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前SAP高管的半自传体小说——跌宕起伏的商路漫漫》
第32节

作者: 创业者物语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东华门天主教堂内。一场隆重的天主教式的结婚盛典在这里举行,这是马林和芳菲的婚礼。芳菲是个天主教徒,她在英国一所教会学校留学时加入天主教会,并成为虔诚的天主教徒,每周末都要去教堂祈祷。芳菲坚持要在教堂举办婚礼,马琳心里并不乐意,他有些不解,觉得中国人的婚礼搞到教堂里去做有点儿不伦不类的荒唐、滑稽。他说中国人为什么要学洋人跑教堂去完成自己一生的婚事呢? 但芳菲坚持,并努力说服马琳尊重她的信仰,终于双方达成谅解。婚礼将分成两场举行。第一场在教堂里举办,之后在酒楼举办宴庆或酒会。第二场在马琳家乡举行,马琳要借此答谢村里所有资助或帮助过自己就学的人。他的乡情很浓,他是山里走出去的娃但根在故土。这一“洋”一“土”,既照顾了芳菲的虚荣,也满足了马琳朴实的乡土情节。

  此时,教堂里牧师们正站在台上,台下排排长凳上坐满了前来观看的亲朋好友,家人同事。马琳和芳菲两边的家人被分别安排坐在教堂最前方,接下来的一排就是重要的贵宾,包括双方的领导、村长、村丨党丨委书记等。
  教堂以中间的细长的走廊为界把两边的长凳分开,左边为女方的家人亲戚和朋友,右边则是男方的家人亲戚和朋友。新郎和新娘分别坐在自己家人的旁边,紧挨中间走廊。
  芳菲的父亲是国家某部委副局长,母亲是市重点中学高级教师,儒雅清高。父亲是上海人,亲戚、朋友们纷纷从上海赶到北京参加芳菲的婚礼,自然穿着讲究时髦。座位的左边,看上去肤色稚嫩、素雅,衬托着新娘家族的清雅、知识与高贵。父母双方嘉宾除机关干部外就是学校领导或教师同事。
  右侧,对比之下大相径庭。马琳父母是山东山区里的农民,淳朴自然。他们的亲戚自然也是乡下佬包括乡长、村书记和村民。来北京参加婚礼,乡亲们也是乔装打扮一番,把自认为最好的服装穿上。乡长和书记特意穿了套西装,那身西装是他们平日为迎接省领导视察工作或有外宾参观村里的时候才舍得穿的。乡长的上衣袖口长出几寸,挽了一圈儿多,书记的袖口又短了几寸,西装里穿了件短袖衬衫,手腕儿露在外面光秃秃的看着很别扭。村书记穿了双煞白的尼龙袜子,因裤腿儿过短露在外面的浅色袜子极扎眼。

  马琳父亲没穿西装,一身传统的中山装,戴了顶呢子帽。马琳的母亲穿了一件绣花布衣,脚下穿了双红色布鞋,她迷信穿红是为了求喜庆和吉祥。
  马琳撇了一眼左侧,又情不自禁地看了看与自己一边的右侧,极度的反差让他又生出自卑来。他的脸色微沉,大喜的日子却不能显露,他竭力压抑这种不快的情绪。
  芳菲却很开心。她始终为父母骄傲,父亲在政界也算是为官成功,母亲是中学的特级教师,可谓是社会上的成功知识女性。恢弘的家庭光环让她备感自豪,她觉得这场婚礼也是显示她的家族及本人优势的大好机会。她想在亲友、同事及未来的婆家人面前显示她的家族优势,以帮助确定今后自己在婆家的威望和地位。
  教堂里传出优美的音乐,使得教堂里的每个人娴静幸福。这时,唱诗班站起来,用轻柔、舒缓的嗓音唱起教堂歌曲。芳菲紧闭双目,默默地享受着音乐的每句话,每个词和每个音节。
  当教堂音乐停止后牧师缓缓走上台,分别用三种语言朗读圣经,教堂里除了右前方那块角落此起彼伏的咳嗽声外,一片寂静。右前排的角落里不时地传出的干咳声,多少影响了教堂里庄严与肃穆的气氛。有的人干咳声拉的好长,并发出很怪异的声色,冲淡了殿堂婚礼的宁静。芳菲母亲几次不耐烦地扭过头望去,对马琳老土的家人和马琳的同乡多少有些不满。她有点儿为女儿担忧,两亲家之间的距离、差异会不会影响日后彼此的往来和相处?女儿能习惯的了吗?芳菲母亲下意识把目光慢慢移至女婿脸上,她的双眸下垂。

