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经济分析 – 11大难题主导的经济方向》
第39节

作者: 生于0715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种“炮灰”文化体现在各个阶段。 土改把田地分给农民后,让农民切实高兴了一阵,然后支持了上面,而等58年搞个人民公社,再把土地收回去。红卫兵和红小兵在鼓动下“造/反”,支持了当时的核心意图,然后立刻通过“上山下乡”,被打发到偏远地区修地球。 后来,小岗村农民签署生死文书,搞土地承包责任制。 这个意思是,如果成功了,你们就没事了,然后功劳归于上面;当然,如果没有成功,这些农民就会被枪/毙,成为了“炮灰”,上面还是没有事。同理,后来鼓励人们“下海”经商,也是一种尝试,看看效果。 结果,很多人被“呛水”之后,觉得“海里”不好玩,想“回头是岸”的时候,发现位置已经没有了。 再到后来,工人下岗,提倡《重头再来》,也就没有以前对工人的各种承诺了。 当然,那些一直坚守在“主要位置”,不去当“炮灰” 的人们,就获得了主要的好处。

  文化是传承的结果。 “炮灰”文化贯穿在中国历史之中。 吃从春秋战国开始,各国国君就为了自己的“霸业”,驱使人民进行战争。 从秦始皇的集/权专制开始,得到一步步的加强。 秦始皇为了自己一个人死后的享受,可以迫使数十万人劳苦数十年,去做对整个社会福利毫无任何意义的“始皇陵”。 再到后来,从刘邦开始,打下/江山之后,为了自己的权/力延续,开始了“狐兔死,走狗烹”的先例。 赵匡胤则更进一步,黄袍加身之后,立即就杯酒释兵权,把武将们全部赶走,造成了一个极其软弱的宋朝。 明朝朱元璋对跟自己一起曾经“并肩作战”的人更加残忍。 而明崇祯帝朱由检则愚蠢加残暴到无以复加的程度,竟然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不仅残害当时的栋梁袁崇焕,还把剩下的一些能够打仗的良将一个个弄到前线去送死。 最后,“软体动物”的明朝竟然被流寇所灭,中华大地遭到十万落后野蛮的满族人屠杀奴役。 然后,形成了90年代之后,电视屏幕上充斥的背后留着“猪尾巴”,口中自称“奴才”的“壮观”场面。

  问题是,当人们短视的时候,不会去思考现象之下的“根源”。 人们会为了虚幻的利益和“美好前景”,甘愿当“炮灰”。 打个比方,专业的投资决策,首先确定的是机会风险和收益。 潜在收益是潜在风险的三倍以上的时候,才会大量投资。 但是,一般的人们为了“蝇头小利”,就可以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押进去。 比如说,小岗村农民在用生命多换几口口粮,绝对是得不偿失的行为。 但是,农民们为了多这几口口粮,就冒了生命危险,于是成就了“改革开放”。 后来,财政缺钱了,就开始利用股票“试点”,给国企集资。 人们看到股票好像能够赚钱,又开始“炒股”,于是成就了股市。 后来,财政缺钱了,于是就开始“科教兴国”,大学开始高价扩招,人们看到自己孩子上学更容易了,又更加节衣缩食,支持孩子上学,于是又成就了“教育产业链”。 现在社会中,人们关注的大多数现象,都是这种文化的反应。

  美国之所以让我憧憬,不是因为它有多富,而是它的文化。 财富本身只是最为浅表层的现象而已,它是流动的,是各国之间竞争此消彼长的常态。 而决定财富的,是它的文化传承。 当一群衣食无忧的人,为了跟自己不相干的人的利益,冒着作为“叛/国者”被砍头的风险,签署《独立宣言》,提出“人人生而平等”的文化核心,脱离英王统/治和剥/削的时候,就奠定了美国文化的基础。 即使美国宣告成立了后,也没有一个美国政/府(当时的“大陆会议”不是政府,只不过属于自治组织的协调机构),甚至没有军/队。 对于英军来说,“大陆军”只不过是一群连冬天的鞋都没有,军饷总是被拖欠,经常连饭都吃不上的“乌合之众”。 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还觉得这个事情很光荣,主动提出自己所有的费用自己解决。 然后,打起仗来“屡战屡败”,但是还在坚持打,把一群“乌合之众”终于打成了“老兵油子”。 最后,据说在独立战争最后一战取得胜利之后,信使将胜利的消息传达给“大陆会议”,大陆会议居然没有钱来慰问信使。 最后,还是这些绅士们赶快自掏腰包凑足钱,才避免了连小费都没有的尴尬。 至于华盛顿坚决不做国王,成为美国制度的“基石”这些事情,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了,就不在这里罗嗦了。

