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经济分析 – 11大难题主导的经济方向》
第49节作者:
生于0715 说到被“大家庭”拖垮的事情,我的眼前立即浮现出多个案例,似乎身边比比皆是。再看看一些有关描写中国婚姻的纪实小说,这个问题似乎也是无处不在。当一方在奉献,像“进水管”一样,往婚姻中添加的时候,而另一方却像“出水管”,把婚姻中的经济“漏掉”。而随着经济“漏斗”的形成,再牢固的感情也会随经济而去,直到某个爆发点,婚姻“崩盘”。这时候,最受伤的是奉献者,不仅经济受伤,心灵的创伤更是无法弥补。我看过一本书,一个婚姻奉献者写的小说,在文中如“咆哮”般的语言经常以无法控制的方式“喷涌而出”,刹不住闸。 我相信那就是作者无法克制的情感,可见受伤至深。 至于婚姻中的“偷盗者”,他们得到了什么呢?更是什么都没有,让他们成为“可怜虫”。即使他们把所有的钱都给了“大家庭”,他们能够得到的只是家里人更大的“血盆大口”,得不到任何的感激和欣赏。
那么,如何防止这样被“绑架”的局面发生?就是1、小猫找小猫,共同贡献; 2、如果已经找了猴子,自己要变成老虎; 3、如果自己变不成老虎,就离婚“止损”。 但是,不要把自己变成猴子! 因为,小猫经过历练、学习思考和成长,最终会成为老虎。 但是,猴子永远是猴子。 这就像士兵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成为将军,但是士兵还是有机会成为将军的。 而太监永远是太监。 而这个婚姻原则同样可以用在工作、交友中。
首先,作为很有贡献意识的“小猫”,只能找另外一个“小猫”,决不能找“猴子”。 也就是说,在中国,要以完全理性、完全自私、完全为了金钱而孜孜不倦追求的“经济人”的方式对待婚姻。“到哪山唱哪山的歌”,在中国和在国外对待婚姻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比如说,有多少名牌大学毕业的女性会找一个农村来的保安,然后为了自己的未婚夫到处“上丨访丨”? 它能够在中国成为新闻,因为它是少见的,甚至绝无仅有的。但是在美国,这种事情被认为是理所当然。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们的环境不同、观念也就不同。 在西方国家,小家庭大都非常独立。 而在父母兄弟之间,感情是感情,经济利益是经济利益,尽量避免把感情和经济利益搅和在一起,这就是以“夫妻一体”为基础的经济文化。 可以说,就连父母都不会理所当然地接受孩子的金钱的,即使父母接受孩子的金钱,首先也要了解孩子本身是否富足的。在这样的观念下,即使一个富家的博士生和一个穷人的清洁工结婚,人们都觉得无所谓。 因为,他们是独立的,不会产生过多的经济“波及”效应。 所以,人们关心的是,他们是否幸福。
但是,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中,两个人的婚姻更多的是家庭利益的结合。 人们往往看到的不是婚姻本身,而是婚姻背后的双方家庭利益的对比。 我在前面“生产导向型”经济中,做了个列表显示生产导向型经济的特点。 而中国的文化传统就是生产导向型经济,通过“三纲五常”表现出来,大家庭依附于外部的权力,婚姻小家庭依附于大家庭。 这样的结果就是,人们以低俗、势利的方式对待婚姻,把婚姻当作牟利的工具。 不少“大家庭”为了通过婚姻而牟利,不惜毁掉自己孩子或者兄弟姐妹的人生幸福。 不过,因为宋朝以后“存天理、灭人欲”的“理教”口号,个人幸福已经从中国文化中消失。 当人们失去了感情之后,只能寻找最可怜的利益,来填补精神的空虚,于是整个社会文化就成为心理变态的文化。 文人们喜欢“三寸金莲”,并且把“三寸金莲”变成流行文化,就是社会心理变态的一种反映。
因此,只有最冷静、甚至冷酷地对待婚姻,才能够得到好的婚姻结果。 似乎这种态度,跟做贡献的小猫的态度自相矛盾,但是解决问题的症结。 只有最初冷静对待婚姻,未来才会减少“火中取栗”的机会。 中国讲究“门当户对”,这是小猫找小猫的最好途径。 我最初属于叛逆性格,就不信这个邪!但是,当我因为一段“门不当、户不对”的关系,在经济上“损失惨重”之后,才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对婚姻关系的比较关注,还有经常跟人聊天,发现有一定的知识和阅历、对婚姻有深刻体验和亲身经历的人,总在谈“门当户对”。 我也在思考,“门当户对”真的就能保证婚姻幸福吗?似乎并不能。 但是,“门当户对”能够大幅减少因为“火中取栗”,导致“吃大亏”的风险。 也就是说,“门当户对”是一种保守的策略,能够保护自己的经济,明显减少因为婚姻而“损失惨重”甚至“血本无归”的结果,减少心理遭到严重伤害的几率。