  有人来找新郎新娘并把他们叫走。这时教堂里音乐又响起来了,唱诗团又开始了他们的歌声。牧师走下台手里拿了个小木盒,盒子里装满圆形白色小片儿,他先从小盒里拿起一片轻轻放进自己嘴里,咀嚼并咽下去,他在做示范。之后,他开始分发一人一片,分给所有愿意接受的人。
  这是“圣果”,是上帝赠与人类的圣果。不少孩子争抢着那个小白片儿,孩子们看着它,很新奇以为是好吃的糖果,他们想品尝从未吃过的这颗糖果。
  “没味儿,啥味儿也没有,没啥吃头儿!”从右侧角落传出的议论声。相反,芳菲的母亲安静而庄严的从牧师手中接过圣果,轻轻放进嘴里咀嚼,这一切仿佛都在仪式里,既庄严又肃穆,她做的很认真。母亲和芳菲一样,也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
  结婚盛曲忽然在教堂里响起。人们纷纷起身,并将身体向后扭去,大家看见新郎和新娘在鲜花、男童、女童及伴娘陪衬下缓缓向殿堂正前方走来。芳菲穿着拖地的白色婚纱,挽着西服革履系着领带的新郎,含笑而来。新郎的深色装束及整齐光亮的发型使他今天显得格外庄重、高贵。
  “那个是琳儿吗?”乡长眨眨眼问。
  “是,就是!披上豹子皮俺也认得出,咋就恁洋儿了呢。”村长笑答。

  “唉,俺就说了,琳儿这娃将来准有出息,出息了不是!”村书记边随大家一起拍手一边喊着。马琳的父亲在一旁听了低头笑着,很知足, 为有这么个争气的儿子而骄傲。
  六个男孩儿和六个女孩儿分别在新娘和新郎身后护送,他们有的手里拿着花篮,有的拿着一篮子水果,有的拿着食品面包、玉米等护卫在身旁,以百姓普通的方式祝福这对新婚恋人,婚后丰衣足食、幸福快乐。伴娘走在新娘身边,这是个尚未成年的小姑娘,清纯可爱。随着他们走过,两边看客不时投洒着五颜六色的碎纸花,用喷花喷洒着呈胶状的长长花色,把婚堂里的气氛一下子推向高丨潮丨。


日期:2009-12-14 16:15:31

  婚礼在隆重的音乐和掌声中结束,当人们有序地从后门和侧门排队退出的时候,教堂门外聘请来的摄影师早已在门外恭候。大大的专业摄影机摆放在教堂的台阶下广场的右侧角。新郎和新娘随家人和朋友一同出来,接着在摄影师的安排和招呼下,分别照着各种相,新娘、新郎新婚照、与双方家人合影、与亲戚合影、与领导合影、最后与朋友和同事们合影留念。灿烂的阳光下,只听见专业照相机和摄影师手中的小相机的声音及不时从人群中传出的笑声。摄影师望着相机里那一张张形形色色的照片心里感言:生活里的人天壤之别,生活里的事如此不同!

  马琳的大学同学应邀来了不少,梅子也来了,她远远靠着教堂转角处不易被人发现的墙角,默默地观望。她羡慕马琳能得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同时内心又感到自己的悲哀。与其说她是在偷偷窥视新郎和新娘,倒不如说她是在观望男友姜栋。自大学毕业前夕两人分手后,梅子心里始终思念着姜栋,这是她的初恋,是她第一次和自己真正喜欢的男人相爱,又不得不分开的男人。她内心的孤独和清苦难以言表。此刻,她两眼淌着泪,泪珠一滴一滴的滚动下来。她不知究竟能用何种方法让男友明白她的一番苦心及对他的一片痴情。她不求感恩与回报,她对自己为男友所做的一切备感欣慰。

  姜栋与同学们站在一起有说有笑,恢复了在校时的风采和冷幽默,现在他又成了聚集人气的核心,成了人们开心欢快的佐料。然而,开心的姜栋并不敏感,并未意识到一个痴情女子此时站在远处正在观望着自己,一颗孤独、寂寞却充满期待的心在呼唤另一颗爱的灵魂,他如往年校园里的一样,还是那么风流倜傥,潇洒飘飘。
  按婚礼的计划程序,教堂仪式结束后接下来便是婚宴。人们走出教堂,走进对面的豪华餐馆,这是一家很大很气派的餐厅,里面至少可以摆放几十桌,档次不错。
  有人在新娘新郎进入餐厅大门处点燃了鞭炮,鲜花又一次飘洒在这对新婚夫妇的头和身上,新娘新郎满身光耀,充满了喜庆色彩。
  餐厅里大家举杯庆贺祝福,热闹非凡。餐厅外不远处,一个女子默默地流泪、眺望……

日期:2009-12-14 16:18:17

  婚礼闹了一天终于结束。晚上疲惫不堪的芳菲和马琳因无房暂时住进芳菲的父母家。夜里十二点,听见马林的痛哭声,芳菲从梦中惊醒。
  “琳,你怎么了?怎么了?”芳菲关切地问。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