  这样的文化差异,最终体现在社会制度上,尤其是医疗系统上。 那么,什么是社会制度? 说白了,就是整个社会利益机制为谁服务。 华盛顿从打仗到当总统,都是在为当时美国范围内的人民服务。 所以,他自掏腰包负责自己的费用,然后兢兢业业不敢有半点疏忽。 这样的差事并不好当,所以即使宪法允许他终身连任,他也坚决不当了,觉得自己服务够了,还是回家享清福比较好。 在911英雄、纽约市长朱利亚尼卸任后,布隆伯格为了当上纽约市长,宣布自掏腰包捐钱给纽约市,“贿赂”纽约的选民,也是文化传统使然。 而美国的医疗系统也一样,因为美国政/府在最初“建国”的时候,就是一个总被各州拖欠“会费”的机构。 一个从传统上“小而穷”的财政,总是在各方面“斤斤计较”。 所以,联邦财政从来就没有那么多钱支持医疗系统,也没有能力去整合美国的医疗系统,尤其是支持现在这种越来越“奢侈”的医疗。 因此,出现了花钱很多,但是资源配置有问题的医疗系统。对于穷人来说,仅仅是免费急诊而已。 当然,就跟当年一样,穷人、中产阶级、富人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说话,相互指责,然后慢慢减少各方的分歧。


日期:2009-12-13 11:58:53

  抛开制度层面,看看每个人的个人行为。 “炮灰”文化下被进行思想灌输出来的人们,首先缺乏个人独立意识和个人福利意识。 因此,总是要倾向于做“炮灰”。 而没有人是铁打的。 一个发挥正常功能的工作者,需要合理的饮食、适当的睡眠、一定标准的工作条件、定时的休息和运动、学习与提升、及时的医疗等等。 工作过度的人很容易伤害自己,或者受到工作的伤害,从而缩短自己的劳动寿命。

  《国富论》从开始就注意到这个问题。 在工业革命后的初期,由于工人工资较高,于是就出现了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描述的情景:“诚然,有些工人如果能在四天之内就可以赚到维持他们一星期的生活费的话,他们在那三天里就不工作。 但是,大多数工人的情况并不是这样。当工人的工工资是用非常丰厚的计件工资时,往往会劳动过度,在几年之内损害了自己的身体和健康。 在伦敦以及一些其他地方,据说一个木匠不能精力充沛地工作八年以上。”

  也就是说,早在18世纪,经济学开始的时候,就注意到工人的工作年限,以及与工作年限相关的个人财富创造、国家财富创造。 而到了20世纪,各国和各企业在经历了无数的痛苦教训之后,才开始真正重视这个问题,并且主动关注员工的健康,以及技能增长。 比如说,现在很多大企业进行大量的投资,加强员工的教育培训。 他们意识到,教育培训一方面能够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另一方面,就是这些员工流向其它企业,那么其它企业受过相应在职培训的人同样也会流过来,因此也不亏。 而在一个社会中,这种在职培训成为各个企业的普遍现象的时候,那么这个社会在世界的市场竞争力和人才竞争力就会明显提升。

  但是,“炮灰”文化中,不去考虑个人的问题,人们只看到所谓的经济总量增长。于是,从1980年代末开始的出口加工工业,在1990年代实现了迅猛发展。 有的人可能见证了当时广东等沿海地区“热火朝天”的扩张情景。 无数的加工工厂就在条件简陋的厂房中开工,然后吸引了大量的农民工。 而农民工在城市大多从事最苦、最累、最脏、最危险的工作,而且居住条件普遍很差。 由于医疗费用高,他们只能是能扛就扛,能拖就拖,实现不行才会买一些价格高昂的药品,而只有遇到工伤的时候,采取看急诊。有关调查显示,有40%左右的农民工在带病上岗。 如果分析影响他们健康的原因:首先是长时间、超强度的工作,据说有的学校学生暑假去广东实习打工,做这些高强度的工作,结果导致好几个人猝死。 其次,是他们工作的环境,缺乏足够的工作环境保护; 第三,居住条件,居住过于拥挤,条件极其简陋; 第四,营养缺乏,缺乏食品安全: 我在广东的时候,有时候会看到他们吃的食物。 当时,真是感觉到他们为什么会受到这样的待遇,经过极其艰苦的工作,或者极强的体力劳动,吃的就是糙米、廉价青菜和少许的肥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