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经济分析 – 11大难题主导的经济方向》
第10节

作者: 生于0715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就这样,以火中取栗为开始,猴子控股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小猫虽然爪子已经不好使了,也因为治病变得很穷困,但是仍然对其他的猫和自己的小猫,经常说起自己的英雄历史,表现出自己的勇敢精神。 而猴子则经常来看小猫,赞扬小猫的勇敢与坚强,同时通过控股“火中取栗”产业链获得源源不断的收入。 大家都过上来幸福的生活。


日期:2009-12-05 17:53:15

  六、医疗与健康 (续:利益的思考)
  人们总有个误区,好像财政应该是为所有人服务的。 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所有的财政都是为了利益阶层服务的。 财政本身也就像是公司一样,要考虑到收支,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而且,任何一个地方的财政都是非常紧张的,从来没有宽裕过。 进来的钱总是那么少,需要花钱的地方总是那么多。 所以,开源还是节流,这总是个问题。

  如果能够看到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这两条线,那么不论是国家还是地方经济政策,就一目了然了。 未来出什么政策都不觉得奇怪了,发生什么样的社会现象就会觉得在情理之中了。 我们是生活中真实的社会经济中,而不是生活在书本、报告和口号中。 真实的社会是一个实际利益的世界,而书本是一个精神的世界。 如果不认识到这个问题、不认真思考这个问题,那就等于是社会经济方面的“文盲”。 在真实的社会经济生活中,也会觉得处处不对劲,而且经常是处处碰壁。

  比如说,对于欧美日国家来说,医疗、教育、失业救济和养老等问题,都是国内吵得不可开交的问题。 财政预算中绝大多数的钱,都花在了这些地方。 这些问题能否得到妥善的解决,经常决定一个政府能不能上台。 上台之后,能不能受欢迎,并且能不能连任。这在其它的一些文章中说的很多了,而且有专门的文章谈论美国的医疗系统问题,我这里就不做太多的重复解释。 我只是通过简单的引子,来阐述关于中国医疗的问题。

  奥巴马能够上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倡导医疗改革。 因为,美国财政花费了太多的钱在医疗上,但是在发达国家之中缺失“声名狼藉”。 很多人在支付了昂贵的医疗税收和费用之后,得到的是程序繁琐、效率低下、各环节割裂的一个医疗系统。 这让无数人希望“改变”。 但是,奥巴马上台后,从最初的极为受欢迎,在一年内也没有什么明显的执政失误,而民意支持率很快降到50%以下。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很多人并不认可他提出的实际的医疗改革方案。 反正,任何一个方案都不可能满足所有的人,甚至可以说任何一个方案都让大多数人不满意。 大家只能在激烈争吵的过程中,获得一个相对妥协的结果。

  无论如何,既然医疗是大家都在关注的焦点问题,那么美国政府也就把钱花在医疗上。 看看奥巴马的新财年报告,虽然美国的财政赤字已经达到一个天量的水平,而且奥巴马也表达了对财政赤字的极大担忧。 但是,在具体的预算分类中,未来的医疗开支预算计划将要迅猛地增加。支持医疗制度的运转,让更多人对医疗系统满意多一点。 或者说,花钱不是万能的,不能解决医疗系统的问题,因此还需要更好的解决方案。 当然,不花钱是万万不能的,所以美国财政必须得多花钱,加大医疗系统财政预算,为有一个好点的解决方案打基础。

  增加一方面的开支,必然要减少其它方面更大的开支。 在美国财政增加开支的同时,希望通过增加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获得收入的增长,支持医疗开支的增长。 在经济转差的背景下增加税收,也就意味着,美国的企业和个人就更穷了,地方财政也更加“捉襟见肘”。 那么,地方财政必须要削减开支。 关键问题在于,削减哪方面的开支。 因为世界上都一样,每个财政都是“软的欺、硬的怕”。 削减开支肯定要“柿子捡软的捏”,从“唐僧肉”开始,狠狠地砍下去,才能够实现预算的可持续性,减少地方政府破产的几率。 各地方财政不能都像加州那样,以地方财政破产为名,要挟联邦财政,从联邦财政获得好处。

