就认为房价太高,已经超出人们的购买力,最终要跌下去。 于是,他们就成为“空头”,自己坚决不买房,也号召大家不买房。 因为,这些人坚信两点: 1、政策不应该让房价升; 2、人们会理性看待房价,不会做“房奴”,很多也做不起房奴。 但是,事实证明这些人“大错特错”了。 虽然“空头”批评政府政策,但是让“空头”痛苦的是,无数人在买房,而且价格越高,买的人越多。 更让“空头”不能理解的是,有无数人甘愿当“房奴”都要买房,而这些“房奴”成为让投机资金和政策的关键支持力量。 “空头”迷茫了,难道自己真的错了? 那自己错在哪里了呢? 而这样的迷茫造成了“空头们”的痛苦。

  在房价上,“空头”错的很厉害,这包括我自己在内。 我也总在反思,到底错在哪里?今天我想明白了,因为“空头”们大大低估了中国人“竭泽而渔”的胆量!或者说,中国人具有很强的“竭泽而渔”的社会资源动员能力!不少人敢把所有的钱都投入买房,不少人敢把父母所有的钱都用来买房,不少人敢把双方父母的钱用来按揭买房,自己再成为“房奴”;不少人想方设法把兄弟姐妹的钱弄来买房,不少人到处借朋友和同事的钱来按揭买房,也就是说人们能弄到的钱都尽可能用来买房。 连我自己,也有时候碰到根本不是很熟的人,要跟我借钱买房。 所以,抬升房价的政策在“竭泽而渔”的文化中,很容易就形成强烈的执行效果,本来想涨10%,没想到一下子涨了20%。 这样的房价上升,刺激了只关注钱的人们,然后更多的人为了居住同时“赚钱”,采取“竭泽而渔”的策略,在花光自己的积蓄后,向周围的人尽量借钱。

  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让“竭泽而渔”的文化蔓延在各个方面。 大家都知道,传销害了无数的人。 可以说,在西方国家传销只是一种直销模式,就像挨家挨户敲门的小贩一样,进行着面对面的销售。 所以,传销者西方,从来没有传销像在中国这样害人。 而陷入传销的人们,想高价销售低质产品,只有“竭泽而渔”一条路: 在发财梦的憧憬下,销售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再到认识的人。 因为,不认识的人根本不理他们,而认识的人也就对他们敬而远之。 于是,他们首先从家里拿钱,后来家里的钱没有了以后,就跟亲朋好友借钱,让自己的业绩“冲刺”,去拿“皇冠”、“钻石”等等头衔。  同理,股市同样在社会资金上进行着“竭泽而渔”的活动,但是无数人进入股市;出口加工在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上进行中“竭泽而渔”的活动;食品行业对于人们的健康在进行着“竭泽而渔”的活动……


日期:2009-12-18 08:21:28

  在医学上,对于一个传染病,总希望找到“零号病人”,就是最初发病的那个病人,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便更好地发现疾病成因,并且采取治疗措施。 那么,是什么样的“零号病人”促使“竭泽而渔”的现象形成的呢? 对社会经济有什么影响? 对个人有什么启示呢?我们拿“房奴”为例,分析这个过程的形成过程。 前面已经说过,成为房奴,往往会牵扯到五个方面的利益体:房地产行业,女方家长,女方,男方,男方家长。

  在这个利益体中,女方和男方是利益矛盾的焦点。 当女方要求男方买房的时候,以“零号病人”为开端“竭泽而渔”拉开序幕。 女方强硬地对男方说,结婚必须要求买房,否则就不结婚。 这时候,女方“竭泽而渔”的态度已经非常鲜明了: 将婚姻的价值置于比买房子还低的价值评估状态。 也就是说,在女方看来,婚姻的价值不如一套房子的价格! 这时候,男方必须进行选择:是付出一套房子的钱,得到与女友的婚姻;还是不付这个钱,失去与女友的婚姻! 如果选择与女友的话,那么男方或者双方,就得进一步去“竭泽而渔”, 以前面开始说的“竭泽而渔”的方式,去跟亲朋好友借钱,去跟认识人借钱,去跟银行借钱,自己终于成为房奴。 这时候,如果男方不同意买房,女方就会转身就走,跟下一个人说,买房才能结婚。 如果下一个人再不同意,就会去跟下下一个人说,买房才能结婚。

  这时候,我们就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买房成为了“群众运动”。 这个女方嘴里重复着一句话:只有买房子才能结婚。 首先,当这句话重复的多了,女方在事实上就变成了一个房地产推销员。 虽然,没有房地产销售收入、甚至自己还要为天价的房屋花钱,但是女方“心甘情愿”的推销着房地产。 其次,这个女方并不是跟某个人结婚,而是跟房子结婚。因为,男方是可以变的,但是房子不能变。 关键在于,这样的女方并不在少数,很多女方都在做着同样的事情,就是免费替房地产做推销员,然后跟房子结婚。 这是多么强大的力量啊! 当一般的房产经纪人只是为了赚钱而推销房子的时候,他们是没有什么影响力的; 但是,当一大批人免费推销房子,而且愿意为房子“献身”,这对于房地产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比白求恩都强大的英特纳雄耐尔精神,是坚不可摧的精神,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革/命献/身主义精神

  那么,为什么会形成的这个社会现象? 很简单,因为制度遗留下来的第三种力量,把她们变成房地产的“宣传队”,高房价的“播种机”。很多女生从小就在“要老师听话”、男女各占半边天,以及不要和男生来往的环境中长大。 比如说,我在初中的时候碰到的班主任,被称为会“管学生”的班主任,很多家长还专门把孩子往她的班里面送,就是第三种力量的忠实执行者。实际上,她就是在60年代开始长大,耳濡目染“群众运动”、“表忠心”那一套,然后她就用在我们身上。 她在我们班,定期选“班里最坏的五个人”,然后进行体罚。 对于一些不听她的话的人,她进行孤立。 而对于她能用得上父母的同学,她就把几乎所有的荣誉和资源向他们倾斜。 我们当时的一个副班长,是同学里威信最高的,我以为她对他很好。 后来,我跟当时副班长最好的伙伴聊天,才知道她也经常整他。 因为女生普遍比较听话,所以在班里女生比男生的地位高得多,让男生们非常压抑。 过年的时候,三十多个同学去我家拜年,我母亲就说,我们的女同学都显得太成熟了,好像没有了朝气。

  一个“好老师”尚且如此,很多其它“教育”的结果就严重了。 因为女生从基因里就比较顺服,缺乏独立意识,所以老师往往利用她们来控制班里的纪律。 而对于女生来说,老师就是她们的“主心骨”,所以她们经常“打小报告”,来对付那些做错了事情、或者自己不喜欢的同学,主要是男生。 所以,而在这样一切“唯上”的培养熏陶下,她们形成了只相信老师,不相信同伴的思维模式。 而等她们长大后,就变成了崇拜金钱和权力,漠视自己周围的人的习惯。 也就是说,独立意识被刻意地压制,无脑型的人们被培养出来。 于是,政策和商家只要通过宣传鼓动,操控好了她们,那么就能够把钱从人们的口袋里“榨”出来。所以,在房价越高的时候,反而形成了她们更加强烈的购房需求,并且让希望将来跟她们一起生活的人,也因为她们的欲望而被拖入高价买房的“泥潭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