只有小猫找到小猫,才能实现“夫妻一体”的婚姻。 这种婚姻是能够以正当的手段,持续积累财富、增加财富的婚姻,也必然比经济状况每况愈下的婚姻幸福! 有句话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这句话在婚姻经济学上是非常正确的。 比如说,爱情是盲目的,人们可以为了爱而爱。在爱情的过程中,人们的眼睛闭的越紧,也就越幸福。 但是,涉及到婚姻的时候,就必须睁大自己的双眼。而且,经常自己的双眼还不够,还需要请有经验的人,也帮着自己睁大眼睛。 为什么呢?因为婚姻是经济学,更多地思考经济结果。 在妻子的支持下,比尔 盖茨和沃伦巴菲特持续地积累着财富,成为世界上最富的人。 他们的婚姻必然比穷困潦倒的夫妻要幸福,这就是所谓的“贫贱夫妻百事哀”。 而如何让婚姻持续升值,然后越来越幸福? 就是在这个“经济联合体”中,两个人必须同时做贡献,并且创造“协同效应(Synergy)”,实现1+1>2的效果,才能让这个婚姻有价值,有意义。如果这个婚姻都依赖在一个人的身上,那么这个被依赖的人就痛苦了。而如果一方不仅把自己依赖症对方身上,还把自己张着“血盆大口”的家庭依赖在对方身上,那么这个被依赖的人经常就会被压垮。
如果小猫碰到了猴子,那么小猫必须迅速成长为老虎! 人们只有心理上足够强大的时候,往往才能够抵抗住对方“大家庭”的盘剥,不会让自己受到严重的伤害。 我看一篇文章,一个小姑娘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家境还不错,人也很温柔善良。后来,她爱上了一个勤奋刻苦、诚实可靠的小伙子,然后他们结婚了。 问题是,小伙子的家庭是那种非常穷困的类型的,而这种穷困并不完全是社会制度原因造成的,而是像美国的那种因为懒惰而贫穷的Loser。 结果,从两个人交朋友开始,女孩就发现,小伙子的家庭就像章鱼一样,吸干小伙子能够赚到的每一分钱,然后女孩就把自己赚的钱让小伙子能够生活得好点。 但是,他们始终不敢与男方家针锋相对。 再到后来,不仅连小两口的钱都被男方家刮走了,还让男的跟自己的丈母娘借钱,说要盖房子什么的。 可以说,小两口没有钱买房的时候,男方家就要从女方家“吸血”,给自己盖更好的大瓦房。 结果,快把小两口逼疯了。这就是做“小猫”的命运!
有句诗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但是,有一位好事者经过案例分析总结出,高尚是卑鄙者的墓志铭。北岛作诗的时候,折射的是理想,就像爱情;而好事者进行实证研究的时候,反映的是现实,就像婚姻。从中国的很多婚姻来看,高尚确实是卑鄙者的通行证,也是卑鄙者的墓志铭。前面一个朋友说到道德绑架,上面说的事情,其实就是用反社会、甚至反人类的变态的“道德”来剥夺小两口追求幸福的权利,来满足自己的卑鄙的私利。就像文人们要求女孩缠足,让妇女受到巨大的肉体和精神的长期折磨,限制了妇女的自由,满足自己变态的嗜好一样! 而只有这样变态的社会文化,才会出现用妇女,包括用宋朝皇帝自己的妻妾,换算成为向金国的纳贡,用妇女来换得“苟延残喘“的”和平“,成为汉族的耻辱历史。 反观希腊历史,为了一个美女海伦,爆发了长达十年之久的特洛伊战争。当时,希腊各国是民主制,据说那些议会的长老们一直反对这场战争。后来,把海伦带回去之后,那些长老看到了海伦,都说值了。
所以,如果面对这种变态、反人类的“道德传统”的家庭,唯一的方式就是脱离他们。 有个故事,父亲带着儿子去看马戏。小男孩指着马戏团里拴在一旁的大象问:“爸爸,大象那么有力气,为什么它们的脚上只系着一条小小的铁链,难道它无法挣开那条铁链逃脱吗”?父亲笑了笑,耐心地为孩子解释:“没错,大象是挣不开那条细细的铁链。因为在大象幼小的时候,训兽师就是用同样的铁链系住它。那时候的小象,力气还不够大,起初也想挣开铁链的束缚,可是试过几次之后,知道自己的力气不足以挣开它,也就放弃了挣脱的念头。等小象长成大象后,它就甘心受那条铁链的限制,而不再想逃脱了”。而现在,有很多人就是因为所谓的“孝道”这个卑鄙的锁链,结果被无耻的家庭所奴役。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