  削减财政开支经常就意味着减少城市维护费用,这是屡试不爽的结果,是随时可以砍一刀的“唐僧肉”。 美国人对城市的变迁习以为常了,往往也对城市的起起落落熟视无睹。 19世纪的不少小镇都已经被废弃,人们觉得很正常。 即使底特律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废墟,即使“钢铁生锈带”明显没落,对于美国人来说也并不是那么的痛心疾首。 因为,美国的人们大都认为,这些都是表面现象。所以,城市的兴衰虽然可能会引起很多人都长吁短叹,但是仅仅是感情上的感叹而已,人们并没有真正把这些事情放到心里去。 所以,如果跟着镜头去美国看“钢铁生锈带”,人们可能会感觉到美国已经成为“没落帝国”。

  但是,美国人在不特别关心城市面貌的同时,却是特别关心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在教育、医疗、养老和失业救济等方面,每个人都关心自己是不是受到公平的对待,自己有没有得到应当享受到公共福利。 而他们的利益诉求会被反映到他们的议员那儿,所以在国会制定政策的时候,不同议员代表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利益,对这些问题相互进行激烈的争吵。 尤其是一些直接关系到个人利益的法案和预算,这样的争吵经常更加直接,更加尖锐。 而且,不少议员经常会抛开党派观念,强烈表达自己所代表的阶层的利益。 所以,人们能够看到,在民主党的克林顿时期,在争论一些焦点式的重要法案时,经常有民主党的议员脱离民主党的立场,参与到共和党的阵营中,共同反对法案;同时,一些共和党的议员与多数民主党采取相同的立场,反对共和党的反对。

  中国跟美国有明显的不同,中国人是好面子的。 所以,中国人民的代表们在讨论议题的时候,不会像美国议员那样,斤斤计较一些个人的很小的利益得失,大家普遍以利益大局为重。 所以,代表们都赞成将国家建设的更美好,将城市建设得更辉煌。 只有把北京、深圳、上海、广州这些代表中国形象的城市建设好了,做得更大更辉煌,才能够让很多中国人感觉到自己更自豪。 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不少人也随着中央电视台的镜头去了底特律,看到了底特律的萧条、甚至荒凉。再回过头来看看中国城市的发展和建设,人们都感觉自己充满了信心。 很多去了欧美等大城市的人们,经常也会感慨那些大城市也不过如此。 他们的高楼大厦往往集中在一小片地方,出了这一小片地方,大都是有点像农村的house区。 而再看看北京、上海等地,高楼林立,多个区域都是大型的写字楼和高档商场混合体。

  说了这么多,终于到了基本上不值得一提的医疗系统上了。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社会,人们想得到什么的话,总要付出代价。 中国的城市在短短的十几年的时间里,完成了西方城市一百多年才完成的建设历程,而且规模经常还要大,不少高楼还要更高档,高楼中的灯饰什么的,不少也是顶级的。 中国的城市化可以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中国的面貌。 更重要的是,中国还在过去十几年建造了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未来还要把这些城市以高速铁路连接起来,这等于是再造了一个中国。 另外,据说美国人都来坐了京津城际高速列车,感受了中国的先进铁路。 更据说,美国人准备跟中国订货,从中国进口这些高速铁路,这是多么大的历史跨越。

  医疗系统跟这些巨大的建设变化比起来根本不值得一提。 而且,现在谈医疗系统建设、谈医保似乎有点不合时宜。 因为,中国正在继续加大投资,在各个城市内修建更多的地铁、在城市之间修建高铁已经火车站。 这是多么大的一笔开支,而且这是在中国持续建设的过程中,多增加出来的一块开支。 为了这块多增加出来的开支,国家和地方财政还需要筹集到更多的资金,用来支持它们的建设。 而且,现在即使不增加投入也不行了,大量的资金已经投了进去,很多重大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有不少已经建设了很多。 如果不继续追加自己,那么这些项目就得停工。 过去的巨额资金就等于白投了。中国人是好面子的,如果出现“烂尾工程”,那对于国家来说是不可容忍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